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范進中舉後的官職和待遇如何?若是把這個沒出息算算了什麼

我們上學時都學過清代小說家吳敬梓

《范進中舉》

這一篇,屢考不中的范進飽受屈辱,50多歲還一事無成,被鄰里鄉親所取笑。

尤其是兇惡的老丈人最為過分,曾當面打罵,一口濃痰啐到范進的臉上。

結果中舉之後,范進搖身一變成了人上人,十里八鄉的富戶都來巴結。范進一時激動竟當場瘋魔,這“沒出息”的表現不知讓多少人看了笑話,包括書本前的我們。

但若是把范進後來的官職和待遇換算到今天,你可能比他還瘋魔!

一、古代科舉制度

先簡單回顧下《范進中舉》的文章,中舉那天范進家已經揭不開鍋,老母親餓得雙眼看不見,忙使喚范進抱著自家的生蛋母雞去賣錢換米。范進出門後一篇鑼響,報喜人來了三波,嚇得老母親躲在家裡不敢出來。等范進回來後得知此事,高興地當場瘋魔,他兩手一拍喃喃自語:

“噫!好了!我中了!”

,隨後便一跤栽倒不省人事,清醒後又踉踉蹌蹌跑出門,踩進了泥潭糟蹋得不成人樣。

很多人笑話范進沒見過世面,但若是你瞭解古代科舉制的程式,怕是就笑不出來了。明朝的科舉制度大體上有四個層級:

第一級是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考中者成為“生員”,也就是咱們俗稱的“秀才”。

光是這一階段,就能刷掉十之七八的童生,白頭髮白鬍子的童生也屢見不鮮。而且秀才也沒啥實際權利,不事生產的他們往往過得相當清貧,因此有了

“窮酸秀才”

的外號。

秀才身份的唯一作用,就是有資格參加考取舉人。秀才可以參加三年一考的

“鄉試”

,若是考中便成為舉人,也就是范進中的這個。舉人已經算半隻腳踏入官場的人物,享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舉人之後則是全國性考試

“會試”

,中者被稱為

“貢士”

。會試後當年舉辦殿試,到這一階段參考的貢士寥寥無幾,因此可以由皇帝直接考察,這次考試的結果的就是咱們熟悉的

“第一狀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了!

值得一提的是,

鄉試第一名被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被稱為“會元”,殿試第一名是“狀元”,合稱“三元”。

連中三元是考場上的神話,整個大明朝也唯有兩人做到,足見科舉的艱辛。

二、舉人的好處

簡單概括了科舉制度後,咱們還是把話題轉回范進身上,看看他考中舉人後究竟有哪些令人眼紅的“福利”。

首先是身份地位上的,舉人已經算是初步進入了統治階級,尋常百姓見了要口稱

“老爺”

,見縣官可以不下跪。他們可以繼續參加會試謀取官身,趕考由國家補貼路費;還可擔任教職,當個學官;亦可候補當知縣之類的當地父母官,一飛沖天的機會大把大把,

跟今天的“享受某某級別待遇”有點像。

經濟上也不含糊,可以免除徭役賦稅,省下一大筆開銷。國家還會發放一定的經濟補貼,保證舉人的基本生活。社會方面清朝規定,舉人犯罪動刑需走一套極其繁瑣的流程,關鍵時候也是一道保命符。范進中舉之後,來送禮攀關係的村民、富戶數不勝數,田產、房屋、錢財,送什麼的都有。還有一些過不下去的窮苦人家,甘願投身范進門下當奴僕,搏一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大好前程。

短短兩個月時間,范進搖身一變從“窮秀才”變成了“大老爺”,豪宅、田產、財物、丫鬟、奴僕應有盡有。

這比今天咱們中了五百萬彩票還要快活,畢竟錢財買不來旁人的尊敬。所以換成今天,你有了范進這樣的待遇,真能忍住不失態嗎?

三、手掌實權成大官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范進中舉後得遇貴人,一鼓作氣又中了會試,擔任御史一職。數年之後,因政績突出,被聖上欽點為

“山東學道”

這個職務在清代總管地方教育,執掌學員的升降,是正兒八經手握實權的三品京官。

放到今天,差不多就是

“山東省教育廳廳長”

的職位。

若不是當初中舉,范進一輩子也不可能當上這樣的大官。

從一個人人可以欺辱的糟老頭子,到談笑改變一省命運的人物,誰有魄力敢說自己能神態如常?假如是你有如此奇遇,會如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