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李彥宏:創新沒有一帆風順,只有不斷地歷經困難再凱旋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1月10日,百度舉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下稱“Create大會”)。作為首個“人機共創大會”,AIGC技術被深度應用,創造、搭建、連線了多個科技感爆棚的數字化演講場景。

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分享了百度的創新理念、AI技術佈局,並指出屬於AI開發者和創造者們的機會。

創新驅動增長,反饋驅動創新

過去一年,人們對“風口”的討論少了一些,對增長的健康度關注更多了。那增長從何而來?回顧過去2000年世界人均GDP增長曲線,李彥宏表示是“科技創新驅動了大的增長。”

李彥宏判斷,深度學習演算法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標誌。與深度學習相關的重大創新,包括自動駕駛,也包括水電能等領域的智慧排程系統。它們的應用會像汽車、網際網路這些發明一樣,產生重大社會影響,是重大創新。

李彥宏認為,創新驅動增長,而反饋驅動創新。“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創新,是你有機會進入市場,不斷獲得使用者和客戶的反饋,摸著‘反饋’過河才能實現的。”

百度在經營發展中,有很多“反饋驅動創新”的實踐經驗。比如百度崑崙晶片在AI晶片中效能領先,因為它已經為百度的搜尋服務優化了十年。百度搜索服務,每天響應幾十億次真實使用者使用需求,每天進行1萬億次深度語義推理與匹配,能夠提供最真實、最及時的反饋,從而倒逼大模型、深度學習框架和晶片的最佳化。

他還指出,百度從一年前開始,每個季度都發布蘿蔔快跑的訂單量,目標是保持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量全球領先。訂單量最大,意味著能夠獲得最多的市場和使用者反饋,進而推動技術提升和創新。

據介紹,百度AI技術架構分為四層:晶片層、框架層、模型層和應用層。從高階晶片崑崙,到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再到文心預訓練大模型,各個層面都有關鍵自研技術,每一層之間都有很多反饋,可以透過不斷獲得反饋,實現端到端最佳化。這個技術架構,越往下越通用,越往上越專用。

這一方面,讓AI技術通用性越來越好,開發和應用門檻進一步降低。比如飛槳,是百度自研的開源深度學習框架。目前,飛槳凝聚了535萬開發者,服務20萬家企事業單位,基於飛槳建立了67萬個模型,已經構建起一個繁榮的深度學習生態。飛槳是人工智慧時代的作業系統,讓開發者能夠像搭積木一樣構建AI應用,大大降低AI的應用門檻。

李彥宏強調了基礎軟體的重要性:“必須要把軟體的根紮下去,才能讓創新持續發生,才能讓頂層的商業更加繁榮。”

另一方面,讓AI得以深入產業,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比如百度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可以看作一個“智慧排程系統”,可以透過智慧紅綠燈控制交通流量,提升交通效率。目前已經落地全國63個城市,交通部也正式將百度列為交通強國的試點單位。

李彥宏表示,“透過對交通網路的智慧化改造,可以把通行效率提升15%至30%。2032年之前,靠交通效率的提升,擁堵問題就基本可以解決。”

“AI

技術應用門檻不斷降低,開發者將迎來黃金十年

AI技術的發展,也為開發者和創造者們帶來機會。李彥宏重申了他在2021年Create大會上的觀點:“隨著技術應用門檻不斷降低,創造者們將迎來屬於人工智慧的黃金10年。”

AI技術發展方向是明確的,但實現的過程卻不會容易,這就是技術發展的特點。李彥宏回顧了2000年回國創業,經歷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的場景:“那時候,很多人被困難動搖了信心,選擇放棄、選擇離開。最後,是那些堅持挺過寒冬的人,成就了網際網路發展的黃金十年。”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也還會經歷起伏。在李彥宏看來,積極的一面是,過去一年,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商業應用層面,人工智慧都有了方向性的改變。技術層面,AI從理解內容,走向了自動生成內容,包括AIGC用於作畫、用於圖文、影片等多型別的內容創作;商業應用層面的改變,最具代表性的是自動駕駛。L2之後,率先進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為L2和L4的事故責任界定都是清楚的,L3的事故責任界定是不清楚的。

而挑戰的一面是,實體經濟很多領域的數字化改造尚未完成,數字化本身並未能夠帶來效率的明顯提升。智慧化的廣泛滲透還需要時間,智慧化對實體經濟的巨大拉昇作用還沒有成為廣泛共識。

“所有偉大的企業、偉大的創造者也是一樣,沒有一帆風順,只有不斷地歷經困難再凱旋。困難會刺激創新,而創新是增長的真正動力。”李彥宏在大會現場最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