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此人被皇帝下令斬首,臨死寫下15字遺言,後代迷惑不解,至今是迷!

金聖嘆,字若採。一說原姓張。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自稱泐庵法師。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的主要成就在於文學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及杜甫諸家唐詩都有評點。

金聖嘆提高通俗文學的地位,提出“六才子書”之說,使小說戲曲與傳統經傳詩歌並駕齊驅,受推崇為中國白話文學運動的先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金聖嘆是中國白話文學研究的開拓者,提高通俗文學的價值,卓有遠見,被視為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先驅。前人稱讚白話文學大多泛泛而論,他卻以細緻深入的評點,證明這些作品如何優秀,能與經典名作相提並論,白話文學自此在士人間更為流行。

清順治18年,剛剛建立的大清朝各州官員欺壓百姓,強徵稅收,蘇州吳縣縣令為了完成收稅,用盡各種辦法甚至欺壓鞭打百姓,所作所為引起了蘇州士子們的一致反對和痛恨,當時金聖嘆召集上百名士子來到孔廟聚會抗議,同時聯名上書江蘇巡撫朱治國,請求處置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的縣令。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巡撫朱治國竟然是縣令的頂頭上司,兩人沆瀣一氣,不但沒有處罰縣令,反而將金聖嘆等人的所做報至朝廷,誣陷他們聚眾誹謗先帝,順治皇帝沒有細查詳情,便將金聖嘆抓捕入獄,被判斬首。

雖然經各方面進步人士的營救,但糊塗的順治皇帝依舊沒能細細詳查,最終下令於七月十三日將金聖嘆執行斬首,金聖嘆在臨終前有一心願,希望給兒子留下一封遺書,行刑手拿來筆墨伺候,沒想到金聖嘆“臨終要事”竟然還是幽默。金聖嘆笑著寫下:“花生米與豆乾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這也是大師最後一句被記錄下來的話,也是他最後留給兒子的15字遺言,隨後刀起頭落,從金聖嘆耳朵裡滾出兩個紙團,劊子手疑惑地開啟一看:一個是“好”字,另一個是“疼”字。臨死之前還這麼幽默!

金聖嘆的後人按照他的遺言,試著吃了豆乾和花生,結果令人失望,根本沒有所謂的核桃味道。至今讓其後人不能理解他臨終遺言究竟表達什麼含義。

也許就是看淡生死罷了,正如李斯當年臨死之前,笑著說的那句:“很想重回老家遛遛狗!”這或許是對生命的一份豁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