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沒有統一語言,皇帝上朝能聽懂各地官員的方言嗎

大家好,歡迎觀看本期的科普大格局。

我國從古至今經歷了五千多年曆史,其中也歷經了多個朝代,一直到了近代,在各代先烈的不斷努力下,這才一統八荒,成就如今的新中國,並且統一了語言,讓我們的溝通交流不再出現隔閡,但即便是在現在這個年代,依舊還有一些老人並不會說普通話,只會用地方方言對話,也就大大增加了溝通的難度,那麼在古代的時候,還沒有統一語言,各朝皇帝上朝時,能聽懂各地官員所說的方言嗎?

其實雖然說皇帝自小就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會學習一些其他地區的語言,比如說蒙古語、吐蕃語等,但這都僅僅侷限於一些比較大的民族,不可能說所有地方方言都能掌握,這樣他就不是皇帝,而是神了,那麼一旦上朝的時候,面對底下臣子各地方言時,皇帝又該怎麼去面對這種情況呢,其實也簡單,那就是制定一種語言,只要是當官的人呢,就必須要學習這門語言,也被稱為官話,顧名思義就是當官了才需要學的話語,而這種方式,其實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興起了。

當然了,古代的官話也並不是固定的,因為朝代也會經歷更新換代,每一個朝代的官話都各不相同,一般都是隨著國家都城的方言而定,雖說這些官話跟我們如今的普通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適用範圍卻大不相同,官話對應人員較少,僅僅侷限於官員,說白了就是為了方便皇帝能聽懂臣子說了什麼,據說在周朝期間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叫做象胥的官職,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翻譯,他們會被下發到各地,專門負責教會官員說官話,一直到了清朝時期雍正年間,官話才正式開始流行民間,還特意建立了一個正音書館,不僅是所有大臣都要學習,連同讀書人也要學習,不然就無法參加科舉,也正是到了那個時候,官話才開始慢慢變得普遍起來。

好了,關於本期的科普小知識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各位看官的認真閱讀與支援,最後跟大家玩個腦筋急轉彎,睡美人最怕得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