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古代的有"普通話"嗎?若有,大家都說哪個地方的話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站在我面前而我卻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這就是中國方言。

中國地大物博,所以,出現了太多的方言,再加上,地域廣大的緣故,造就了語言上的不通。天南地北的方言,兩地相隔的人誰也聽不懂誰講的話,如同雞與鴨在交談。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尤其是滿族統治時期的清朝,方言更是讓皇帝頭疼的事情。

民眾之間的溝通也就算了,可是,在朝堂上聽不懂官員的講話,那可真是一件讓人著急的事情呀。

面對語言上的不統一,著實讓統治者著急。

從先秦開始,政府就沒有停止過對國家共同語的推行,可是,隨著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融合,經濟重心的轉移,標準音也發生了變化。在“正音”這件事上,最有激情的統治者算是雍正帝了,在他執政期間,就曾被南方沿海一帶大臣們的口音折磨得夠嗆。那些大臣在上朝時候說的話,讓雍正聽得是稀裡糊塗,最後,很是憤怒的下了一道聖旨:“福建、廣東等地,立即推廣‘官話’,否則。就別來當官了。”

雍正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任性的皇帝,原因是:這位皇帝足夠聰明,擁有很多皇帝沒有的勤奮,也有很多皇帝沒有的通達,可以說,算是歷史上最開明的皇帝之一了。對於語言不通這件事,雍正的做法是:讓在福建、兩廣地區精通官話的人充當各地的教員,開設學校教授知識分子,也就是教授秀才、舉人、進士這些人說官話。如果,八年內學不會官話,那麼,就不要來京參加科舉考試。

這大概就是我們現代口語考試的雛形吧,那時候雍正要求建立的正音學校,跟現在的學校也沒有多大的差別。

在上行下效之下,百姓們也開始自發的學習“正音”,統統學習起了“普通話”,當然,這其中也有封建社會的一些侷限性。雍正難免要大說特說一番清朝的功績,宣傳一些愚民的思想,這也是封建社會的通病。其中的教案內容,就有康熙皇帝頒發的十六言“聖諭”,在雍正手裡,更是洋洋灑灑的擴充到了萬字“聖諭”,這對於當時的書生來說,想必也是一件非常苦惱之事。

除了雍正帝的困擾之外,還有一些原因讓清朝的官話流行了起來,比如說:清朝時期的官員,是不能在戶籍所在地為官的,所有,在外地為官他們不通當地方言,只能學習官話了,用官話和當地百姓進行交流溝通,這也進一步推廣了官話。地方政府本就是一個濃縮的朝廷,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就有一些大臣建議成立私塾,教授官話。這畢竟是上面的要求,下面的人肯定是非常賣力的幹了。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利於天南地北的人便捷交流,還促進了封建社會的繁華。乾隆皇帝能夠坐享六十一年盛世,也是因為雍正打下的堅實基礎。如今,天南地北的方言也是迥然不同,有客家方言、廣東方言、香港方言。但是,現代社會卻有著發達的通訊和網際網路技術,在保留自己方言的同時,大家還是可以一起暢談,一起說著我們的“普通話”。

雍正時期,官話的普及確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滿漢文化大融合時期的差異性,所以,也不乏有眾多的反對之聲。但是,社會必須向前發展,語言的統一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這樣看來,雍正帝著實是辦了一件大事。

其實,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標準音的記錄。

在孔孟時代,《論語·述而》就有記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據傳,“雅言”就是燕京一代的方言,封建社會自先秦以來,各朝各代都在努力推行標準音,不遺餘力地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而書同文就是秦朝時期,對於統一語言的最好註解。

透過統一文字來保證傳承上的一致性,這也是我們傳統文化能夠永久傳承的保證之一。要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文字大家讀都讀不懂,那不就虧大了。而這樣事情,在西方世界卻是很常見到的,有很多寶貴的資料流傳了下來,可惜後人卻看不懂,這對於後世來說,無疑是一種遺憾。

回顧歷史,中國曾經歷過長時間的割據分裂,在這期間,幾國的統治者,會不會因為不能順暢的溝通而頭疼呢?會不會因為無法溝通而錯失有利於國家發展的事情呢?假如在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所說的話,劉備根本聽不懂的話,那麼,怎麼會有後世的蜀漢政權呢?

因此,語言的統一,在歷朝歷代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歷朝歷代在官話的統一上,也是不盡相同的,除了雍正時期的官話、京話,還有明朝時期,明朝皇帝上朝喊的南京話。由此可見,在古代社會,語言的統一都是根據當時朝代的需要而制定的,都是為了當朝的統治者而服務的。

最後再說的一點就是,“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所謂的漢語普通話,酒是中國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區別於首都衚衕音)。

參考資料:

【《清世宗實錄》、《洪武正韻》、《切韻》、《論語·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