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劉邦箭傷發作,呂雉請的名醫說可治癒,他卻為何寧死不讓其療傷

公元前195年,劉邦箭傷發作,卻堅決不願醫治,於4月25日病逝於長樂宮,享年53歲。開創大漢四百年基業的一代雄主,為何不像其他皇帝那樣為了長生求仙問藥,反而有病不治,只求速死呢?是看透世事,還是萬念俱灰?

箭傷緣由

公元前196年,呂后誅殺韓信,並且將彭越剁成肉醬“賞賜”給諸侯。淮南王英布惶恐不安,起兵反叛。此時,劉邦正在生病,想讓太子劉盈帶兵出征。呂后考慮到劉盈剛在商山四皓的力保下,勉強保住太子之位。況且他為人仁弱,恐不能使老將聽命,若是出師不利,再出差錯,太子地位恐怕不保。於是,哭哭啼啼的請求劉邦親征。

劉邦無奈,只得帶病出徵。

劉邦大破英布,卻不幸中箭。回軍途中,經過家鄉沛縣,於家鄉父老痛飲歡歌,十多日不止。唱出了那首著名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未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唱罷,涕淚橫流。

也許是這次的縱酒,回到長安後不久,之前已經大好的箭傷再次發作,並且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賜金罷醫

劉邦病得很嚴重。

《史記 高祖本紀》是如此記載的:”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意思是說:呂后找來良醫,入宮給劉邦診治,醫生說病是可以治癒的。但是劉邦卻罵到:”我以布衣之身取得天下,難道不是天命?既然我命在天,就算扁鵲來了又有什麼用?“於是不讓醫者給他治病,賞賜給醫者五十斤黃金讓他走了。

這段話怎麼理解呢?

表面是劉邦自命不凡,認為自己是上天之子,命數自有天定,區區箭傷不能奈何自己?還是不想醫治,只求su‘s從劉邦斬白蛇起義,到呂雉尋王氣芒碭山尋夫,確實給自己製造了不少神話。

但此時的劉邦,心態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劉邦一生留下了兩首文學作品,都是晚年所作,或許最能表達他晚年心境。歷史記載,這兩首詩歌,都是流淚而作。

《大風歌》:出生入死的兄弟(猛士)都叛了……

劉邦親征英布回來的途中,路過沛縣,和父老鄉親酒酣而唱《大風歌》後,“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可以說是傷心欲絕,淚如雨下。

當年那些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一個個都反叛了。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這對劉邦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劉邦雖然深諳帝王之術,不得不承認他有善於權謀、腹黑的一面。但他黑的並不徹底,至少比呂后差遠了。劉邦的黑,是不得已,並非本性如此。

大惡大善之人,是不會痛苦的。而良心未泯,卻幹了壞事的人最痛苦。

因為大惡之人不會反思自責,大善之人不會幹違背良心的事情。而內心存那麼一些仁厚,又迫不得已幹了冷酷無情的事情,才會搖擺不定,受到良心的拷問。

史記記載劉邦性格“豁達大度“、”寬大長者“。他做泗水亭長時,押送役徒去驪山因大雨誤期,索性釋放所有役徒,讓大家活命,自己開啟流亡之旅。後來楚懷王派劉邦去安撫關中,也是因為眾人都認為他是寬厚長者。包括韓信,其實劉邦一直也是不忍殺他。彭越更是已經被劉邦寬恕後,又被呂后抓住剁了的。所以,不能否認,劉邦有”仁厚“的一面。

所以,面對兄弟們的背叛,雖然自己最終取得了勝利,將他們一個個都幹掉了。但是內心的痛苦和悲涼是不可避免的,或許還有自責。也許,重病的劉邦依稀記起了,當年在沛縣,和一幫好哥們賒賬飲酒,呼朋喚友的生活,是多麼的快意!做帝王的孤獨、艱辛、不得已,誰能體會?

《鴻鵠歌》:英雄遲暮的悲涼

劉邦晚年,曾幾度想廢太子劉盈。但是一幫大臣包括周昌、陳平、張良等紛紛反對。張良公開稱病不朝,周昌以死相逼,態度十分激烈。後來,劉邦看到當時著名隱士商山四皓也出來為劉盈站臺,終於明白,一人難敵滿朝文武和天下人心,無奈放棄廢立之舉。

一次宴會過後,劉邦對戚姬說,“她(呂雉)將來必定是你的主人了!”沉吟一會,又說,“你跳一段楚舞,我以楚韻來和。”

遂流著淚唱《鴻鵠歌》一首:“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表明太子羽翼已豐,既有欣慰,也有感到自己無能為力、英雄遲暮的蒼涼。身為丈夫,卻不能保全心愛的女人和孩子。身為帝王,家國天下,榮耀在此,悲劇也在此。

清代黃金石有《秀華續詠 戚姬》:”太息深宵唱楚歌,君王英略盡消磨。斬蛇尚有當年劍,鴻鵠高騫喚奈何!“對劉邦英雄遲暮的無力的心態,也有描寫。

英雄謝幕

提三尺劍取天下的布衣天子,斬白蛇的赤帝之子,在搞定一個個反叛者後,終於可以放心的將江山託付給太子。兄弟們一個個都走了,他終於成了孤家寡人,也早已心力交瘁。他自知沒有呂雉心狠,但狠有狠的好處,韓信、彭越尚能被呂雉收拾。剩下那幫開國元老,有呂雉掌舵,自然翻不出浪來。終於到了該謝幕的時候了。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不僅僅是能建立豐功偉業,更在於恰當的時候,能知天命,坦然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