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林黛玉的前身絳珠草,竟是一棵極品人參?早夭死後,寶釵互換生死

黛玉未成瀟湘妃子,就早夭而死,賈家如何瞞過權貴?寶釵:分作幾截

林黛玉在她的柳絮詞《唐多令》中,悽婉地寫道:“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你去,忍淹留。”

林黛玉最後並沒有嫁給賈寶玉就死了,為何在她的柳絮詞裡卻出現“嫁”字?可見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確實有人要娶她,讓她出嫁,而這個人卻不是賈寶玉。

所以黛玉的慘死,應該不會如高鶚續書中寫的,是被寶釵和寶玉的婚事氣得生病,淚盡而死,而是為了逃避所嫁非人而死。

並且她在《葬花吟》中特意強調“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說明黛玉是生是死,她是有選擇權的,她最後選擇的是“質本潔來還潔去”,說明她為保清白,被逼自盡而死。

黛玉用生命捍衛了她和寶玉純淨的知己之情,固然令人肅然起敬,但她死後,卻留下兩個很棘手的問題:

一、黛玉死後,賈家如何向聘嫁她的權貴交代。

《唐多令》中,“嫁與東風”,“東風”在古代詩詞中,多指“好的時機和事務”,比如“東風不擇木,君棲需良枝”,“東風元自好,只怕催花老”等,都是此意。

黛玉“嫁與東風”,說明聘嫁她的,一定是能給賈家帶來富貴或利好的人家,這樣的人家,一定是賈家惹不起的人物。

賈家本來想用黛玉為賈家攀附一個靠山,但黛玉卻自盡死了,賈家如何向權貴交待?

二、黛玉死後,寶釵就有資格嫁給寶玉嗎?

因為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爭鬥,給很多讀者留下一個錯誤的印象:寶釵和黛玉的身份是平級的,都是貴族女子,這是個很大的誤解。

薛寶釵的父親紫薇舍人薛公,甲戌本側批:“紫薇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府帑銀行商”,說明寶釵的父親,雖也領著一個官銜,屬於皇商,但薛家最本質的還是商人。

明清士農工商等級分明,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換句話說,以寶釵的身份,是配不上堂堂國公府的門第的。

所以,即便黛玉死後,橫亙在寶釵和寶玉間的障礙並未消失。

那麼,寶釵最後是怎麼嫁給寶玉的?黛玉死後,難道賈家人從上到下,就都摒棄了門第之見,接受了寶釵作寶玉嫡妻?

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先不說賈母同不同意,單是賈政這關就過不了。

看賈政給賈珠選的媳婦李紈,那是國子監祭酒李守忠的女兒,國子監祭酒,教育系統的長官,正兒八經的書香門第。說明賈政更願意讓兒子們走科舉之路,而絕非單純有錢的皇商之家。

再者,古代男女之所以重視門第,是因為女方的出身和門第,對男方的社會地位有很大的影響,寶玉如果娶了寶釵,等於是自降身份,這是賈家人所不願看到的。

那麼,黛玉死後,寶釵是如何跨越這兩個看似無法調和的矛盾,順利嫁入賈家的?筆者認為,在第77回,寶釵一句看似玩笑的話裡,藏著黛玉死後,還被薛、賈兩家吃幹抹淨的可悲下場。

一、黛玉猶如人參:死後更值錢,被分作兩三段。

黛玉自從吃飯時就開始吃藥,吃的是什麼藥呢——人參養榮丸。

人參這味藥,在《紅樓夢》裡多次出現,秦可卿和賈瑞病入膏肓時,都需要吃人參。

人參從中醫藥理上來說,是給瀕臨死亡的人,用來吊氣用的。

《紅樓夢》開頭,冷子興說賈家的狀態是——“這榮國兩門也都消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說明賈家寧榮兩門也猶如人一樣,瀕臨死亡,正該用人參吊氣,因此黛玉這個吃“人參養榮丸”的被接來了榮國府。

也就是說,黛玉就是一棵人參,一棵為處於末世的賈家吊氣的人參。

而人參這種藥材,在她活著時,它的花是極美的,攝人心魄,這種美,能為賈家攀附權貴,換取富貴。

但這卻並非是人參藥效和價值最大的時候,人參最值錢的時間恰恰是——它死了,離開泥土後,她的根莖才是最值錢的。

第77回,王夫人需要配藥,卻找不到人參,無奈只得出錢購買,“你就去說給外頭人們,揀好的換二兩來。”

俗話說,黃金有價參無價,王夫人不管多少價錢,都要買好的人參,而商家出身的寶釵卻告訴說:“如今外頭賣的人參,都沒有好的。雖有一枝全的,他們也必截作兩三段,鑲嵌上蘆泡須枝,摻勻了好賣,看不得粗細。”

寶釵說外頭賣的人參,沒有好的,但她卻對王夫人說:“如今我去和媽說了,叫哥哥去託了夥計過去,和參行裡商議說明,叫他把未作的原枝好參兌二兩來。”

寶釵這個說法是很矛盾的,首先說商行里根本就沒有好的,如果有一支好的,那是偶然現象,寶釵如何敢不經詢問,就要薛蟠去商行裡找一支未作的好參來呢?

前面說了,黛玉就是一棵貨真價值的人參,外面沒有好的人參,寶釵就把黛玉這棵人參拿出來充數了,黛玉恰恰是一支好的未作的好參,賣給權貴,未賈家謀富貴。

從《葬花吟》看,黛玉沒等嫁過去,就自盡——死了,作為始作俑者,寶釵怎麼彌補黛玉死亡造成的虧空呢?當然是入商行的人一樣,將黛玉這棵人參“截作兩三段,鑲嵌上蘆泡須枝,摻勻了好賣”。她是怎麼截的呢?

二、黛玉移花接木給寶琴:替瀟湘妃子出嫁給權貴。

黛玉死後,寶釵真的把黛玉截作了兩三截,為她所用。

這第一截,筆者認為寶釵把黛玉和寶琴移花接木在一起。

前面說過,黛玉生前極有可能是被嫁給了一個賈家得罪不起的人物,而黛玉死了,賈家怎麼向權貴交代?

黛玉作為一個被賣給權貴的人,最好的資本就是才貌雙全。如今黛玉死了,黛玉的美貌他們得不到了,不過大觀園裡最不缺少的就是美人。

並且如果你讀書仔細的話會發現,就在大觀園裡,還真有一個人美貌與黛玉不相上下,甚至超越了黛玉,這個人就是——薛寶琴。

寶琴剛進榮國府,一向精明的探春對她的評價是:“據我看,連她姐姐並這些人總不及她(寶琴)……”

寶琴有堪比黛玉的美貌,但卻沒有黛玉的才,黛玉是堪稱“柳絮才”的人,她留下了很多情真意切,又堪稱奇絕的詩,而這些詩就能移花接木給寶琴,讓她頂替黛玉嫁入權貴。堵住權貴的責難之口。

三、寶釵李代桃僵:頂替黛玉嫁給寶玉。

前面說過,以寶釵的根基,是無法入了賈政的眼,作寶玉嫡妻的,但是黛玉的根基卻不低。

所以黛玉死後,寶釵極有可能李代桃僵,頂替黛玉的名義嫁給寶玉。

寶釵頂替黛玉嫁給寶玉,那寶釵拋棄的薛家小姐身份怎麼辦?答案是讓真正的黛玉以寶釵的身份下葬。等於是在名義上互換生死。這種說法可能嗎?

筆者認為,原著中的種種細節顯示,寶釵在黛玉死後,就是李代桃僵,兩人互換了生死。

從寶釵和黛玉互換生死這個意義上看寶釵、黛玉的判詞為啥合二為一,順理成章: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四句判詞,第一句是薛,第二句是林,到第三句是卻變成林,第四句變成了薛,啥意思,薛、林兩人在80回後互換了身份,所以判詞才是這樣交錯。

並且看後面兩句“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真正的意思應該是,林黛玉掛在林中——自縊而亡,而埋進土裡的卻是金簪——薛寶釵。

如果說僅將判詞作為證據難以服眾的話,我們再看《紅樓夢》裡一對雙雙殉情的年輕戀人張金哥兒和守備公子。

“那時有個施主姓張,是大財主,他有個女兒,小名金哥……那李衙內一心看上,要娶金哥……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長安守備的公子的聘禮……”

在王熙鳳和老尼姑的斡旋下,金哥和守備兒子的婚事已經退了,但金哥本人卻有情有義“一條繩索悄悄地自縊了……”

這個金哥和守備之子的愛情,顯然就在說黛玉和寶玉,但這裡的金哥是財主的女兒,且叫“金哥”,“金”本身就是寶釵的代稱,如何變成黛玉呢?其實張金哥的故事正是向讀者傳達80回後的情節:黛玉和寶釵互換了身份,黛玉被以寶釵的名義,嫁給如李衙內一樣的權貴,變成了張金哥。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