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心理學: 要想“徹底摧毀”一個人, 只需要從這三個條件入手

點選載入圖片

在人與人的爭鬥中,到底怎樣做才能夠擊潰一個人的呢?

有人會說,直接用拳頭招呼對方就好,不需要那麼複雜。只要他不服,就一直打到他服氣為止。

有人會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自己有勇氣、有實力,相信對方就會屈服於我們,而不會產生任何的歪心思。

不過,這世上的爭鬥終究是複雜的,而人心本身就是善變的。我們很難摸透他人的想法,這個時候,任何外部的進攻都是無效的。

也許你拳頭很大,力量很強,可這是動口不動手的法治社會,沒有人能夠憑藉拳頭走遍天下。如此,我們就該轉變自己的觀念。

要想擊潰一個人,那我們所認為的“由表及裡”的進攻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那麼,我們就得從“內部”入手,以此來外瓦解對方的心理防線。

孫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精神上壓制別人,那是上策。而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是使用武力。不過,與武力相比,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制顯得更有用。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要想“摧毀”一個人,就必須要從這三個條件入手。

點選載入圖片

02

要想摧毀一個人,就必須要讓他“瘋狂”。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上帝欲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當一個人處在無比瘋狂的狀態時,其實這就是一舉擊潰他的好時機。只要我們能夠一擊即破,那這個人的精神就直接陷入到恐懼當中了。

為何說瘋狂的人最好對付呢?

就拿一個慾望過重的人來說,當他們得到了某些利益之後,他們自然就會變得驕橫狂妄起來。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忘了自己的原則和目的,從而讓自己處於自大自狂的狀態當中。

當一個人變得自大自狂之後,那他的心理將處於毫無防備的狀態,甚至連思考問題都不再理智。如此,這個人就特別容易在“瘋狂”中滅亡。

而我們該怎麼做呢?就是在他“瘋狂”的時候推他一把,然後讓他墮入到陷阱當中,直接使他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從而令他的心理防線崩潰。

就是這樣,摧毀一個人的目的就完成了。

點選載入圖片

03

要想摧毀一個人,就得讓他失去希望。

為何《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他在狂風暴雨當中還那麼有精氣神呢?

就是因為這個老人內心存在著極強的生存希望。這種希望,是人性信仰上的寄託,也是一種無懼無畏的勇氣。

對於這樣的人,想要完全摧毀他,那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人的肉體容易摧毀,而人的精神卻是長久留存的。

可以說,要想摧毀一個人,就必須直接從信念上摧毀他的希望,讓他看不到未來的光芒,而只能看到無止境的黑暗。

人類之所以能夠堅強地活下來,就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有希望,而這種希望還會轉化為慾望,讓人類族群可以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同樣的道理,個人的生存意志,也會受到“希望”的影響。要是一個人心存希望,直接隔絕了外部環境的影響,那這個人就是戰無不勝的存在。但是,這種境界很少人能夠做到。

大多人,只要他們受到了挫折,或者認清了事實,自然就會失去希望,落得狼狽下場。

點選載入圖片

04

要想摧毀一個人,不妨讓他身處於孤苦的境地當中。

這個世上,終究是厭惡孤獨的人居多,而那些享受孤獨的人,終究是少數。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發現,合群的人比不合群的人要多。而且,這些合群者,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不是自願合群的,而是被迫合群的。

就是這種合群的現狀,就能夠讓人想到一種摧毀別人的做法,那就是在圈子中孤立打壓他,讓他被千夫所指,處在有口難辯,孤掌難鳴的境地當中。

這種讓其變得“孤苦”的行為,看似是以外部環境的衝擊影響他的心態,實際上是以外部的情況來激發他的自責心理,讓他處在迷茫當中。

當一個人變得“迷茫而無所得”之後,那這個人就毫無威脅可言了。如此,收拾他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了。

點選載入圖片

05

寫到最後

相信很多人會說,這些“摧毀”別人的做法,終究是有些惡毒了,為何我們非要採取這樣的行為呢?

不僅是個人與個人之間會產生爭鬥,哪怕是集體和集體之間,都會有或大或小的矛盾。如此,該怎麼自保,這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人連自保都成問題,那人又怎麼可能過得幸福,活得安穩呢?

要知道,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

你對別人再好,別人都可能會傷害你。這個時候,懂得適當地反擊,懂得合理地去化解別人的進攻,甚至化守為攻,這都是我們所要做的事兒。

如此,那便在精神心理中擊潰對方,給自己換來足夠的生存空間。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