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國產資料庫行業百花齊放“1+4+5+N”格局形成!

從“1+4+5+N”的格局來看,我國資料庫產業已在市場區域性開始取得突破,並迎來了資料庫國產化演進的發展拐點,並逐步向著資料庫核心應用領域滲透。

在艾瑞諮詢釋出的《中國資料庫行業研究報告2021年》中顯示,2020年,中國資料庫市場總規模達247。1億元,同比增長16。2%;國外資料庫廠商的市場份額下降至52。6%,大批國產資料庫廠商不斷湧現,這不僅代表著國產資料庫發展日益強大,更是代表中國將資料庫發展的命門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裡。

那麼,國產資料庫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才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未來又將面對怎樣的挑戰?

資料庫行業百花齊放

目前我們提到的資料庫,一般是指在計算機中有組織的進行資料儲存和獲取的系統。而提起資料庫系統,還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

當時的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於資料管理,但隨著人們需求的日益增長,人們渴望擁有一套能夠集管理與資料共享為一體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於是DBMS應運而生。1970年-1972年,關係型資料庫模型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這種模型建立在更加嚴格的數學基礎之上,抽象級別較高,便於理解和使用,自此,關係型資料庫系統逐漸成為主流,也出現了一些代表產品,譬如IBM公司的DB2,以及Oracle的第一款關係型資料庫Oracle V1。20世紀末,傳統的關係型資料庫已經能滿足大部分資料儲存需求,Oracle、IBM等商業化資料庫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進入2000年,隨著網際網路業務不斷擴大,資料量也隨之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結合關係型資料庫的SQL模型和基於NoSQL資料庫高效能的NewSQL資料庫問世,以此面對不同的業務場景及需求。

但在中國,商業化資料庫的發展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Oracle、IBM、Microsoft、SAP四家傳統廠商的產品曾一度佔據商業資料庫市場超90%多的市場規模,Oracle更是席捲中國,在中國資料庫市場可謂是一手遮天。

為了在資料方面實現安全可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就有大大小小的企業開始涉足國產資料庫領域。雖然早期我國資料庫廠商發展艱辛,但也獲得了不小的成果:中國擁有了第一代原型資料庫,也崛起了諸如東軟Openbase、中軟Cobase和華科DM Database等一系列優秀國產資料庫產品。進入21世紀,阿里喊出了“去IOE”的口號,選擇使用開源的MySQL,稜鏡門事件的曝光,也讓達夢、金倉等一批國產資料庫得到了廣泛的關注,PostgreSQL、HBase等開源資料庫也開始活躍起來,再到如今雲計算時代和開源社群的興起,國產資料庫真正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代,一時間資料庫行業百花齊放。

“1+4+5+N”格局形成

據艾瑞諮詢釋出的《中國資料庫行業研究報告2021年》指出,國內企業對於基礎軟體付費的意願和IT支出佔比在逐年提升,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大批廠商藉助國產化的熱潮,開始入局國產資料庫市場。目前,國產資料庫市場“1+4+5+N”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所謂的“1”,指的是國際巨頭——華為。華為目前是全球第一大電信裝置商,更是全球5G技術領跑者,技術領域的行業地位毋庸置疑。據華為GIV報告顯示,全球資料量到2025年將增長至180ZB,AI應用率也將達到80%,基於此背景,華為面向全球釋出了人工智慧原生(AI-Native)資料庫GaussDB。在極致效能的加持下,華為GaussDB資料庫廣泛應用於金融、運營商、政府、能源、醫療、製造、交通等多個行業,併為全球60個國家及地區、1500多個客戶提供了優質服務。此外,華為還聯合各行業頂尖ISV為客戶聯合開發解決方案,致力於打造繁榮的生態圈。照此趨勢來看,華為在雲、人工智慧和物聯網領域的進步,也代表了整個大資料市場的進一步繁榮,並正在透過產品創新、解決方案創新以及在資料庫領域展現的技術價值與產品價值,為各行各業賦能。

在“4+5”中,“4”指的就是4家上市公司,阿里、騰訊、海量、中興。

阿里

首先說說阿里,阿里如今憑藉自主研發的資料庫OceanBase,在國際事務處理效能委員會(TPC)的TPC-C基準測試中,以每秒4200萬次的資料處理峰值成功登上榜首。這一重大突破一舉打破了美國甲骨文公司保持了長達9年的世界紀錄,《科技日報》更是評價阿里此次登頂國際權威排行是雲時代中國資料庫換道超車的標誌。

騰訊:

再看騰訊,作為雲廠商大軍中的一員,也一度憑藉增速高達123%的市場份額位列國內資料庫廠商之首。騰訊雲資料庫深耕開源領域已久,憑藉齊全的產品線,騰訊無論是從技術創新到產品應用,還是到基礎研究深化,都有能力構建完整的技術演進週期。

海量

接下來是海量,這個名字雖然沒有前兩位那麼知名,但是在資料庫領域也是一家深耕已久的實力派了,早在5年前就成功主機板上市,行事一直比較低調,近年來積極參與信創產業,資料庫業務更是多領域遍地開花,最新發布的企業級關係型資料庫Vastbase G100也是在openGauss核心基礎上研發而成的產品,其高度相容Oracle,高效能和高安全的特性贏得了很多金融、製造、政府領域大客戶的青睞。

中興:

最後一家中興。早在2002年,就已經開始涉足資料庫相關技術的研發。中興推出了具有銀行基因的金融級交易型分散式資料庫產品——GoldenDB。在2019BDIC大會上,中興GoldenDB資料庫獲得了全部50項測試滿分的成績,一時之間也引起了人們對中國資料庫技術的熱議。在2021年,中興通訊GoldenDB更是以位居中國金融級分散式資料庫領導者象限第一的位置,一躍成為國產分散式資料庫金融行業第一品牌。

“4+5”中“5”指的是5家老牌廠商,即達夢、人大金倉、南大通用、神舟通用和瀚高。

達夢:

達夢算得上國產資料庫領域的一名老將,也是國產資訊化領域國家隊的一員。達夢走的是自主原創的技術路線,根據2016年國內權威機構的檢測,達夢繫列產品程式碼自主原創率高達99。9%,在安全性方面也達到了目前國產資料庫的最高安全級別。如今,達夢透過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夥伴的合作,完成了從晶片、整機、中介軟體到應用系統的產業鏈千餘款產品的深度最佳化適配,逐漸構建起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產基礎軟硬體生態。

人大金倉:

人大金倉同樣也是資料庫領域國家隊的一員,先後承擔了國家“863”、電子發展基金、資訊保安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核高基”等重大課題研究。在資料庫領域,人大金倉選擇了一條低成本的戰略路線,主要目標是實現替O,並研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通用資料庫產品。藉助政策東風,在2020年,人大金倉在信創市場份額超50%,完成產品相容認證1000餘個,助力傳統國產廠商市場份額上升至7。1%。如今,金倉也在不斷打磨核心產品KingbaseES,結合需求側技術發展的新趨勢,不斷擴大國產資料庫領域的生態格局。

神州通用:

神舟通用擁有深厚航天軟體研製經驗,在國內基礎軟體企業擁有較強影響力。從資料庫效能來講,神州通用資料庫對Oracle 語法有90%的相容性,在大型評測機構中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某些方面的表現甚至要超過了國外流行的幾家資料庫。在國家“核高基”專項綜合排名及“863計劃”產品評測中,神州通用斬獲第一的好成績。

南大通用:

在分析型資料庫領域中,南大通用佔據重要地位。憑藉技術優勢,南大通用已經為2000多個大型企業使用者提供了優質資料庫服務,線上運營資料節點高達30000多個,管理資料超過300PB。值得一提的是,南大通用旗下GBase 8a MPP,是目前國內唯一成熟的國產MPP資料庫產品,而新版MPP資料庫叢集的釋出,也標誌著南大通用向大資料分析領域的又一次里程碑式邁進。

瀚高:

瀚高是國內資料庫行業龍頭企業、國內資料庫行業標準主導企業。產品涵蓋線上交易、資料分析、資料傳輸、容災備份等場景。瀚高資料庫管理系統始終專注於企業級市場,是安全、穩定、高效的企業級 OLTP 資料庫,圍繞瀚高資料庫企業版、安全版,輔之以各類資料管理工具,打造了完整的產品矩陣,可切實解決各行業各領域的核心需求。目前產品已在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地理資訊等多個業務領域的核心繫統得到廣泛應用。

此外,近年來受國產化影響,“N”家初創廠商、雲廠商、ICT廠商也開始發力資料庫市場。譬如PingCAP、偶數科技、巨杉、易鯨捷、柏睿資料等,也在國產資料領域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就,並逐漸被更多的人認可。國產陣營日益強大,預計未來五年有1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如今國產資料庫領域正呈現百花齊放、活躍創新的局面。

挑戰之路仍漫漫

資料庫向上要和作業系統適配來保障系統的穩定執行,向下要支撐應用軟體的需求,確保軟體能夠在資料庫之上穩定執行,若沒有一個安全可靠的資料庫支撐,我們的資料資產安全將難以保障。因此,發展國產資料庫勢在必行。

但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我國資料庫領域發展雖然一路向好,但與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國產資料庫廠商們在奮力追趕的過程中,也面臨了不小的挑戰。

一是在分散式實踐方向,國產資料庫廠商們推出了相應的分散式資料庫產品,但在解決分散式事務、創新架構、資料分片的智慧化和提升企業級能力上,仍需深入探索。

二是在信創背景下,國產資料庫藉助政策利好進一步發展壯大,但未來還要考慮如何助力傳統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業務的創新升級,從而進一步拓展市場。

三是國產資料庫選型和應用系統的存在形式越發多樣化,未來如何助力企業降低成本,實現“統一管理”成為了新的挑戰。並且,國產資料庫的發展本就是一個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打磨產品的過程。隨著近年來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場景的提出和落地,人們對於資料庫的需求將不斷驅動技術的更新迭代。如何讓分散式資料庫在事務、效能等環節實現進一步最佳化?如何進一步最佳化資料庫的效能,打造高可用的國產資料庫產品?如何應對資料的頻繁遷移、多庫長期並存所提出的新訴求?如何迎著信創產業實現市場版圖的快速擴張?如何推進包括公有、非公有形式在內的雲資料庫成為主流?如何讓開源成為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國產資料庫發展的突破點等等問題,都將是國產資料庫廠商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國產資料庫的挑戰之路仍漫漫,國產廠商任重而道遠。

不可否認,我國資料庫發展與國外產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們也要看到,當前資料庫市場“百花齊放”、資料庫產品的成熟度以及認知度日漸提升都離不開國產資料庫廠商們的不懈努力。從“1+4+5+N”的格局來看,我國資料庫產業已在市場區域性開始取得突破,並迎來了資料庫國產化演進的發展拐點,並逐步向著資料庫核心應用領域滲透。可以想象,隨著資料井噴式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援以及企業級市場的強勁需求,未來國產資料庫市場發展的後發優勢也將更加明顯。

本文內容來源於CS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