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何古代鬧蝗災,會有無數人餓死,難道古人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俗話說“久旱必有蝗”,蝗災一直伴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更替。《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這麼多的蝗災對百姓生活甚至王朝更替都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那麼古人難道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首先,古代人迷信,蝗災的時候蝗蟲鋪天蓋地的壓下來,當時的百姓根本沒有有效的辦法。百姓就很自然的把這種無法解釋又無法抵抗和改變的災難“神化”,認為這是上天的一種懲罰。解決辦法就是祭祀“蝗神”等守護神,來祈求風調雨順。古代資訊不通,這種迷信很難徹底消除,都把蝗蟲當神了,怎麼能吃呢?

其次,蝗災的時候蝗蟲數量過多,古代又沒有有效的捕殺手段。所以就算吃也吃不完,想要靠吃掉蝗蟲來緩解災情是不可能的。蝗蟲確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現在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之一。但是不要忘了,蝗蟲說到底是蟲子(正兒八經屬於昆蟲綱),在古代的環境下吃蝗蟲和吃蟲子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並不是我們今天吃到嘴裡的美味,古代很少有調味料,更不會有植物油用來炸蝗蟲。

百姓餓的不行,自然也是什麼都吃,蝗蟲也不在話下。李世民就吃過蝗蟲,當時也是迫於種種壓力不得不吃。其實他也不想吃,因為吃蝗蟲很容易生病,尤其是死了一段時間的蝗蟲,原因不言而喻。古代的醫療技術並不發達,對於微生物感染等疾病完全束手無策。

北宋的時候范仲淹就曾說過蝗蟲可以曬乾了來吃。但歷史證明並沒有改變什麼,只能說明百姓其實是知道蝗蟲能吃的。雖然鬧了蝗災,但多數情況是不會當時就餓死人的,因為蝗災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憑藉之前囤積的糧食很容易熬過去,這時百姓多用蝗蟲餵豬,餵鴨子,由於蝗蟲確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餵養的牲畜往往長得很快。

最後,蝗災只是災難的開始,下一季的糧食顆粒無收才是真正餓死人的原因。開頭說“久旱必有蝗”可見蝗災往往伴隨著大旱,旱災剛過蝗災就接踵而至。這對以種田為生的百姓是毀滅性的打擊,旱災到了最後,蝗災就成了壓垮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就遠不是吃蝗蟲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只能依靠之前囤積的糧食了。

說了這麼多,最後筆者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古人是知道蝗蟲能吃的,而且在一些地方遭遇蝗災時是真的以蝗蟲為食的。不是規模較大的大災,或者朝廷吏政特別混亂,是不會出現餓死無數人的事情的。不然以這個蝗災頻率,多少人也不夠死的。那麼在大型的天災人禍面前,蝗災往往不是致死的元兇。長期乾旱等影響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大災才是元兇,蝗災往往只是壓倒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