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換西裝、換棺材”!徐志摩葬禮上,陸小曼為何非要做這兩件事?

“你一定要來一趟!”

1932年5月的一天,張幼儀的一位朋友在電話裡對她這樣吼叫道。當天,正是徐志摩死後半年於上海舉行的公祭日。

“發生什麼事了?”張幼儀有些緊張地問道,她自己本人不在公祭現場,但她心裡卻一直掛念這事。對方的答覆是:“你來就知道了!”聽了這話後,張幼儀心裡更加著急了。

張幼儀既然如此惦記徐志摩的葬禮,她為何不去現場呢?答案是:身為徐志摩原配的她,不想看到徐志摩的二妻陸小曼。

張幼儀本人雖沒去現場,但她已安排八弟張禹九和兒子徐積鍇前往。這是張幼儀第一次缺席徐家的大事件,她只送去了一副輓聯,輓聯上寫的是:

“萬里快鵬飛,獨撼翳雲遂失路。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

即便跟徐志摩已經離婚了,徐家有大事時,張幼儀依舊會被拉去主場。徐志摩母親去世時,她雖已離婚多年,卻還是被他們請到了葬禮現場,並以女主人的身份主持喪葬事宜。

這次是什麼事?張幼儀心煩意亂地穿上事先準備好的黑色旗袍出門了。一路上,她心裡都七上八下,她不明白:人都已經死了,已到了最後時刻了,葬禮事宜也已安排妥當了,還能出什麼事!

張幼儀與徐志摩

抵達公祭禮堂後,張幼儀心裡無比沉重,此時徐志摩的靈柩已經被開啟。張幼儀端詳著靜躺在花朵中的徐志摩遺體,她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陌生感,她留意到:他的臉被黑絲袍襯得十分慘白浮腫,一點兒也不像他。

張幼儀意識到:這是他和她此生的最後一面,她深深鞠了三躬,最後一次向他致敬。三鞠躬再抬頭時,她的眼淚已經不自主地掉落下來了,晚年回憶這一幕時,她感嘆地對侄女張邦梅說:“他才35歲,那麼年輕,又那麼有才氣,哎!”

張幼儀剛從靈柩旁走開,打電話給她的朋友就出現了,他著急地道:

“你一定要幫忙,陸小曼想把徐志摩的壽衣換成西裝,她也不喜歡那棺材,想改成西式的。”

張幼儀聽了這話後大吃一驚,她不能理解陸小曼為何要去折騰死人。

徐志摩的棺材是她的八弟張禹九在中國銀行協助下,用傳統壽板訂製的。這個棺材,形狀並不是傳統的長方形盒子,而是很像樹幹。也正因此,它才更加顯得與眾不同。張幼儀和張禹九等都對這副棺材很滿意,他們認為:這副棺材,很配徐志摩。

至於他身上的黑絲袍壽衣,張幼儀雖覺得它襯得徐志摩的臉孔過分慘白,可它卻也是穩妥的。

左為徐志摩同款壽衣;右為傳統棺材

張幼儀不能理解陸小曼,所以,她聽完朋友的控訴後,心裡很不舒服。晚年,她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講述自己當時的心情:

“把徐志摩的遺體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這種想法,叫我覺得噁心;把他的壽衣換掉也是。他的身體怎麼可能再承受更多折磨?”

張幼儀雖只派了八弟和兒子前往收屍,但她早已知道:徐志摩遭遇飛機失事身亡時,身體已經嚴重受損,有的部位甚至還經過了縫合處理。他的屍體,經不起任何折騰了。尤其,現在離他去世當日已經過去了半年,他的屍首在嚴格防腐處理後,儲存完好,卻絕不能再經受折騰。

“就算他是因為自然原因死亡,現在也一切難改了,何況他是在這種意外狀況下死的……”張幼儀突然說不下去了,她的聲音有些哽咽了。

半晌後,她抬頭下了一個結語:“你只要告訴陸小曼,我說不行就好了。”

朋友聽到這話後,如拿到了令牌一般地走了。張幼儀迅速離開了,她不想看到陸小曼,也不想在這種場合與她爭執。

回去的路上,張幼儀一直在想:陸小曼為何非要讓徐志摩穿西服,躺在西式的棺材裡呢?他真的西化得這麼厲害嗎?可他是中國人啊!

陸小曼在乎的實際並不是“西化”還是“中式”的問題,她之所以想把徐志摩的壽衣換成西裝,是因為她覺得穿黑長衫的徐志摩,讓她覺得太過陌生。

“他穿著黑長衫躺在那兒,臉上沒有一點表情,這樣的志摩,真的是我的志摩嗎?”這句話,才是陸小曼內心的真實獨白,她已經看慣了穿西裝的徐志摩,在她的記憶裡,只有西裝革履的徐志摩,才是鮮活、生動的。

徐志摩

陸小曼的感性註定:她會不顧一切地,想要讓徐志摩入土時,看起來更像她記憶中的志摩。她並不是一個實際的人,張幼儀能想到的“屍體經不起折騰”這一類的事項,她根本考慮不到。

在張幼儀眼中,陸小曼的“考慮不到”,是一種自私。可陸小曼自己,卻並不以為然,她甚至認為:自己的要求,應該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她在葬禮上堅決要求為徐志摩更換壽衣,周圍人不肯時,她一邊哭一邊揚言“要親自動手”。

陸小曼的舉動,把所有人都嚇壞了,沒人能保證更換壽衣過程中不會出現意外,如張幼儀所說:“就算他是因為自然原因死亡,現在也一切難改了……何況……”

除了壽衣,棺材也必須換掉,因為換了西式壽衣,躺在中式棺材裡,會不倫不類。陸小曼想把棺材也換掉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副棺材是張幼儀八弟他們置辦的,對,這就表示,他死時的棺材,竟然是前妻備置的!這成何體統?

從陸小曼的角度看過去,無論是換壽衣,還是換棺材,都是情理之中。她不明白,自己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為何會遭到所有人的反對。

陸小曼早已滿腹委屈,徐志摩死後,她一直承受著巨大的爭議。所有人都把徐志摩的死,歸結到了她的身上,包括張幼儀。

張幼儀和世人都認為:若非陸小曼婚後揮金如土,徐志摩絕不會窮得只能乘坐郵政的免費飛機,並遭遇飛機失事身亡。

當張幼儀的朋友告訴陸小曼“她來過了,說‘不讓換’”時,陸小曼腫著眼想說什麼,卻終究沒吐出一個字。她的上下唇微微抖動著,臉上顯出了幾分悲哀。

若徐志摩還在世,她這時候一定已經爆發了,可此時此刻,寵她愛她的那個男人躺在棺材裡,再也不會為她說一句話了。想到這兒,陸小曼委屈地掉下淚來。

一旁的友人拍了拍陸小曼的肩,示意她不要再糾結此事了。陸小曼知道:若自己公然與張幼儀作對,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定會大怒,到時,她想從他那兒拿到贍養費的機率,就會更小。

徐志摩最終穿著中國壽衣,躺在中國棺材裡!公祭儀式後,他的屍體被運送到了硤石老家安葬。硤石的徐志摩墓旁,是他與張幼儀幼子彼得的墓地。

徐志摩葬到硤石一年多後,陸小曼曾獨自一人前往墓地上墳。這是她第五次到海寧硤石,也是最後一次。這次歸來,她沒有再到她和徐志摩婚後小住的“香巢”,她只站在東山萬石窩前,遠遠地望著那幢中西合璧的磚瓦房,默默地垂淚。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一直與翁瑞午同居。他們同居的30多年裡,臥室一直懸掛著徐志摩的遺像,從未摘下過。期間,陸小曼還編輯出版了《志摩日記》、《愛眉小札》等情愛系列作品。

翁瑞午與陸小曼

相比之下,徐志摩死後的張幼儀幾乎一直是默默的,但她卻恰是為徐志摩做得最多的那個人:她為徐志摩父親養老送終、將他們的孩子培養成才,甚至將下一代撫育大了,她還編輯出版了最全版本的《徐志摩全集》,而全集這部分,恰恰是陸小曼歷經千難萬難也未曾做到的。

徐志摩死後22年,即他們離婚30年後,她才嫁給了後來的丈夫、醫生蘇紀之。

沒人能否定陸小曼對徐志摩的愛情,但她的愛的方式,相比張幼儀,明顯更加自私。愛情,從來分為無私和自私兩種,自私的愛,互相毀滅,而無私的愛,則互相成全、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