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今日收官,如何用影像創新成就"國史教育"新正規化?

用創新的紀實影像講國史,既為青少年帶來了一本生動的教科書,也讓我們每個人都開始重新思索文化所在的位置、以及未來要去的地方。

文:懸燈

12月24日晚19:30,由國家廣電總局宣傳司指導,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季在芒果TV、湖南衛視火熱收官。

“對鏡頭語言現代性的探索,既可以跨越文化,也可以跨越時間。用當下藝術的手段描繪中國歷史的複雜和微妙,本身是一次有時代特徵的嘗試和突破。”張藝謀導演的評論直接點明瞭《中國》一些超越常規紀錄片的視聽語言嘗試。不管是秦始皇思考時寢宮牆壁的滔天巨浪,還是漢武帝開拓疆土時屏風上不斷蔓延開的地圖,這些既經典又新鮮的影像正在書寫歷史文化紀錄片新的註腳。

鏡頭語言的“現代性”探索

是穿越時空的秘鑰

什麼是“現代性的探索”?每一集的開頭,從孔子到劉徹,再從拓跋宏到楊堅,每個被再現的歷史人物肖像攝影記錄了人物面孔所承載的多重資訊,又成為個體曾經存在的證明,它的凝固與靜默、莊重性與儀式感,反映出存在與消逝、生命與死亡的辨證關係。在保有凝重感的同時存留畫面的生氣和鮮活,讓人物透過鏡頭和觀眾直接對視交流。

具有延宕效果的緩慢運動長鏡頭,帶有卷軸畫般的東方美學氣質,在給觀眾“時間性的美感”同時,也強化了觀眾在鏡頭最終停留處或莞爾、或沉思、或感傷、或震驚的情緒體驗。

紀錄片中多個畫面亦具有強烈的圖片攝影特質,而某些段落中還出現了逼真的“靜照”效果。每一幀都是構圖精美的電影畫面,從美學上來說,《中國》的畫面進入歷史深處,但又給人以冷眼旁觀的理性,整部作品的視覺節奏都相對較“慢”,有一種賞畫般的愉悅,達到一種把“熟悉景象陌生化”和將“平淡景觀奇觀化”的審美效果,從而使人獲得全新的審美體驗。

有放棄,才有獲得。在紀錄片《中國》主創團隊的創作觀念中,他們主動“放棄搭建宮殿樓宇,放棄表現細節,放棄特寫,放棄對白”。而是用大量全景畫面,重點去表現無論古今人們都共通的狀態:吃飯,喝水,飲酒;讀書,寫字,思考;聚會,爭論,出行;悲傷,喜悅,興奮;徘徊,震驚,憤怒……

不管是全片質感、服化道還是置景上的用心都被稱之為紀錄片的又一次新突破。創作過程中,創作團隊查參考文獻,跑博物館,按照嚴格的時間線來還原每一個歷史時期,各個維度的高度還原頓時讓那些塵封的歷史風貌鮮活起來。儘管紀錄片的主體是思想文化,但從春秋到盛唐,它們既有差異化的視覺表達,又進行了忠誠的呈現和傳承。

《中國》凸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學追求,結合不同時代書法和繪畫的美學風格重新結構了拍攝場景,不管是春秋戰國時的恢弘壓抑,還是唐朝時期的活潑明亮,由美學風格帶出的戲劇氛圍真正應了那句“大道至簡,舉重若輕”。更重要的是,該劇服裝風格則隨著人物的際遇而變化,宮殿裡壓抑的灰暗和自然山水間的清爽形成鮮明對比。

能夠看到,用一種流動的現代性去重現歷史的變遷,包括舞臺戲劇式的場景展演、紀實與特效的相互融合、人物與觀眾打破第四堵牆的凝視等,這部紀錄片進行了多種修辭創新,彰顯了傳統電視語言面對融媒體環境時的變革決心。

怎樣做好國史教育?

要在關鍵切面埋下精神種子

“盛唐,如同一場永遠留在歷史中的文明盛宴。在它的身後,將是中國的又一個千年。人間煙火,山河遠闊。”最後一集結尾的餘音為第一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我們卻又開始憧憬新的朝我們漸行漸近的歷史。

用紀實影像講國史和文化,能夠打破以往用影視作品講傳統文化時散亂、碎片和無趣的壁壘。《中國》目前的12集系統講述了中國哲學思想的溯源脈絡,透過12組主要人物的故事圖譜,讓年輕人心靈裡蓄積文化的情感和情懷,明白了國家制度的奠基歷程等,更透過生命感悟的東西,讓多民族與多文化融合成為精神的種子,在一個個個體的生命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區別於以往歷史類紀錄片的編年體羅列,《中國》有很強的思想主題線索——它包括正確的歷史觀、積極的人生觀和勸善的道德觀。在更深層的意義上,它還應當包括揭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再現社會生活的真實本質,闡釋人物的現實命運以及展現國家發展的時代風貌等多重內涵。不管是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還是秦漢成為胸懷天下的大國,或是魏晉南北朝時自由而激烈的融合,再者隋唐文明盛宴的篇章,都在影片中找到了答案。正是這種歷史關鍵切面的呈現,讓紀錄片成為一本生動的教科書。

教育部下屬的中教華影全國校園電影院線,以《中國》播出為契機,聯合廈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大學、蘭州大學等十所高校主辦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國》校園行”活動,在青年學子間引發了巨大反響。同學們也在觀影后手寫明信片,用以表達對紀錄片的喜愛以及對中國歷史發自內心的認同。其中有位同學寫道:“我從《中國》講述的故事中重溫歷史興替,此後也必將以其為鑑,不負國家,不負韶華。我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們壯美的中國。”

紀錄片《中國》總結、發現歷史與現實的聯絡,從中發掘時代需要的經驗與啟示,有助於年輕人堅定理想信念,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也讓我們在記錄地方歷史的同時看到,中國之所以為當下的中國的原因以及中國能夠成為未來的中國的底氣。

於歷史深處

尋找文化自信的義理本源

不管是我們在片中看到理想主義孔子,用近乎固執的行動去實踐理想;還是班超踐行“天下很大,遠方很遠”的理念,不是用筆硯書寫歷史,而是遠離家鄉用一生在遼闊的西部大地建功立業;亦或王昌齡漫遊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證明了自己的“一片冰心”……這些瞬間都讓我們銘記,並且為之驕傲。

“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文化遺產的背後,承載著歷史的發展脈絡,承載著文化自信,彰顯著文明的無限魅力。關於歷史文化遺產,我們對時間的理解,不應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應以百年、千年為計。

從國家層面來講,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守的定力,才能讓國家以文化立世、以文化興邦,為中國經濟、社會和政治提供更有利的軟環境。《中國》聚焦在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向大眾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堅守文化自信,需要面對社會現代化過程中,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歷史意識的留存,需要直面自身來路的困境與驕傲,在堅定自我信仰的追溯中,尋找完整的信心源。如今,現代人在權力、金錢以及制度等外物的“異化”中,開始變得浮躁和焦慮,那麼之前我們曾經守護的曠達且寧靜的文化氣息,則變得稀有且珍貴。其實《中國》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在歷史中探討傳承,在問題中找尋方法。

《中國》從追溯歷史、梳理文化源流作為思考和創作的出發點,再現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獨特風貌,讓觀眾跨越時空感受歷史的滄桑鉅變和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堅定文化自信的一次文藝實踐。

搭建國史影像新正規化

芒果TV如何豎起一面鏡子?

《中國》有什麼不一樣?在中國傳統藝術的抒情方式中,歷來特別注重以意融情,《中國》把歷史中的人融入一種自然的景象,來強化人與人、人與歷史的情感關係,甚至透過對自然天地等景象符號的挪用,來表達思想理念,成為一種抒情力量。更重要的是,其呈現出繁複的美學格局:戲劇美學、紀實美學與技術美學交叉纏繞。

昏暗劇場內乞丐、小偷、魚販子、孕婦、惡霸等諸多形象的輪番上演,把禮制時代的沒落書寫得淋漓盡致;敦煌的各級官吏、世家大族、高僧大德匯聚在一面象徵意味十足的牆前,彼時人們的信仰、民族的融合又緩緩到來……《中國》正是這種融合發展的前沿嘗試,開拓國史影像的新正規化。

它好像一點都不枯燥了,但也絲毫沒有讓觀眾懷疑故事的說服力。紀錄片要比電影、電視劇等影視藝術更具真實性,《中國》如實地反映個人、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境況,是真實的記錄。當我們看到片中那些人來人往,既有小丑粉末登場,又有英雄暗自嘆息,中國人觀照自我的那面“鏡子”由此變得更為清晰了。《中國》中所描摹的歷史圖景真實地反映出這個偉大國家變遷過程中的關鍵又日常的瞬間,這是一部探討我們與過去、未來關係的充滿人文主義情懷的作品。據悉,《中國》第二季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相信很快也能和觀眾們見面。

芒果TV能夠推出這樣史詩般的紀錄片,一方面體現出其融合年輕受眾和主流價值表達的巨大能量,在視聽語言和傳播語態創新上始終處於一個開拓者的位置。年輕化傳播效果也同樣亮眼,自12月7日節目開播至今,紀錄片《中國》橫掃各榜單,豆瓣開分8。6,#紀錄片中國#、#當紀錄片拍出電影質感#等話題引發熱議,登陸微博熱搜榜。另一方面也給行業帶來啟示,網路視聽平臺也能承擔起責任,連線歷史和當下,記錄來路,也影響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