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品讀」梅花入饌,食之雅趣

用四時花卉製成各種食物,自古有之,稱之為花饌。花饌是為了嚐鮮,更是為了雅趣,深受古代文人墨客和僧道隱士喜愛,梅花便是一例。宋人對梅花入饌極為看重,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可謂花饌寶典,書中彙集了各式與梅花有關的食譜,這裡列舉四款:一是“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麵作餛飩皮,每一疊用五出鐵鑿如梅花樣者,鑿取之。候煮熟,乃過於雞清汁內,每客止二百餘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的梅花湯餅;二是“掃落梅英,揀淨洗之,用雪水同上白米煮粥,候熟,入英同煮”的梅粥;三是“剝白梅肉少許,浸雪水,以梅花釀醞之;露一宿取出,蜜漬之,可薦酒”的蜜漬梅花;四是“十月後,用竹刀取欲開梅蕊,上下蘸以蠟,投蜜缶中。夏月以熟湯就盞泡之,花即綻,香可愛也”的湯綻梅。梅花真是人間尤物,從主食到菜餚,再到飲品,居然飾演了多個角色,而且每一個都是精彩絕倫,令人擊掌。譬如《山家清供》中的“梅花湯餅”,據說是宋代一位德行高尚的隱士所創,既有梅花的凜冽清氣,又有檀香的馥郁芬芳,還有雞汁的鮮香甘美,食之胃口大開,齒頰留香。宋代文人中愛吃梅花饌的有不少,南宋詩人楊萬里就是其中一個。楊萬里自稱“老夫最愛嚼梅花”,有一次吃過蜜漬梅花後讚不絕口,詩興大發,寫下《蜜漬梅花》詠之:“甕澄雪水釀春寒,蜜點梅花帶露餐。句裡略無煙火氣,更教誰上少陵壇。”別的不說,想想製作蜜漬梅花的幾種食材:白梅肉、雪水、梅花、蜜,就能勾起食慾,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如此冰清玉潔清新雅俗之饌,不管是作為小零食還是下酒菜,都是再合適不過的風雅之物,難怪楊萬里愛吃這一口。楊萬里還愛食梅粥,有《寒食梅粥》一詩為證:“才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香燒。”古詩云“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自古以來梅花與雪都是冬日清友,楊萬里撿拾梅花,化雪為水,用梅花和雪水煮成粥,可謂是珠聯璧合,白香皆有。到了明清兩代,梅花入饌仍盛行不衰,且不斷變換花樣,製作工藝也更加精細。明代的高濂在《遵生八箋·飲饌服食箋》中,詳細講述了以梅花為食材,製作“暗香湯”的方法,用暗香代指梅花,源自於宋代詞人姜夔的那兩首著名的詠梅詞。清人顧仲是個美食家,他編著的飲食著作《養小錄》中,也記載有“暗香湯”。仔細比較,明人高濂和清人顧仲關於“暗香湯”的做法差不多,如果說有細微差別的話,那便是顧仲的“暗香湯”更藝術化,更看重“滾水注入,花開如生”的絕妙境界。《養小錄》中還記載有“暗香粥”的做法,甚至連包梅花需用何物,火候如何掌握,都不厭其煩一一道來。明清文人喜食梅花饌,也嗜飲梅花茶。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徐渭(字文長),愛用梅花、蘭花等芳香之花煮茶。關於這一點,清人阮葵生在《茶餘客話》中有所記載:“徐文長用花煮茶,其法取梅、蘭、桂、菊、蓮、茉莉、玫瑰、薔薇之屬,雜入茗中,盛錫瓶內,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令乾點茶。”清人編撰的《調燮類編》也有用梅花等花卉窨製茶葉的記載:“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橘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伴。”

監製:龍新華編輯:馮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