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徵方臘後,魯智深對宋江說了一句話,僅6位兄弟聽懂,離開得善終

一個浙江坐化,一個衣錦還鄉,這是《水滸傳》第119回的故事,坐化的自然是魯智深,衣錦還鄉的是宋江。後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宋江看似風光地回朝受封賞了,可沒多久便命喪朝廷算計,一杯毒酒,喝得人心悲涼,還捎上了李逵、吳用、花榮。

如果論文學藝術水平,《水滸傳》是稍遜於《紅樓夢》的,但這並不代表《水滸傳》中就沒有《紅樓夢》那樣精妙的伏筆描寫。第119回故事中魯智深曾說過一句關鍵的話,暗示了宋江結局,可惜宋江沒聽懂,僅6位兄弟明白了魯智深的意思,離開宋江得善終。

梁山108將受了招安後,先後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而梁山損兵折將正是從徵方臘開始。在很多電視劇改編中擒獲方臘的都是武松,但實際原著中方臘被擒是魯智深受一老僧點撥守株待兔的結果:

“俺一禪杖打翻,就捉來綁,不想正是方臘!”

原本宋江大軍雖然攻下了幫源洞,卻沒能抓住方臘這個為首的,只好派手下兵士滿山搜尋其下落,眼瞅著一點訊息都沒有,宋江當時內心必定十分著急,為何呢?俗語都說“擒賊先擒王”,要是方臘不見了,自己回朝請功勞的時候就不好說,萬一有什麼後患,更不好交代。

所以得知魯智深捉住方臘後,宋江喜氣盈腮,幾乎控制不住笑意,甚至高興得連話都不會好好說了。他先是問魯智深怎麼抓住方臘,得知是有高僧指點後,宋江感嘆:那必定是個羅漢真人。接著話鋒一轉:

“吾師成此大功,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這話說得很是古怪,魯智深的性格,在梁山上下無人不知:他對為官毫無興趣,當初為救金翠蓮,他直接打死了鄭屠,從沒想過自己這提轄還做不做得成。即使是三山合併到梁山,魯智深也一直是反對招安那一派,跟宋江唱了不少反調。

可宋江卻拿高官厚祿封妻廕子來誘惑魯智深,這是為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個人很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很難做到“己所欲也,勿施於人”,很多時候人會不自覺認為自己追求的東西很好,好到潛意識裡認為其他人也一定喜歡。

所以宋江說的話實際上反映了他自己的內心需求,可他興奮過了頭,忘記魯智深早已是心如死灰的方外之人,這番話說出來,魯智深眉頭一皺,果斷拒絕,稱自己不願為官,想早早尋個去處。

宋江急了,要是魯智深不肯回京邀功,自己這功勞怎麼說?都說慾令智昏,此時的宋江就是如此,他退了一步,好歹要把魯智深帶回京城:“到京師去住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

一口一個光宗耀祖報答父母,這是封建時代正統儒學的價值觀,不是佛家的,魯智深聽著很刺耳,開口就懟:“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場面很尷尬,宋江的面色變了,其餘兄弟聽到這樣的話也各有所思。魯智深看似粗莽,實則清醒理智,他很早便說過當今朝廷容不得梁山好漢,這句話同樣是在暗示在場的諸位兄弟及早退步,否則必定連個囫圇屍首也沒!

宋江心裡已經被功名利祿填滿了,根本懶得去思考魯智深話中的深意,但魯智深這話到底點醒了幾位兄弟。他圓寂後,武松便主動跟宋江提出自己就留在六和寺不回京了,宋江沒有挽留,為何?因為魯智深和武松向來想法一致,宋江不願意再勸自討沒趣了。

林沖因風癱留在六和寺,半載而亡,算是落了囫圇屍首;李俊和童威童猛則靠裝病騙過了宋江,後來出海自己尋一國快活,遠離了朝廷爭鬥,要多瀟灑就多瀟灑;燕青本想勸盧俊義一起走,但盧俊義比較糊塗,不聽,燕青只得自己走了,從此在山水間盡情逍遙,了卻餘生。

這6人比宋江盧俊義吳用等人聰明瞭許多,及時退步抽身,躲開了災難,更襯得宋江可笑至極。施耐庵借魯智深口說出那樣一句無情的話,只因為明裡必須將梁山好漢的故事寫成忠義兩全,實際施耐庵對宋江的價值觀是不以為然的,否則也不會稱讚燕青“知進退存亡之機”。

這就是《水滸傳》與《紅樓夢》相同的妙處,明寫是一個樣,暗寫又是另一個樣,文人一支筆,怎能不讓人拍案叫絕?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有很高的雅俗共賞藝術價值。4部文學鉅著

將中國傳統文化中

人文、社會、謀、義、情、神話鬼怪、理想現實、處事策略、地理民俗、歷史典故熔於一爐

,既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之必讀,也是我們增加人文修養之必備。

無論處於什麼年齡段,還沒有讀遍的朋友現在開始都不晚。《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為你呈現一座中華人文精神寶庫,為讓更多讀者享受到讀古典名著的趣味,現在我們已經爭取到了套裝最低優惠,全套精裝4本現僅需99,感興趣的話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