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簡牘裡藏著春天的“秘密”

2月3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二日,也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春為四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一年伊始,兩千年前的漢代人民會做什麼呢?

甘肅簡牘博物館有幾枚簡牘,上面寫著“……黃種小石廿五石”“凡種小石卌三石”等字樣。這是從居延遺址出土的官府統計賬本,主要記錄了居延臨渠這個機構給屯田的人們發放穀物種子的數量。

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主任肖從禮介紹,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反映自然節律變化,用於指導古人的農業生產和衣食住行。居延遺址是漢代屯田戍邊之地,對以農耕為生的百姓而言,每逢立春,便到了播種的季節。

在敦煌清水溝漢代烽燧遺址出土的一份日曆上明確記有“立春”二字。肖從禮說,每年日曆由朝廷頒發給地方官府,地方官府抄錄下來再宣導到鄉里,有時書寫在大木匾或官府牆壁上供人們抄錄使用。

敦煌清水溝漢代烽燧遺址出土的日曆(敦煌市博物館供圖)

“依照官方釋出的詔書,漢代百姓順應自然規律,遵時令進行生產生活。”肖從禮說,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的牆壁題記《四時月令詔條》就記載有初春時節是小鳥孵化幼鳥的時節,禁止人們上樹掏鳥窩等規定。

此外,在這萬物復甦的時節,古代的人們會把祭祖、納福祈年、除舊佈新等重要的民俗活動安排在立春日或前後時段,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其中,“打春牛”、貼“春”字畫、踏春、吃春餅春盤等習俗仍保留至今。

簡牘是在紙張面世以前人們用來書寫的載體,其內容涵蓋古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甘肅是簡牘大省,共有8萬多枚簡牘出土,其中又以漢簡為最,佔全國出土漢簡總數的80%以上。

記者:何問

編輯:顧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