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秦朝的兵器為什麼都是青銅材質的?為什麼秦朝的兵器都是青銅材質的

在遙遠的夏商周,青銅器佔據人類生產、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但到了戰國末年,冶鐵技術不斷髮展,鐵器價格低廉、柔韌性高,所以在戰場上,鐵製兵器很快就代替了青銅器。例如,在河南省西平縣的戰國時期的韓國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鐵製兵器和一鍊鐵的遺址,可以說明,在戰國末期,冶鐵已經非常成熟。

1974年春天,在陝西驪山的秦兵馬俑坑中,挖出了4萬多件兵器,包括劍、戈、戟、弩、簇等戰場常用兵器,但讓人不解的是,秦朝的兵器,竟然都是青銅材質的。要知道,在兵器中,青銅雖然堅硬,但柔韌性不夠,容易折斷,尤其是長劍等利器,劍身單薄,若是上了戰場,太“脆”了,那完全沒有優勢了。

那為什麼秦國人捨棄鐵器不用,而堅持要用青銅器呢?他們不知道青銅器的弱點嗎?最後專家們透過研究發現,秦國的青銅兵器和其他青銅器完全不用,因為他們在青銅器里加入了“錫”,而且銅錫配比非常完美,兩者結合而成的青銅兵器,有了堅硬和柔韌的特點,這樣,秦國的兵器就比其他六國的兵器都要完美。可以說,秦朝為了打仗,真正做到了“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由此可見,秦國人為了戰勝他國,在兵器上下了很大功夫。甚至可以猜想到,在戰國末年,所有的國家都在辛苦操練士兵,秦國人還多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研究兵器。還有一件事,最值得注意:在秦兵馬俑二號坑的下面,挖出了3枚非常詭異的箭簇,起初並未引起專家的注意。但因為其他箭簇都鏽蝕嚴重,這3枚箭簇可能是因為壓在了兵馬俑的下方,和空氣長期隔絕,所以外形完整。

秦國的箭簇和傳統的弓箭箭簇不同,因為古代戰場上,傳統的弓箭一般都是兩翼型的,帶有像蝙蝠一樣的翼面,這種翼面是箭簇的“倒鉤”,一旦射入敵人體內,很難拔出。但傳統箭簇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翼面的風阻太大,很容易受到風力的影響,在射程和準確度上,都不夠完美。

秦國的箭簇是三稜的,而且沒有翼面。相比於傳統兩翼箭簇,這種三稜箭簇不僅受風力影響小,而且配合弩機使用,射程能夠達到300米左右,殺傷力非常驚人。隨著專家對著3枚箭簇的研究深入,發現一個更加罕見的細節:這3枚完整的箭簇,它的3個稜面的弧度完全一樣,而且弧度的流線設計,恰好是空氣阻力最小的設計。眾所周知,子彈的主體結構之所以要設計成弧形,是要把空氣阻力減到最小,而秦始皇的這種箭簇,也是同樣的原理。試想,在遙遠的秦朝,距今2000多年前,秦人已經開始研究風阻,而且運用到了極致,這種智慧,讓人肅然起敬。有學者分析完這3枚箭簇,立即拍案叫絕,難怪秦始皇能夠統一天下,這樣研究兵器,統一都成了“天意”。

秦始皇兵馬俑的兵器,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配件統一。比如戰場上士兵會用不同的戈、矛、槊等長柄兵器,這些兵器的頭部和炳部之間的結合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如果某個秦國士兵的矛的柄斷了,他完全可以用陣亡將士的其他兵器的柄來更換自己的柄,這種設計非常先進,大大提高了戰力。所以說,秦始皇的大軍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除了三秦將士們勇猛善戰意外,他們高超的兵器製造技術和研究水平,也是他們統一六合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