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世界上僅存的30枚氫彈, 如今只有中國有, 真相果真如此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為了使日本屈服,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強大的威力使日本損失慘重,不得已選擇了投降,可見核武器的威懾力是何等的巨大。

各國在看到原子彈的威力後,為了國防安全問題,也紛紛開始研製核武器,那麼作為比原子彈更有威力的氫彈為什麼沒有出現過呢,曾經有訊息稱,其實如今世界上僅存的30枚氫彈只有中國有,而其他國家因為維護費用太高,早就銷燬拆解了,但是事實真就如此嗎?

氫彈的威力

我們都知道作為核武器,不管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雖然威力巨大,但同樣對周圍的環境也會造成很嚴重不可逆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研製原子彈的時候要選在無人區的沙漠中進行了。所以縱使核武器威力巨大,其實在這麼多場戰役中,也只使用過兩次。

原子彈是透過內部核裂變而產生的一種光熱輻射進而轉化成後續的強大沖擊波,並造成持續性的傷害,1945年的時候,美國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而當時這顆原子彈只有5米左右,蘑菇雲上升到了空中800多米,爆炸當量更是達到了2萬噸。

而這只是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過了幾年之後,蘇聯研製的原子彈試爆成功,但是他的威力是美國那顆遠遠不及的,不僅蘑菇雲上升到了空中4萬多米,就連爆炸當量也達到了驚人的5000萬噸。

這就是原子彈的升級版氫彈,也是傳說中的“大伊萬”,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次爆炸卻只是它一半的威力而已,蘇聯原本是打算投放1億噸當量爆炸威力的,但是因為沒有找到足夠大的無人區,無奈只能作罷。

即使只有一半,但氫彈的威力也足夠震撼了,可見作為原子彈的升級版,氫彈是多麼可怕的存在,而且從原理上來講,原子彈的爆炸當量最高就是30萬噸了,而氫彈的爆炸當量則是沒有上限的那種。

在見識到氫彈的威力後,各個國家都開始進行研製工作,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

由於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近代史時,我國科技發展十分落後,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就開始在科技方面加大了力度,還特地招募了許多人才參與進國家的建設上來。

不僅僅是科技方面,新中國成立後,國防事業也被提上了日程,因為只有國家強大起來,才不會被欺負,才能夠在國際上站得住腳,擁有話語權,而作為當時威力最大的核武器,成為了我國的首選。

於是在1956年前後,我國也開始研製原子彈,一開始因為沒有技術,面對如此多的原料,許多科學家都有點手足無措,但是後來作為大哥的蘇聯對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不僅為我國帶來了精密的儀器,還派了幾名專業的科學家來教我們,在他們的幫助下,研究很快就有了新的進展,然而蘇聯卻藉此提出要在我國領土境內建立軍事基地,這我們必然不會同意。

1959年6月份,被拒絕的蘇聯單方面撕毀了合作協議,不僅撤走了全部的專家和儀器,甚至還曾放話,沒有他們,中國20年也造不出原子彈。

這句話也激起了中國科學家的鬥志,在鄧稼先等人的帶領下,我們拿著算盤把原子彈的公式寫了出來,甚至還發現了蘇聯原有資料上的一個巨大的失誤。

1964年10月14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震驚了各國,從此我國也擁有了原子彈。

原子彈製造成功,之後就是氫彈,從原子彈試爆成功後,我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氫彈也試爆成功了。

謠言

原子彈與氫彈的研製成功是中國數以百計的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知道犧牲了多少人,而在他們其中,有一位叫做于敏的科學家,他的氫彈理論震驚了世人。

他創造的“于敏結構”不僅加快了我國研製氫彈的速度,最大的成就就是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可以低成本儲存氫彈的國家。

而隨著我國的日漸強盛,很多人對我們國家產生了盲目的自信,甚至曾出現了這樣的謠言,稱如今世界上僅存的30顆氫彈都在中國,其他國家的氫彈都已經銷燬分解了。

但是其實雖然我國如今是很強大,但我們仍然屬於發展中國家,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優秀的國家,擁有很強的技術。

至於氫彈技術當年,其實除了我國之外,其他的常任理事國都曾擁有氫彈,畢竟像氫彈威力這麼大的武器,即使不用,也對其他國家有很大的震懾力。

不過由於核武器的威力以及聯合國對核武器出臺的各種規定,在那之後,確實有很多國家對氫彈進行了拆除銷燬,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進行了統一銷燬。

其次氫彈的儲存養護確實費用很高,所以就給了很多人錯覺,覺得其他國家沒有于敏結構,也肯定對氫彈進行不了太長時間的儲存,所以如今肯定是隻有我們國家擁有。

不過其實如今氫彈的原理並不是什麼秘密了,而於敏結構也不代表只有我們國家早就出來了,而最關鍵的是,氫彈這種核武器畢竟是一個國家的機密,肯定是不會隨便告訴你,拿出來給你們看的。

小結:

綜上所述,關於如今只有我國有氫彈的事情其實是個謠言,雖然現在我國是很強大,但我們也要明白,世界上比我們優秀的國家還有很多,很多國家的技術比我們也要先進。

所以雖然我們要對國家充滿自信,但是這份自信並不是盲目自信,我們也要懂得我們和別人差在哪裡,人家哪裡比我們強,然後我們要更加努力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