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霸王別姬中的虞姬到底是誰?項羽為何要在他死後的時候自刎呢?

文/禾硯北? ? 圖/來自網路

導語:“霸王別姬”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書籍記載: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劉邦爭奪封建統治權力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霸王指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姬是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

歷史上,項羽是一位在王位上戰敗的、具有濃烈色彩的悲劇人物。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人,身高八尺有餘,力能扛鼎,氣壓萬夫,年青時志向便極為遠大。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與“謀戰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鉅鹿之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項羽至今為止一直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勇猛的著名武將。

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常隨項羽出征。秦滅亡之後的楚漢時期,項羽與劉邦為爭奪天下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 “楚漢之爭”。公元前202年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當時項羽兵少糧盡,半夜又聽聞四面楚歌陣陣,哀嘆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表達了項羽在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下那種充滿怨憤和無可奈何的情境。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又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嘆息。短短四句,表達出了豐富的內容和複雜的情感。此時此刻,這位叱吒風雲、俠骨柔腸的人物,流露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哀嘆。隨侍在側的虞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受情緒感染,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來和之:

漢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

為讓項羽放心突圍,虞姬歌罷即刻自刎,以斷絕項羽的後顧之憂,激勵項羽奮戰鬥志,希冀項羽能夠勝利突圍,以圖後計。但項羽因虞姬的自刎而失去鬥志,最後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長江段西)邊,終因不肯過江而在烏江邊自刎而亡。

霸王別姬常用來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臺。

項羽在和劉邦的楚漢之爭過程中,犯了很多兵家的大忌,導致失敗。

一、貪圖虛名、放虎歸山、留下後患

項羽在鴻門宴上明明可以生擒劉邦,搶佔先機,但是卻沒有聽軍師範增的諫言,輕易地將劉邦放走,之後再後悔去追劉邦,發現根本不可能再追到。劉邦逃走,猶如放虎歸山,為後面項羽的兵敗留下隱患。

二、優柔寡斷、婦人之仁

楚軍與漢軍對陣時,項羽被韓信用言語刺激地竟然將最重要的人質呂雉釋放,解了漢軍出戰的後顧之憂,結果把范增氣得死在軍前。項羽為人不夠狠辣,婦人之仁,一步錯失先機。

三、易受影響、易上當受騙、不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楚軍中了埋伏,彭城失守,半夜裡漢軍軍師步張良命令手下吹奏楚歌,引起楚兵思鄉之情,渙散了楚軍八千子弟士兵的軍心。這種情況下,如果項羽能夠及時跟進,舒緩楚兵的情緒,鼓舞士氣,完全可以轉敗為勝,但是項羽卻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以致士兵思鄉心切,失去鬥志,真的被打敗了。

四、偶像包袱嚴重、虛榮心強、沒有長遠之計

項羽在突圍到烏江之時,明明可以渡江後整兵再發,東山再起,但是回想起曾經出師以來百戰百勝的輝煌與如今的軍敗妻喪、一敗塗地的境地相比,覺得無顏面對父老鄉親,於是不肯過江,拔劍自刎。這裡的項羽太好面子,試問面子和生命比起來孰輕孰重?在這一點上,項羽確實不比劉邦,劉邦是真的厚黑到了極點,試問哪個帝王將相不是厚黑高手?

對於項羽的悲壯,宋朝著名婉約派詞人李清照曾寫過一首豪邁的《夏日絕句》,表達的就是對項羽的惋惜。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後世還有一首律詩警戒後人: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首律詩正和魯迅先生的“痛打落水狗”精神不謀而合,對於敵人就是要趁勝追擊,戰鬥到底,如果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的話,放虎歸山,徒留後患無窮,歷史上的項羽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失敗者。

結語:霸王別姬的故事千古流傳,警醒著後人,告訴後世一個道理,只有活著才有希望。

———END——

作者簡介:用有溫度的文字,傳播有價值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