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上廁所為何用上,下廚房又為何用下,其中蘊含大智慧

“餘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歐陽修

自古以來,廁所和廚房就是對立面,它和人們的發展史緊密相隨,從雛形到成熟、從簡陋到發達,雖然日日出現,二者的背後卻有著眾多鮮有人知的隱藏點,這些隱藏的“古典”智慧就要得益於古人的聰慧!

“不足十平方的廁所裡”在古代可以成就一代才子歐陽修、在現代可以暗中增加優勢;小小的廚房內最能體現人間煙火氣,廚房裡的煙火氣就是婚姻的詩和遠方。它們的存在既不容替代又不易高雅,但你知道小小的廁所蘊藏著怎樣的風雲變幻嗎?

“上廁所、下廚房”為什麼不是“下廁所、上廚房”呢?

在說廁所之前,先來說一下它們的發展史,別看它小,它的發展壽命極為漫長。中國作為具有5000年曆史沉澱的文明古國,而它們也有近5000年的發現歷史。古人用他們的勤勞智慧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文化瑰寶,像眾人熟知的詩詞歌賦、美食美衣等,在這些傳統文化中,就要數獨具魅力的語言藝術最為特別。

在後世的不斷完善中,這些雅俗共賞的文化名言逐漸成為老少皆宜的大眾文化,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兩個詞:“上廁所”和“ 下廚房”。這兩個詞在人們的生活中已司空見慣,關於它們背後的含義幾乎鮮有人知。很少有人會想:為何古人會說“上廁所、下廚房”而不說“下廁所、上廚房”?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寓意和講究?

實際上,透過參考相關史料,我們可以得知四大原因。

第一:階級觀念深入人心、男尊女卑根深蒂固

第一個原因便和階級觀念相關,三六九等的階級觀念在封建社會已深入人心,反觀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統治者以尊卑思想將眾人劃分等級,皇親國戚的生活方式和底層百姓的求生模式幾乎是天壤地別、迥然不同,在“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中,自然也包括“吃飯、如廁”,二者有著怎樣的迥然不同?

首先,來看階級觀念下的眾生模式,為穩固人心、加強統治,統治者把“與眾不同”的意識早已打入人心,普天之下,出生於名門望族,生來就“衣食無憂、錦衣玉食”,這類人除了精神上的追求,對美食頗為講究。尤其在物質匱乏、科技落後的年代,古人沒有手機WIFI、沒有K歌娛樂,閒來無事,便想在美食上加以創新突破,而這個突破就要由廚子打造。

每個大家族背後必定有心靈手巧、廚藝精湛的廚師,而當時擔任廚師之人則大多是底層人民。在此期間,貴族的公子學習禮儀騎射、底層的孩子學習做飯求生,為了體現府邸中人員的尊卑差距,廚師被歸為下等人,他們做飯被稱為“下廚房”。

其次,再來看男尊女卑的時代現實,封建社會中,除了職業廚師外,一家之主下廚幾乎鳳毛麟角,而出生於大家族的女子十指不沾陽春水、出身於名門望族的男子不會主動下廚,下廚對他們來講是降低身份的舉措。大多數貧困人家會選擇去到貴族中充當幫廚,這樣不僅可以獲得不菲收入,也可以學到精湛廚藝。由於當時廚師屬於傭人,下等人的級別,為了體現自己的高貴,“上廁所”則應運而生。

其實,上廁所並無差距,但對於一些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風餐露宿的貧苦人家來說,貴族中的廁所是他們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像慈禧皇后所用的廁所就是一大奇觀:黃金打造、廁紙需要口水噴溼。“上廁所”在民間流傳開來,它彰顯的更多的是一個階級背景下的悲劇。

反觀現代社會,無論是廚師還是清潔工都是平等而值得尊重的存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有任何一個職業會被鄙視,這是時代賦予的福氣,是和平帶來的成果。

第二:奇思妙想大構造,與眾不同令人嘆

第二個原因便和古代廁所的構造緊密相關,古代的廁所並非像現在這般乾淨整潔,在科技落後、物質匱乏的年代,並沒有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為了使莊稼長得壯,糞肥則成為了呵護莊稼的首要之選,“地裡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說的便是如此。

古代人民勤勞善良、努力智慧,雖自給自足、經濟拮据,卻可以因地制宜、發揮智慧。為了積攢更多“化肥”、節省更多空間,古人將廁所和豬圈蓋在一起,廁所蓋在豬圈的上面,廁所在二層、豬圈在一層,人糞和豬糞在一起積攢,一方面可以積攢更多的肥料,另一方面便於打掃。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是值得歎服,這樣既節省了空間,古人想要上廁所就要去到二層,久而久之,“上廁所”延續至今,它的“上”乃是實際意義上的“登高”。

相對於廁所,它的“下”就顯得不難理解。古代的廚房一般在一樓,無論是貧困人家還是大戶人家,去吃飯都要下到一樓就餐,所以“下”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下廚房”。現代廚房的設計和古代廚房有些出入,在高聳的高樓大廈中,廚房不一定會在一樓,但人們還是比較習慣說“下廚房”,這是對古文化的一種尊重,對傳統的一種敬畏。

第三:風水“輪流”轉,廁所廚房也重現

第三個原因和地理方位有關,在沒有科技、沒有電腦的封建社會中,風水貫穿於歷朝歷代,上到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任何一處選址都要精挑細選,這是美好願望的期盼。

在古代,房子大多是坐北朝南,南面朝陽,廚房內部需要保持一個乾燥通風的環境,所以廚房設在南部不僅是為了接受更多陽光,還為了遠離廁所。廁所一般建造在北邊偏東,古人有“上北下南”的說法,所以廚房的地理方位則被視為“南、下”,廁所被視為“北、上”。

除了選址不同外,廚房、廁所的設定和五行密不可分,很多人非常好奇:建個廁所還有五行、方位講究?是的,這就是古人的魅力所在,古人在設計筷子時都將天圓地方運用到筷子中,更何況是日常的廁所廚房?來說一下五行法人設計,五行有“金木水火土”,每一行都有相生相剋之物,古代人根據不同方位進行“分金定穴”,透過不同位置判斷五行歸屬。

因為廁所處於東北方,屬於水,廚房屬於偏南方,屬於火,下廚房意味處於“火的下方”,眾所周知,火勢一般往上竄,“安灶西面子孫良,向南燒火無禍殃”,位於“下、南”的廚房任由其大火中燒也不會被殃及無辜。

同理,位於北方的廁所屬於水,水往低處流,當發水時,位於高處可免於一難。當然,這個“水、火”指的不僅僅是洪水烈火,還指意外之災,之所以將五行運用於廁所、廚房中,並非是“危言聳聽、故弄玄虛”,而是古人結合實際所做的“祈福求安”的科學設計。誕生在封建時期的產物未必都是落後的糟粕,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開始佩服古人的智慧?

第四:為追求良好的自我感覺、優雅的生活方式

第四個原因和味道有關,其實在看到這個標題時,很多小夥伴都知道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它不僅有古風古韻的“味道”,還有直面口鼻的味道。

在古代,沒有香水、沒有香薰,古人只能透過原始的方法將氣味往上排,追溯到原始社會,當時人們處於洞穴時代,誰都不願意被“一些獨特氣味”打擾,為了使氣味排出,古人選擇把廁所建在上面,氣味往上跑,他們不會過多“被打擾”。他們的廚房和臥室大多會在洞穴的下面,很多小夥伴對這幾種雷人設計較為質疑:疑廁所在上面不會感到反感嗎?但追溯到千年前的原始社會中,這樣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不是嗎?

除此之外,古人非常注重個人感受,人有三急,其中 “內急”就是其中一個,而內急是人們解決的首要問題,為了體現這種“急”,直接就將其定為“上”,而吃飯在“內急”的比較下就可以多等一會,為了體現對稱性、優雅性,所以“上廁所、下廚房”就油然而生。這種對稱就好比最簡單的“對聯”,言簡意賅卻寓意深遠。

小結

由此可見,這兩個詞語貫穿於人們的吃喝拉撒中,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用著愈發先進發達的智慧化廁所、智慧化廚房,很少有人會去追溯千年前的原始狀態。無論何時,這些流傳至今的文化都具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作為生活小科普,我們應當瞭解它們背後蘊藏的小奧秘,這是對古人文化的一種認可。

這兩個說法已經有千年的歷史,短短的六個字就揭露了歷史背景下的人文風情,在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中,它不再是等級觀念的產物、不再是物質匱乏下的無奈之舉,下廚只是一種光榮的表現,沒有性別之分,體現的是男子對女子的尊重。如今的社會中沒有職業之分,只要你足夠努力,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成為佼佼者。古人的智慧深不可測,流傳下來的這些智慧用語值得後世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