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件袈裟賣1.3億,是因為現代工藝製作不出來,還是它的主人太厲害

我國古時候的科技水平,即使到了現在有些方面也是現代科技望塵莫及的,不說別的,就說古代的紡織工藝,有一種叫緙絲的工藝,直到現在也不能實現機械紡織,只能人工來做,而且會的人屈指可數。一位收藏愛好者,在拍賣會上花9萬元買了一條袈裟,過了幾年賣了6000多萬還把腸子都悔青了,他這是經歷了什麼呢?

秦先生是一位收藏家,對於古代的東西都很感興趣,他認為古時候的那些藝術品,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心血的結晶,是現代那些高科技產品比擬不了的。秦先生經常出入一些聚會和拍賣會,眼光也是漸漸地獨到起來,2005年他參加了一個拍賣會,有一件不是很起眼的絲織品標價8萬元,始終無人問津不說,主持人也是三言兩語的就給帶了過去。沒有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秦先生在拍賣會結束後就離開了,可是晚上他輾轉反側睡不著,腦海裡總是那件被主持人稱為袈裟的絲織品。第二天秦先生透過拍賣會找到絲織品的主人,說明了求購意向後,主人把價格提高了一萬元,這讓秦先生有些鬱悶,又聽旁邊的人說這東西不吉利,轉身就想離開這裡。可是做了一番心理鬥爭後,最後還是決定買下這件絲織品。秦先生回家後仔細研究了這個東西,發現這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一種紡織工藝,他決定去找這方面的專家問問,這一問讓他大吃一驚。

秦先生找到專家鑑定,他們說這件東西說是袈裟也對,說是絲被也可以,是蓋在死人身上的東西。這讓秦先生又有些鬱悶,但是專家又說了,這件袈裟上面繡的是陀羅尼經,不是一般人能夠使用的東西。秦先生這才心裡好受了些,又一想自己可能撿到寶了,就趕緊跑到北京找故宮博物院的專家給鑑定一番。博物院的張教授看到這個長2米寬1。38的袈裟以後,吃驚的樣子讓秦先生有著緊張,這不會是什麼違禁的東西吧?張教授說的話不但讓秦先生吃了定心丸,而且心情也興奮了起來,自己真的撿到寶了。這件面積將近3平米的袈裟,全部用緙絲工藝紡織而成,而這個工藝有個“一寸緙絲一寸金”的形容詞,可見這件袈裟的珍貴程度有多高了。這件袈裟其實是清朝皇室中人死後覆蓋在屍體上的,而不是什麼皇室成員都能享受這個待遇的,只有皇帝或是皇太后才有這個資格,這件袈裟是正黃色,只能是皇帝才能擁有的,那麼它的主人是誰呢?

一寸緙絲一寸金,說的是一個非常熟練地織工,從天亮開始工作一直到太陽下山,只能織出來一寸左右的成品,像這件將近3平米的袈裟,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緙絲是我國古老而獨特的紡織工藝,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興盛於唐宋,是達官顯貴才能享受的奢侈品。這種工藝是以生絲為經線熟絲為緯線,將圖案或是文字勾勒在經線上面,再用專門的工具運用多種織法,將不同顏色的緯線和經線交匯紡織而成。紡織過程極其的精細複雜,每一件都是精品中精品,所以成品不多存世的更是去鳳毛麟角一般可遇不可求。緙絲工藝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已經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受到工業化的衝擊,這門古老而珍貴的技術,已經面臨失傳的危險。直到目前為止這門技藝也無法用機械來代替,幸好在蘇州有位範玉明大師,一直在努力把這個技藝傳承下去,只要有感興趣的人來學習就會傾囊相授。

故宮博物院的張教授經過仔細的鑑定,在這件袈裟上發現了乾隆皇帝的印記,再根據其他線索推測,這就是乾隆死後蓋在身上用的。又過了幾年,秦先生將這件藝術品委託拍賣,最後竟然以6000多萬的價格成交,從9萬到6000萬,秦先生的眼光換來了巨大的財富。當其他人得知這個情況後,無不對秦先生佩服有加,可是讓秦先生悔青了腸子的事發生了。沒過多長時間,這件袈裟在拍賣會上以1。3億的價格成交,本來認為價格已經到了極限,卻又翻了兩倍多,以後的價值會越來越高。雖然後悔,但豁達的秦先生也把心態及時的恢復,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再糾結只能是徒增煩惱而已。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價格,一是因為這件藝術品是乾隆用的,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再有就是這樣的珍品存世極少,而且用現在的技術也紡織不出來,真正體現出了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超高價值。

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創造能力是無限的,他們留下的東西都是民族瑰寶,需要我們去傳承和發揚。古時候的科技水平真的需要我們去學習和借鑑,用現在的眼光來衡量古人的智慧,很多時候是錯誤和不可取的。乾隆皇帝自詡英明一世,可是到頭來自己死後的被子都流落民間,這是不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