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寡慾少煩憂,靜心則知樂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是修養內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慾望更好的了。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少,那麼內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也是很少的;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多,那麼即使有儲存的部分,也是很少的。

孟子說的慾望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一生都在為心中的慾望追逐著,追逐理想、追逐幸福、追逐功名利祿、追逐一切令人嚮往的美好事物。慾望固然好,有了慾望人生才會有目標,目標能實現自然滿心歡喜,目標達不到必然鬱鬱寡歡。

E:\快傳\快傳3\文章列表\其他領域\寡慾少煩憂,靜心則知樂\5。JPG

孟子說一個人內心慾望少,那麼內心產生缺失的部分也會少。這裡說的就是凡事必須有度,追求也要有節制。柳宗元《蝜蝂傳》有文“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昂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文中這隻小蟲因為不停地往背上堆東西,如果小蟲能減輕背上的東西就不會被活活累垮的。

我們的心如同這隻小蟲,同樣不能承載太多的慾望,一旦慾望過度、心裡壓力超負荷,就會導致精神崩潰。人的神經系統主宰著言行,如果二者失去平衡,往往步入極端。因此,要讓我們的心變得像寬敞的屋子一樣,儘量不要堆積太多東西,只有這樣,陽光、清風才能在屋子裡常駐。

E:\快傳\快傳3\文章列表\其他領域\寡慾少煩憂,靜心則知樂\11。JPG

當我們的慾望變少了,就不再執著於有和無之間的複雜情緒,迴歸簡單。簡單的就是快樂的,知足常樂的心境必然總是陽光燦爛。心中有陽光就能裝滿溫暖,就能常懷善意觀萬物,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寬容體諒他人、懂得平等待人、懂得欣賞他人、懂得以平和的姿態去化解矛盾。只有這樣,我們的心才變得越來越輕鬆自如,才能用善心創造更多的美好。正如《格言聯壁》所言:“善心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心田培一點,子種孫收。”

只要心存善念,我們就更能接受現實,無論是順心的還是不如意的都能平和接受,就會快樂,內心的快樂才是永遠的。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因此快樂或許潛藏在禍患和災難來臨時,禍患與災難也有可能蘊藏著快樂。

E:\快傳\快傳3\文章列表\其他領域\寡慾少煩憂,靜心則知樂\17。JPG

人生不如意之事總是此起彼伏,於是,得與失在生命裡輪迴著。我們的內心時常有失落感甚至失敗感,總覺得低人一等,別人簡簡單單就可以擁有的自己再怎麼努力依然遙不可及,期望值在得失之間變得越來越低。

人不可以沒有慾望和追求,生命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對未來永無止境的追求,人類也正是在這樣的追求中讓自己進步、讓社會進步。但是我們更不可以被慾望束縛成為慾望的奴隸,慾望不達時懂得放棄,不要過度執著於有和無。

E:\快傳\快傳3\文章列表\其他領域\寡慾少煩憂,靜心則知樂\23。JPG

我們生而平凡,只有把平凡的日子經營好,才能在平凡無味的生活裡感受生命的美好,正如老子說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接受平凡,享受平凡,減少過欲,平凡世界裡包含著一切,所有的非凡都是在平凡中誕生的,只有珍惜平凡才能更靠近心之所往、心之所求。

孟子說清心寡慾則少煩憂,煩憂少了心就淨,心淨則靜,內心平靜、清淨才能更靠近快樂,才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