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樂平塔山:贛韻瑰寶鑼鼓架 濃縮微型古戲臺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如果您喜歡本釋出的文章,還可左上角關注我的,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如果說,串堂鑼鼓班在贛劇藝術的傳承和普及上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一架精美絕倫的鑼鼓架,則是串堂班最引以為傲的標誌!一個考究的鑼鼓架,就是一座經過濃縮的微型古戲臺,它比戲臺更精緻。

▲贛韻瑰寶鑼鼓架——一座濃縮的微型古戲臺

塔山街道坎上村就收藏著一架極為罕見的清朝末年古鑼鼓架。從它巧奪天工的造型與工藝技巧上看,是一件十分罕見的民間慶典活動的器具,因結構複雜、工藝精湛被當地的百姓視為鎮村之寶。

▲因結構複雜、工藝精湛被當地的百姓視為鎮村之寶

據悉,古鑼鼓架真金油漆,精雕細刻,玲瓏剔透,古樸典雅,氣勢非凡。整體高1。48米,寬1。28米,由四個虎腳形狀支撐而起,軀幹是鏤空的木雕,龍、虎、多種兩棲動物、蝴蝶、蜻蜓、花鳥、飛禽走獸等吉祥物遍佈全架。上部安插有眾多古典戲劇人物,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無一雷同。

整個作品以樟木為材料,繼承傳統工藝中雕繪滿眼的審美趣味,集浮雕、鏤空雕、圓雕等多種雕刻技法為一體,整體佈局開合有度,有主有次,有起有伏,有隱有顯,繁而不亂,節奏感強。

一座玲瓏精緻的袖珍舞臺鑼鼓架,不僅在方寸之間充分表現出當地百姓的“贛劇情結”,更是當地的匠人們將其對贛劇藝術的痴迷幻化成匠藝的表現。從精細入微的細節刻畫到工藝刀法的細膩多變,無一不體現出材美、工巧、器韻。

▲在方寸之間充分表現出當地百姓的“贛劇情結”

據當地村民介紹,早年間,村中有一位叫“榮柏先”的村民在饒州府任職,當時是全村人的驕傲。榮柏先50歲榮歸故里時,彭氏先祖在饒州地區訪得工藝大師“萬年佬”一行六人至坎上村,耗時一年多製作了一件樣式精美的鑼鼓架作為壽禮為其祝壽。

鄉間鑼鼓戲,至今未衰。在沒有電影、電視的時代,許多目不識丁的勞苦人的歷史文化知識,大約就是從鑼鼓戲中得來。隨著社會繁榮和文化昌盛,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又重新煥發青春,如今古雕鑼鼓架仍是民間民俗活動和重大慶典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小小戲臺,唱不盡人間的美好情懷

“哐哐哐”“咚咚咚”,喜慶的鑼鼓一響起來,四面八方的鄉親們,緊趕慢趕,圍成了一個圈。只見鼓樂隊卸下擔子,將扁擔插入高腳凳子橫檔的榫槽裡,上端頂起小舞臺,然後一骨碌鑽進架子裡,雙腳踩響架在凳腳之間的鈸、鑼,雙手靈巧地擺弄著。小舞臺上,武松、唐僧、薛仁貴……這些小木偶就動了起來。

小小戲臺,咿咿呀呀,又說又唱,聲調時而婉轉,時而高亢,鄉音村語,韻味十足。鏗鏘激越的鑼鼓奏出的是滿懷豪情,高亢的贛劇唱腔,唱不盡人間的美好情懷。

(來源:樂平之窗)

作者/來源:景德鎮南河公安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