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氏全息湯基礎方

李氏全息湯基礎方:

柴胡12

香附,桂枝,陳皮,牡丹皮,白芍,生甘草,白朮,生地,茯苓,杏仁,制首烏,半夏各10

組成

編輯

柴胡

12

克,香附,桂枝,陳皮,牡丹皮,白芍,炙甘草,白朮,生地,茯苓,杏仁,制首烏,半夏各

10

2

功效

編輯

昇陽理氣,疏散風寒,調和營衛,開胸化痰,化溼運脾,利水清熱,疏肝和胃,升肝降肺,補益精血,滋補肝腎,調和五臟等具有整體帶動區域性,病理轉化生理的作用。從現代醫學角度看 具有解熱鎮痛,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神經系統,迴圈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功能,促進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等多種作用,適當加減,可治療各種疾病,使身體恢復到一種最利於疾病康復的最佳內環境,使病程縮短,療效提高

方解:

李氏全息湯用藥輕靈,符合久病胃氣虛弱的這一的配伍特點,同時也符合中焦若衡,非平不治的原則,

桂枝湯調和陰陽,

實是立乾坤之位三陰與三陽,

宣通陽氣於上,使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離陽當空,陰霾乃散,主

明則下安,桂枝湯為中醫群方之祖,尤為傷寒諸方之魁,歷代醫家稱譽此方為仲景

群方之冠

讓桂枝湯立於勝算之妙,內安外攘,

有者去之,無者安之,桂枝湯者,調和陰陽氣血營衛者,乃我身之陰液與陽津是也。內經曰:陰陽者,水火之徵兆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上下者,陰陽之天地也。數之千,推之萬,萬之大不可勝數者,三陰與三陽是也。

此符合陽生陰長,陽主陰從之象,藥雖輕漂虛靈,但卡中病機,神當暢,氣當順,血當行,且上焦若羽,非輕不舉,因於上者越之,定其血氣,各守其鄉,最重要的是更符合內經之理,有者求之,無者求之,舒其血脈,令其調達。

二陳運化於中樞之氣,

以復升降與出入斡旋之氣機,

全息者,

全憑之息而不息是也。

且柴芍草者,

四逆散之義,

三陰

極而一陽始發,

三陽弱有賴一陽初生,

中間起手者更重要的是加強了乾坤卦的根基,這是最重要的,乾坤是歸卦,本是先天卦,後天卦讓給了坎離卦。

蓋中氣者,交濟水火之樞,升降金木之軸,中氣健旺,樞軸輪轉,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熱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復,是強中御外之良規也。

二陳湯既是治療痰溼的主要方劑,又是調理中焦之聖劑。

中醫認為痰之本為溼,溼聚而停留則為水,溼不能氣化則為飲,飲似痰而稀,可因氣化不利而停滯,溼受氣火之灼,可被煎灼變稠而為痰。所以前人說

稀者為飲,稠者為痰,水溼為其本也

。痰本為病理產物,但也可作為第二病因,直接或間接作為機體的某些臟腑組織變生多種病症,故有

百病皆由痰作祟

之說。如痰在肺則咳喘,在胃則嘔逆,在頭則眩暈,在心則悸怔,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在四肢則肢節沉痛而類似痛風證,臨床上尚有高血脂,肥胖,腦栓塞,動靜脈血栓,心律不齊,胸悶胸痛,冠心病心梗,溼濁下注之帶下經病,痰氣瘀互結之梅核氣

,痰核,瘰癧,骨質增生,息肉,腫瘤,癌症等。正如清。

沈芊綠說:

人自出生以至於死皆有痰,而其為物,則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峰,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變怪百端

。可知痰之為病,雖名稱各異,其因則一,故皆可用二陳湯化裁治之。《醫方集解》曾說:

治痰通用二陳

。二陳為治痰之妙劑,其於上下左右無所不宜。(《古今名醫方論》卷1

先立陽後通陽再用陽,

吾輩者

世世代代都賴以生存之陽嗎,

內經雲,

陽氣者,

若天與日,

陽氣者,

柔則養筋,

靜則養神。此陽被輕輕的撥動而無聲息,

猶如潤物細無聲,

在上則主明則下安,

在下則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茯苓健脾滲溼,治在脾而助其升。

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調理後天脾胃,助其氣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

白芍、丹皮、何首烏,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膽。陳皮、杏仁,入氣分,清肺理氣,化痰降逆。諸藥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調和上下之功。

則胃降而善納,脾升而善磨,

肝升而血不鬱,肺降而氣不滯,心腎因之交泰,諸臟腑

紊亂之氣機,因而復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處處無方,處處法,從上到中至下,從氣

到血,從陰到陽,從裡到外等不是在示人以規距,活潑潑的讓你去從中填空與補竅。

人有病無非是升降入出,正邪鬥爭,陰陽盛衰,全方君臣佐使,劑量的變化,主藥的應運。

正符合醫聖心法中的,臟腑相連,其痛必下之至理,且中僦若衡,可是非平不治,治之以平劑,渾身是膽阻礙中樞之機,中樞者,升降出入之勢是也,葉天士用藥無不是處處在格守著胃氣的通順,脾氣的升發,我人者,無不時時刻刻秉承著二陽之氣嗎?否則真髒脈現也。

且中焦若衡,非平不治

此處方正是平中見奇,妙筆生花,臨床更是左

右逢源。

也符合輕可去實之理論。

臨症者臨陣,不親自去實踐,是沒有此心得與體會的。

藥雖平淡無奇,然握中央而馭四旁,

復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內傷雜病,

切病機而效可觀。

所以然者,內傷雜病,多系多臟腑功能之失調。脾胃功能失調尤著者。

病機為中氣不健,肝膽鬱滯,肺胃上逆,脾腎下陷,而導致脾胃不和,肝膽不調,

顯標之虛熱,下顯本之溼寒。此方和中調鬱,滲脾溼而不傷肝陰,滋肝陰而不助脾溼,

降濁陰而去其上壅,升清陽而理其下陷,

自可收脾升而肝腎隨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隨之亦降之功。

使紊亂之臟腑氣機,復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納而脾善磨,肝不鬱而肺不滯,氣血漸旺,諸症自可向愈也。

撥千鈞之舟者,一捋之木也。

俱健脾和胃、升清降濁功能,生氣血而調陰陽,是為扶正,為御邪之本,與各症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達病所,共奏愈各症各病之功。

病機相同或相近,雖病症病名不同,治可相同,

異病同治也。

而現代人的體質與疾病,多臟腑功能失調,升降紊亂者,是其大率也,即病機相同相近也。升降紊亂,均當復其升降之常;而復其升降之常的關鍵,重在調理脾胃。

本方以健脾和胃為本,兼調肝腎心肺,切中各種疾病之主要病機,具有昇陽理氣,疏散風寒,調和營衛,開胸化痰,化溼運脾,利水清熱,疏肝和胃,升肝降肺,補益精血,滋補肝腎,調和五臟等具有整體帶動區域性,病理轉化生理的作用。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具有解熱鎮痛,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癌抗腫瘤,抗氧化抗衰老,改善神經系統,迴圈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功能,促進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等多種作用,適當加減,可治療各種疾病,使身體恢復到一種最

利於疾病康復的最佳內環境,使病程縮短,療效提高,所以靈活加減化裁,用治各種疾病,具有見效快,痊癒快的特點。

加減:

分享李芳祥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部分) 加減法:

1.

發熱。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輕度發熱一概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發熱無汗 去何首烏加麻黃(

10

克),

中度發熱加車前草(

10-30

克);

高熱脈洪、汗出不解、面紅舌赤、煩渴引飲者加石膏(

15-100

克),知母

10

白虎湯意

仍高熱不退,伴有抽搐神昏者,適加羚羊角粉(

1-3

克),

乏力加黃芪

15

克。

其餘按症加減。

2

.低溫畏寒。

指體溫在

36℃

以下,不論何種疾病引起,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嚴重者加附子

10-15

桂枝附子湯意

手足厥逆,可再加黃芪(

15-20

克),當歸,細辛(各

10

克)(當歸四逆湯意),腿腳獨冷者,生甘草改為炙甘草(

20-30

克),白芍加量至(

20-30

克)其餘按症加減。

3

.自汗盜汗。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黃芪、浮小麥(

15-20

克) 或加 龍骨牡蠣(

15-30

克);

自汗淋漓者加制附子,其餘按症加減。

陰虛,脈細數,手足心熱重加生地(

15-20

克),山藥,山萸,澤瀉(各

10

克)(六味地黃丸意)

或地骨皮,知母,鱉甲(各

10

克)等,其餘按症加減。

4

.乏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黃芪

15-20

克。

如出現納差、腹瀉、浮腫、黃疸等症狀,按相應症狀加減。

5

.身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痛重合當歸四逆湯(當歸,細辛各

15

克);

惡寒甚者重加桂枝

(18

或加附子(

10

克)

甘草附子湯意

肩背痛甚者加羌活(

18

克)、片薑黃(

18

克);

身刺痛,面紫舌暗脈澀,夜間痛甚者,加乳香(

10

克),沒藥(

10

克),其餘按症加減。

6

.浮腫。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輕者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去甘草治療,

腫甚,身重惡寒者加附子(

10

克)(真武湯意);

乏力甚者加黃芪(

20

克);

關節積液加澤蘭,澤瀉(

10-12

克);

小便不利加當歸,車前子(各

10-15

克);

喘滿者加麻黃(

10

克);

有熱者加石膏(

10-18

克);

咽喉腫痛或有瘡瘍者加銀花,連翹(各

10

克);

其餘按症加減。

7

.黃疸。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陰黃、陽黃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茵陳,龍膽草,梔子,金櫻子(各

10

克),

大便幹者加大黃(

10-20

克)。其餘按症加減。

8

.嗜睡。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嚴重者加石菖蒲(後下)或白芷(

10-15

克);

畏寒重加附子(

10

克);

乏力甚加黃芪(

20

克)。其餘按症加減。

9

.失眠,多夢。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龍骨、牡蠣(

15-40

克),

嚴重者再加酸棗仁(

10-18

克),知母,川芎(各

10

克)

酸棗仁湯意

神經質嚴重者加遠志,鬱金各

10

百合

30

克等,其餘按症加減。

10

.心驚不安。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龍骨、牡蠣(

15-30

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意

心煩懊惱 加梔子,豆豉(各

10

克);其餘按症加減。

11

.頭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頭痛嚴重者加當歸,細辛(當歸四逆湯意),川芎,蔓荊子(各

10

克)

伴頭暈甚 加天麻(半夏白朮天麻湯意)(

15

克);

兼頭脹或煩躁不安者加龍骨、牡蠣(

15-20

克)。其餘按症加減。

12

.頭暈。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兼噁心嘔吐者加蘇葉(

10

克),

頸椎不適加葛根(

18-30

克),麻黃(

10

克)

兼心煩不安者加龍骨、牡蠣(

15-30

克),

嚴重者加天麻(

15

克)。其餘按症加減。

13

.口渴。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方加麥冬,玄參(各

10-20

克)治療;

煩渴多飲者合白虎加人參湯

石膏,知母、人參、粳米

兼納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黨參,花粉(各

10

克);

兼舌幹而裂者合增液湯

玄參、麥冬

(各

10-20

克)。其餘按症加減。

14

.口中異味。

指口澀、口膩、口苦、口臭、口酸、口甜、口辣、口鹹等。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口澀

不再加藥;

口膩

不再加藥;

口苦

者加當歸、梔子(各

10

克);

口臭

者加藿香、佩蘭(各

10

克);

口酸

者加黃連,吳茱萸(各

10

克);

口甜

者合瀉黃散

藿香、石膏、山梔、防風)(各

10

克);

口辣

者合瀉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

(各

10

克)。

口鹹

者加當歸,黃精,黃柏(各

10

克)。

其餘按症加減。

15

.項強。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葛根湯

葛根

18-30

克,麻黃

10

連及後背加羌活(

10

-15

克),

肩胛疼痛加片薑黃(

18-25

克),

頸痛壓迫手臂神經痛重加白芍(

18

克)

加黃芪(

15-20

克),丹參,或再加雞血藤(各

10-15

克);

其餘按症加減。若現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等,不可視為一般項強,進一步明確診斷。

16

.肩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痰、溼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嚴重者加當歸、細辛(當歸四逆湯意),羌活(各

10-15

克),片薑黃(不低於

18

克);

再加雞血藤,丹參 (各

10-15

克)或乳香 沒藥(各

10

克);

麻木加黃芪(

20

克)。其餘按症加減。

17

.四肢疼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寒、溼、熱、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嚴重者合當歸四逆湯

當歸,細辛各

15

或桂枝芍藥知母湯

麻黃、知母、防風、附子各

10-15

下肢痛加川牛膝(

15-20

克)。

下肢酸脹沉重,痛感少者加木瓜(

10-15

克);

麻木或不耐久立加黃芪(

20

克)。其餘按症加減。

18

.腰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寒、溼、熱、腎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

基礎方

茯苓,白芍加量至

20

加炒杜仲(各

15-20

克);

中間痛重加續斷,狗脊(

10-18

克);

兩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

10

克);

腰痠為主,不痛者加淮山藥,山萸肉各

10-20

疼痛嚴重者合桂枝芍藥知母湯(麻黃,附子,防風,知母)(各

10

克);

兼痛瀉者加防風(

10

克);

泌尿系統結石者再加金錢草,海金沙(

10-30

克)。其餘按症加減。

19

.咳嗽。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寒、風熱、肺燥、痰溼、陰虛、肝火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乾薑、五味子,

咳不止再合止嗽散

荊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

10

克);

咽喉不利、乾咳無痰者再加麥冬、玄參、貝母。

咽癢而咳或聲音嘶啞者加蟬衣(

10-30

克)。

夜間咳甚 加當歸。咳痰帶血 重加生地。

其餘按症加減。

20

.喘促。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治療。

兼咳嗽者,加乾薑、五味子,

胸滿悶者,去白芍 或易赤芍

喘甚者再加葶藶子;

哮喘者合定喘湯

麻黃、桑白皮、白果、蘇子、黃芩、款冬花

發熱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湯

麻黃,石膏

。其餘按症加減。

21

.胸悶。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去白芍或易赤芍治療,

嚴重者重加全瓜蔞

30

克(便秘者可用瓜蔞子),丹參;

兼咳喘脅痛者,按相關症狀加減。其餘按症加減。

22

.胸痛(含乳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胸陽不振、心血瘀阻、肝鬱氣滯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嚴重者加瓜蔞

10-30

克,薤白

6-10

克(瓜蔞薤白半夏湯),丹參

10-20

克。

乳腺增生加青皮,昆布(攻堅散意),老鸛草各

15

其餘按症加減。

23

.心悸。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心陽不振、心血虧損、痰溼內阻、血脈阻滯等,

心動過快者,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龍骨、牡蠣,嚴重者加苦參。

心動過慢或脈結代者合炙甘草湯(生甘草加量,或易為炙甘草;生地加量)加丹參,麥冬,火麻仁;

兼肢冷加附子

四逆湯意

。其餘按症加減。

24

.噯氣呃逆。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食滯停胃、肝氣犯胃、脾胃虛弱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治療,

噯氣呃逆嚴重者合旋覆代赭湯

旋覆花,黨參,代赭石

心緒不寧者加龍骨、牡蠣;其餘按症加減。

25

.噁心嘔吐。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胃寒、胃熱、肝鬱、痰溼、食積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蘇葉,

合併便秘加大黃。其餘按症加減。

26

.反酸燒心。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氣犯胃、寒溼內阻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合左金丸

黃連,吳茱萸

重者加烏賊骨、瓦楞子。

黏膜糜爛,潰瘍加白芨,貝母;其餘按症加減。

27

.食慾不振。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氣犯胃、溼困脾胃、胃陰不足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雞內金,

嚴重者合焦三仙或參苓白朮散。

苔厚黃膩者合黃連解毒湯;

其餘按症加減。

28

.胃脘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虛實寒熱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量白芍。

脘腹痛甚合脘腹止痛湯;

其餘按症加減。

29

.脅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鬱氣滯、肝陰不足、瘀血阻絡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牡蠣,白芷各

15-20

克;

右脅痛者再加青皮,左肋痛者再加鬱金;

腋下肋間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其餘按症加減。

30

.腹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溼熱、膀胱蓄血、下焦虛寒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量白芍治療

小腹痛(肚臍中間以下)

加量白芍,再加當歸、川芎

當歸芍藥散意

。少腹痛

小腹兩側

:加川楝子、元胡

金鈴子散

炎症明顯加敗醬草,紅藤各

15-30

克。其餘按症加減。

31

.

腹脹。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氣滯、血瘀、食積、水停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治療;

嚴重者,再加澤瀉,枳殼,木香,烏藥,厚朴,藿香各

10-15

克(排氣飲意),

舌瘀斑嚴重或腹有積塊者加桃仁,三稜,莪術;

其餘按症加減。

32.

腹瀉。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溼、溼熱、脾虛、肝鬱、腎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去或減何首烏,杏仁)加赤石脂、禹餘糧(赤石脂禹餘糧湯);

痛瀉腸鳴加防風,

久病體虛者加黃芪。其餘按症加減。

33

.大便秘結。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虛實寒熱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何首烏加量)

加當歸,瓜蔞子;

便如羊糞成球者加阿膠,肉蓯蓉;

排便無力加黃芪或黨參

20

克;

口乾渴兼大便燥結者加麥冬,玄參各

10-20

生地加量至

20

克或合麻仁丸

麻仁,大黃

其餘按症加減。

34

.小便澀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下焦溼熱、心火熾盛、肝氣鬱結、下焦血瘀、腎陰虧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當歸、車前子

金錢草各

15

克。

有熱象者加梔子

10

克。其餘按症加減。

35

.睪丸脹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凝、氣滯、溼熱、毒邪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川楝子

10

克,

延胡索(金鈴子散),麥芽,虎杖各

20

克,烏藥,當歸,細辛(當歸四逆湯),橘核,荔枝核各

10

克;

疼痛嚴重加乳香,沒藥或三稜,莪術各

10

克;

睪丸紅腫者再加銀花,連翹各

15

克。其餘按症加減。

36

.陽痿早洩。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減治療,

陽痿

病久者加枸杞,菟絲子,淫羊藿,附子,熟地各

10-15

克治療。

早洩

一般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龍骨牡蠣(

30-60

克),當歸,黃芪,山萸肉

五倍子,五味子各

10-30

克治療

失眠多夢心煩易怒重加夜交藤,合歡皮;

伴口苦者加當歸,梔子;

納差加雞內金;

兼會陰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

兼小便不利或尿頻者加當歸、車前子;

其餘按症加減。

37

.遺精。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心火旺盛、心脾兩虛、心腎兩虛、相火妄動、腎氣不固、溼熱下注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加龍骨、牡蠣治療,

嚴重者加芡實、金櫻子(水陸二仙丹),蓮鬚。其餘按症加減。

38

.尿血。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重用生地,

嚴重者再加小薊、竹葉,白茅根。

伴輕度尿蛋白者再加老頭草。其餘按症加減。

39.

月經量少。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合烏陳湯(當歸,川芎,烏藥)熟地(四物湯)

黃芪(當歸補血湯)加川牛膝,益母草

八珍益母丸意

15-20

克,雞內金

10

克(研粉服)。其他隨症加減。

40

.月經先期。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血熱、陰虛、肝鬱化火、氣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乏力加黃芪;

口苦心煩脈弦者加當歸、梔子

丹梔逍遙散意

陰虛潮熱,其他症狀不顯者加地骨皮、青蒿、黃柏

清經湯意

。其餘按症加減。

41

.月經後期。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虛寒、肝鬱、血瘀、痰溼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當歸,川芎,紅花。

舌瘀斑嚴重者加桃仁,三稜,莪術。其餘按症加減。

42

.月經先後不定期。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鬱腎虛、心脾虛弱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當歸、山藥、菟絲子、荊芥

定經湯意

。其餘按症加減。

43

.閉經。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腎氣虧損、氣血虛弱、氣滯血瘀、痰溼阻滯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當歸,川芎,紅花,烏藥,益母草,川牛膝各

10-15

克。

舌有瘀斑嚴重者或子宮附件處腫瘤包塊導致者,加桃仁,三稜,莪術各

10

克(桂枝茯苓丸意)。

其餘按症加減。

44

.崩漏。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鬱血熱、脾不統血、溼熱下注、肝腎陰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重生地用量,加地榆,仙鶴草各

20

克;

兼口苦,色暗者加梔子;

兼小腹、少腹痛者加當歸、川芎、川楝子、元胡;

兼婦科腫塊 合李氏消瘤湯;

兼小腹痛出血多者加當歸、川芎、阿膠、艾葉

膠艾湯意》小腹痛兼噁心納差者合溫經湯

吳茱萸、當歸、川芎、黨參、阿膠、麥冬

。其餘按症加減。

45

.經行腹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鬱氣滯、胞宮瘀血、溼熱鬱結、氣血兩虛、衝任虛寒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重白芍用量,

小腹痛者再加當歸、川芎,

少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其餘按症加減。

46

.經行腰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杜仲;

中間痛甚加菟絲子,狗脊;

腰兩側痛者再加川楝子、元胡。其餘按症加減。

47

.經前乳房脹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當歸、青皮治療;

疼痛嚴重者加瓜蔞、乳香、沒藥

瓜蔞散意

腫塊嚴重者加玄參,貝母,夏枯草,海藻,牡蠣(消瘤湯意)。其餘按症加減。

48

.白帶異常。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虛、腎虛、溼熱、痰溼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減治療

白帶

加量白朮,再加山藥、烏賊骨。其餘按症加減。

黃帶

合易黃湯

山藥、芡實,黃柏、白果、車前子

赤帶

加重生地用量,再加當歸、阿膠、黃柏、牛膝、黑豆

清肝止淋湯意

青帶

加茵陳,梔子;

黑帶

合利火湯(大黃,王不留,黃連,梔子,石膏,知母,劉寄奴,車前子)。

氣味惡濁者加當歸、梔子,

陰癢者 加黃柏、蛇床子。其餘按症加減。

49

.症瘕積聚及結節等贅生物。

不論屬何種疾病,也不分氣滯、血瘀、痰溼等,

體積小者,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治療

也可加薏米或白芥子(各

10-30

克);

體積大者,加三稜、莪術、桃仁各

10

克(桂枝茯苓丸和化堅丸意)。

嚴重者再加玄參,貝母,夏枯草,海藻,牡蠣各

15

克。

氣虛乏力 加黃芪

15-20

伴失眠多夢心煩易怒者,可重用龍骨牡蠣(

15-40

克)治療,二者兼能軟堅散結。其餘按症加減。

50

.陰癢。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溼熱、腎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合李氏止癢湯(荊芥,殭蠶,白蒺藜,苦參,蟬衣,防風,當歸,丹參,雷公藤各

10

克地膚子,白鮮皮各

20

克)。其餘按症加減。

51

.盆腔炎。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桃仁,赤芍各

10

克,紅藤,敗醬草(

15-30

克);

宮頸糜爛,加地膚子,白鮮皮

白芷,防風(

10-20

克),其他隨症加減。

52

.小兒發熱。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劑量約為成人的

1/3

~

1/2(

下同

個別高熱脈洪面赤口渴者加石膏

6

~

12g

,知母

3

~

6g

骨蒸潮熱重加牡丹皮,嚴重加地骨皮。其餘按症加減。

53

.小兒哮喘。

不分冷哮、熱哮,腎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合定喘湯

麻黃、桑白皮、白果、蘇子、黃芩、款冬花各

4

~

6g)

多汗或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

5

~

10g

發熱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湯

石膏

6

~

12g

,麻黃

3

~

6g)

喘甚者合蘇葶丸

蘇子、葶藶子各

3

~

6g)

。其餘按症加減。

54

.睡中磨牙。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

一般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重加龍骨牡蠣(

30-40

克)治療

55.

小兒疳積。

指形體瘦弱、毛髮乾枯、頭大頸細、腹脹肚大、大便不調或時發熱等症狀。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 雞內金治療。食慾不振加焦三仙。其餘按症加減。

56

.小兒尿頻。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溼熱、脾肺氣虛、腎氣不固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當歸、車前子各

4

~

6g

嚴重者合縮泉丸(山藥,益智仁,烏藥)加桑螵蛸;

氣虛乏力,排尿無力加黃芪(黃芪建中湯意);

排尿不利嚴重加川牛膝,益母草,澤蘭,澤瀉;

心煩不安者加龍骨、牡蠣各

6

~

8g

。其餘按症加減。

57

.小兒遺尿。

不分腎陽虛、腎陰虛、脾肺氣虛、肝經溼熱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石菖蒲

6

~

8g

,麻黃

5-7g

嚴重者合閉泉丸

益智仁、白蘞、山梔各

6

~

8g)

。其餘按症加減。

58

.小兒夜啼。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肺經風寒、心經積熱、心虛稟弱、受驚恐懼、傷食積滯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龍骨、牡蠣各

5

~

6g

不眠者再加酸棗仁

4

~

6g

,知母、川芎各

3

~

5g(

酸棗仁湯意

。其餘按症加減。

59

.咽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寒、風熱、溼熱、鬱火、陰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桔梗

10

~

12g

急性腫痛者再加銀花

12

~

15g

,連翹

10

~

12g

,薄荷

10g

慢性者合養陰清肺湯

玄參、麥冬、貝母、薄荷各

10g)

。其餘按症加減。

60

.咽喉梗阻。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氣滯、痰阻、陰虛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

基礎方合李氏消瘤湯加蘇葉

生薑

半夏厚朴湯意);

嚴重者加石菖蒲,鬱金;

兼咽乾者加 麥冬,玄參;

咽喉充血紅腫,加白芍易為赤芍,加金銀花;

兩種症狀同時存在,兩方同時加入。其餘按症加減。

61

.聲音嘶啞。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重加蟬衣

20-30

克治療,

咽乾口渴加 麥冬,玄參各

10

克;

喘者加麻黃,

有熱者重加生地 或加石膏,

咽喉腫痛者重加生地或加桔梗,銀花,連翹各

10-15

克。其餘按症加減。

62

.牙痛。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寒、風熱、胃火、虛火等,

一般予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升麻,當歸,黃連,細辛

10-15

克(清胃散意,當歸四逆湯意)。

痛處燒灼明顯者加石膏

20-100

克,其餘按症加減。

63

.口腔潰瘍。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加減治療;

急性者合口瘡立驗湯(石膏、麥冬、知母、梔子、黃連、大黃、綠豆衣、錫類散

或青黛

);

慢性者 (桂枝 易為肉桂

4

克生地加量至

30

克),再加熟地,龍骨,牡蠣各

30

克懷牛膝

15

克附子

5

克(導龍入海湯意),其餘按症加減。

也可用生綠豆或黑芝麻生嚼

15

分鐘,必要時結合外用治療。

64.

鼻炎。

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熱虛實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湯

基礎方 加 桔梗,玄參治療

玄參桔梗湯意

鼻塞多涕者加生薑,蒼耳子,辛夷;

鼻塞 濁涕粘黃者加五味子,石膏,生薑(各

10

克);

鼻孔發熱生瘡者加五味子,貝母,黃芩;

鼻塞聲重,語言不清者加澤瀉,蘇葉。其他隨症加減。

過敏性鼻炎

再加烏梅,防風,柯子各

10-15

克黃芪

20-30

克;

小兒多涕症

加羌活,獨活,防風,黃連,生薑,大棗各

10

克黃芪,黨參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