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明朝皇帝朱棣派鄭和七次出海,為何朱棣一次就把他的兒子給殺了呢?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透過自己南征北戰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朱元璋駕崩之後,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就來了一場歷時4年的戰爭,最後好在朱棣以勝利告終。朱棣取得勝利後開創了大明盛世,除此之外朱棣還做了一件影響世界的大事,那就是派鄭和7次出海。我們現在提倡的絲綢之路就是當年鄭和走過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不但是航海史上的輝煌成就,並且在文化的傳播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鄭和讓更多的人瞭解了中華民族文化,並且在東南亞地區還留下了許多的中華人民。

那不禁有人會問,好好的中國不待,為什麼要出海?其實民間一直有一個說法,就是朱棣為了尋找消失的建文帝。我們知道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為了抵制海盜和倭寇的困擾,下達了禁海政策,不讓商船來往。當朱棣登基成為大明皇帝之後,便在南京建立了一個船工廠,並且下令讓鄭和帶領著團隊出海經商。然而朱棣的這一行為與明朝的政策是相反的,為此很多人也開始猜測朱棣的真實用意,甚至有人以為朱棣是為了派人找到消失的建文帝。

都知道鄭和前前後後一共有7次出海活動,鄭和這7次中有6次就經過了一個叫錫蘭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現代名詞叫做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全國的人民都非常信奉佛教,在古代也常常派使者來中國交流,直到現在斯里蘭卡和中國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為了震懾帖木兒汗國,鄭和帶著巨大的船隻下西洋,就是為了讓帖木兒汗國感到害怕。不過這種說法存在很大的漏洞,帖木兒帝國位於內陸地區,為什麼要從海上對他們發動軍事行動?因此在這種觀念的基礎上,又有學者提出瞭如今比較認可,也是上述提到過的原因,朱棣並未刻意針對某個國家,他是向全球宣揚自己的武力強大。

說完了第一種原因,我們再來說說第二種,有不少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是想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這第二種理論看似有些荒謬,但細究起來發現還有這麼一點道理。

當初朱棣攻下南京,朱允炆見自己大勢已去,遂一把火將皇宮焚卻殆盡。雖說朱棣後來拉出了一具焦屍,並對外宣稱次焦屍就是朱允炆,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朱允炆很可能已經透過密道離開。從那以後,朱允炆的下落就成了紮在朱棣心口上的一根刺,讓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為了找尋朱允炆的下落,朱棣一共派出了兩隊人馬,鄭和乘坐大船從海陸出發,明面上打著宣揚國威的口號,實際上是去周遭國家搜尋;另外朱棣派出另一位心腹胡濙在國內各處找尋,一找就是14年。

永樂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23年,在外打探建文帝下落的胡濙突然回京,直接趁夜秘密會見朱棣。一聽胡濙緊急求見,原本已經睡下的朱棣都立刻起身,二人一直密談到半夜2點鐘。這一晚過後,胡濙再沒有被派出去找過建文帝的下落,鄭和也沒有再下過西洋。

那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到底是因為哪種呢?最終給這事下定論的,是一塊來自印度洋的石碑。

當初鄭和出使海外的時候,每到一片新的土地,便會安排人在當地留下石碑來紀念。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大部分的石碑都已經消失不見,直到清末的時候,人們在印度洋打撈起來了一塊石碑,上面用中文、錫蘭文和波斯文等一系列文字共同記錄著寫什麼。

認真一看才發現這原來是當初鄭和所留下的石碑之一,上面清清楚楚記錄著他出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

2014年,意識到走寶的錫蘭政府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儀式,將這塊石碑移進了卡科倫坡國家博物館,並且邀請了中方的相關人員一同見證這個歷史。

經過專家們的仔細辨認,這塊石碑原來是《佈施錫蘭山佛寺碑》,上面共有275個漢字,具體如下:“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於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圓明廣大……謹以金銀、絲織、香爐、花瓶、燈燭等物,佈施佛寺……”

其實,從這些文字之中,就知道了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了,並不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而是帶著貿易和和平的心態去結交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