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三國演義》中的四大名著中,最有名的四個人物,最後結局怎麼樣?

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深受廣大男性同胞喜愛,就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這一本著作主要寫的是東漢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百姓流離失所,各大英雄人物相互爭奪勢力的故事。

其實這本書涵蓋的內容特別豐富,將政治、地理、軍事融合在一起,作者羅貫中在寫這本書時找了很多素材,首先有正史,畢竟裡面的重點人物要有歷史依據的。

其次是通俗文學,也可以叫做野史,因為藝術需要不斷地昇華與最佳化,加入一些野史創作的三國故事會更加生動形象,貼合大眾生活。

想必大部分人對《三國演義》最深的印象,就是裡面幾十位英雄名將,都說亂世中出英雄,不過三國時期的名將真的太多了。

通常情況下,很少人會對每一個名將都瞭解和喜歡,但每個人心中一定會有那麼一兩個十分崇拜的英雄。例如,全中國人民都知道的曹操,曹孟德,這裡就不列舉他的豐功偉績了,就說說他的‘’求賢若渴‘’。

再比如劉備,很多人說起劉備,就覺得他算不上什麼英雄,甚至覺得他很窩囊,只會跑只會哭,也沒什麼像樣的戰績。但實際上,雖然他的能力不如曹操,但他卻有英雄之志,他亦不甘心居於人下,他會不斷地調整策略、尋找機會,團結人才、尋找力量。

簡單來說,人家有腦子有志向,如果劉備真的一無是處,關羽張飛這兩位大英雄還會死心塌地跟著他嗎?

還是那句老話:不以成敗論英雄。而英雄也都不是完美的,英雄也是人,也會有缺陷。

今天我們要來講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名氣沒那麼大,但是在當時也算一位大人物的名將——陳式。

很多人應該沒聽過這個名字,因為他在書中沒啥存在感,在史書中更是沒啥記載,但他作為劉備手下一員大將,也曾跟隨諸葛亮北伐,屢立奇功,還奪取了曹魏武都和陰平二郡,稱得上是一位大不大小的英雄。

可奇就奇在,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打下這些戰績後,卻突然消失不見了,他到底去哪了?

陳式在《三國志》中的記載只有三處,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少得可憐的這三次記載。

第一次是劉備派陳式和十幾個將領,帶著手下的人馬去截斷一個叫馬鳴閣道的棧道,但由於徐晃的阻撓,曹操悄悄帶著兵馬溜走了,把劉備醞釀了好久的大計劃給打亂。劉備想要兵行險招,但最後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記載是在劉備東征孫吳期間。世人都說劉備要攻打孫吳,是替他兄弟關羽報仇,包括劉備自己給出的官方解釋也是這樣,反正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阻攔他,可他就是聽不進去,留下諸葛亮看守宜州後,自己率大軍去攻打孫吳了。

但其實,劉備並非剛愎自用之人,他這麼執著一定有自己的打算和原因的,除了給關羽報仇,他還想收回荊州,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戰事還是到了不可扭轉的局面,最後以失敗告終。

好了,問題來了,我們的主人公陳式呢?他其實在這次大行動中並沒怎麼出戰,戰事就終結了。從以上兩次記載來看,好像陳式跟隨劉備參加的戰役都沒有大獲全勝,但是由於業務能力過硬,劉備還是非常看重他的。

最後一次記載,也就是陳式人生中最為關鍵且精彩的一次戰事,發生在公元229年,諸葛亮斬殺王雙的第二年,此時少主劉禪已經即位,諸葛亮掌握著朝政大權,當時恰好計劃要攻打武都和陰平,該派誰去呢?

他挑來挑去,最終挑中了陳式,因為他比較聽話靠譜,當時陳式在朝中也成長為了一名大將,地位僅次於魏延、高翔等人。

其實早在公元228年冬天,諸葛亮發兵陳倉的時候,就已經交代好了陳式,在自己還在陳倉的時候就去吸引曹軍的主力,並且穩住郭淮。

陳式配合得很好,就在他從漢中出兵武都和陰平的時候,郭淮就來阻攔了,這時本來應該撤回蜀中的諸葛亮突然半路殺出來,把郭淮打得措手不及。

在這幾次戰役中,陳式看似沒發揮巨大的作用,但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諸葛亮有識人之才,他看重的人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他敢讓陳式單獨率兵去攻打魏國,說明對陳式非常信任和重視。那麼陳式身上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其實,陳式不管在智謀還是勇武上,都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也不平庸,是個平常將領。但是他卻是劉備和諸葛亮比較欣賞的那種人才,為什麼呢?

因為他在軍中非常中規中矩、恪盡職守,無論上級給他什麼命令,是讓他陷入險境,又或是深入敵軍,他都能毫不遲疑地去執行,他屬於忠誠軍人的那種型別。

最後,讓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在成功奪取武都和陰平後,陳式去哪兒了呢?

在《三國演義》中上演了陳式被殺的情節,說是諸葛亮為了穩住魏延而殺陳式,但在歷史上一定是不可能出現的。只是在正史《三國志》中,並未記載陳式最後的結局,更未提及他被殺之事,連他最後怎麼死的都沒寫,所以誰也不知道他最後到底是何結局。

總之,像陳式這麼一個兢兢業業、正直忠貞的人,無論是繼續從軍還是去從事其他行業,結果都不會差到哪去,畢竟他是領導最喜歡的那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