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最悲劇的盜墓賊,給古墓打了一個盜洞,考古人員還要感謝他!

改革開放以後,湖北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為了充分利用長江航道,一條北起荊門,南至沙市的鐵路即將上馬。荊門附近為春秋時期楚國都城舊址,有著數目極多的楚國古墓,為了避免對地下文物造成損壞,一場鐵路規劃沿線的大規模考古活動開始了。

考古人員發現,在鐵路規劃帶中,橫亙著一座規模巨大的土丘,土丘上綠草如茵,植被茂盛,假如只是普通的土丘,只要幾個推土機一會就能將其推平,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一座大型古墓的封土堆。

多年來,附近百姓關於土丘的傳言很多,有的說這是楚國大臣申包胥的墓地,有的說曾經有人挖開過古墓,裡面是磚瓦砌成的大房子。對於傳言,考古人員將信將疑,假如裡面真的是磚石結構,那古墓的年代則應該是兩漢時期,兩漢古墓多為磚石結構,而春秋時期則多是豎穴土坑墓。

考古人員帶著疑慮開始了鑽探工作,由於古墓太深,傳統的洛陽鏟無法觸底,於是考古人員採用了新式的吊探技術,每向下一米,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當考古人員經過千辛萬苦探到槨板的竹蓆時,一股火苗突然從探洞竄了出來,正好燒掉了考古人員的眉毛。

看到這一幕,考古人員都激動的笑了,原來當時考古隊員正在抽菸,而墓中可能存在類似沼氣的易燃氣體。這就說明在此之前,古墓是密封完好的,並沒有被盜的跡象。有了這一發現,考古人員便有了發掘的動力和信心。

然而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還是發現了一個直徑約一米的盜洞。盜洞的發現無疑給發掘工作蒙上了一層陰影,俗話說,十墓九空,難道這座大墓也將是一座空墓嗎?

既然工作已經開始,發掘還是要繼續進行,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距離棺室越來越近,盜洞卻依然存在,考古人員的心越來越涼。就在考古人員已經不抱任何希望時,盜洞卻突然拐彎了,沒有繼續向下,而是向右去了。眼前的情景讓考古人員欣慰無比,盜墓賊只差一米就要挖通棺室了,但他們卻沒有繼續向下,而是向右挖了下去。

後來在盜洞的盡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具骨架和一些散碎的挖掘工具。這具骨架應該就是盜墓者之一,他被將盡20米深的大墓迷惑,可能最後缺氧而死。考古人員感嘆,還要感謝這個盜洞,讓後來的盜墓者誤以為這座大墓已經被盜,客觀上保護了這座古墓的安全。考古人員開啟棺室後,發現這是一座春秋時期楚國大貴族之墓,距今2300年。墓中出土了稀世隨葬品將盡兩千件,最珍貴的當屬四百餘片竹簡,記錄了當時楚國的社會風貌,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