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那兩個因照顧婆婆而鬧得不可開交的兒媳,其實才最是無辜

01

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我先生家“爆發”了一場“內戰”。

確切地說,應該是我婆婆家的事。

先生的姥姥得了重感冒、接連輸了四天的液,擔心她上了年紀(85歲),一個人在老家再出現什麼意外,再加上大冷天的、吃穿行也不方便,先生的大舅便把二舅和我婆婆叫到了一起,商量著從今年開始,要輪流照顧姥姥的事情。

因為姥姥輸液這幾天,都是我婆婆在老家照顧的她,再加上我婆婆一直都住在小叔子家幫帶孩子、很久沒回老家,而且她又是嫁出去的女兒,大舅的意思是以後婆婆照顧姥姥十天,他和二舅則均是十五天。

大舅說完之後,首先站出來反對的就是大舅母,她稱不應該和我二舅是一樣的天數,姥姥從小到大都非常疼愛二舅,如今老了、需要人照顧,二舅自然就要多出一些力。

“別的不說,當年咱媽幫你們帶孩子、養孩子,一直幫了十來年,我不求你們待媽,能像以前媽對你們那樣用心,至少現在媽到了年紀,你們要多回饋一些!你們可都不要忘了,當初媽是怎麼對她這個大兒子和大兒媳的!”

聽到大舅母的這番話,二舅母頓時就變了臉,她覺得都是兒子、兒媳,要盡孝就一起盡孝,哪有一家多出力、一家少出力的道理?

“以前是以前,既然事情都過去那麼久了,嫂子你就不能再揪著不放了,再怎麼說,媽也是把大哥拉扯那麼大,如今媽老了,你們再去計較她以前做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不是太不孝順了?”

大舅母脾氣直,聽著二舅母咄咄逼人的口氣,一時激動,不由得提高了嗓門兒,“以前,有什麼好處或者是你們家有什麼需要,就把媽哄過去、霸佔著,可一旦到了需要出力的時候,你們就能拖則拖、能躲則躲,過去的事我可以不計較,但現在照顧媽,你們就得多出力,不然,我一點都不會再管!”

二舅母覺得大舅母說話不中聽,毫不留情地懟了回去,就這樣,兩個舅母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地吵了起來。

02

關於兩個舅母和姥姥的事情,我先講一下從我婆婆那裡聽來的聲音:

大舅母是一個爽快人,說話直、嘴巴也不甜,她和大舅一樣,人都比較實誠,屬於話不多、但能老老實實幹活兒的那種人,只是,因為她不太會說話,再加上個頭兒不高、長得也不好看,自從嫁過來後,和姥姥的關係很一般;而二舅母就不同了,她逢人就笑嘻嘻的,嘴巴甜、很會說話,也會來事,個頭高、長得也好看,常常一兩句話就能把姥姥、姥爺哄得開開心心。

姥姥、姥爺本來就有些偏心二舅(二舅點子多、嘴甜),看到二舅母又那麼討人喜歡,他們的心思就更多地放到了二舅家,不管是兩個舅找工作、結婚,還是養孩子,姥姥、姥爺都是幫二舅家比較多,甚至就連孩子,姥姥、姥爺也是更疼愛二舅家的。

為此,大舅母一直對姥姥姥爺有所怨言,她和兩個孩子與姥姥姥爺的關係都很是疏遠,但礙於大舅夾在中間,這麼些年,她和姥姥姥爺面子上也算是過得去,尤其是姥爺過世以後的五年間,她在大舅“老母親一個人在老家住,可憐又孤獨”的不停開導下,對姥姥的態度也有所改觀,有時逢年過節還會給姥姥買些衣服、補品,有幾次姥姥住院,她還帶著飯菜去醫院看望了幾眼。

至於二舅,可能一直習慣了索取,不懂得照顧人,平日裡他對姥姥姥爺不是那麼貼心,很少能想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姥爺過世以後,姥姥但凡身體不適、需要出錢出力,他也極少露面,親生兒子對老母親都是這個態度,可想而知,二舅母這個兒媳對姥姥也不是很用心。

按我婆婆的原話就是:大舅和大舅母是嘴笨心軟,有時儘管對姥姥姥爺的偏心恨得牙癢癢,但見到老兩口兒過不好或者遇到事情時,又狠不下心不去管;而二舅和二舅母,平日裡話倒是說得很好聽,也享受了姥姥姥爺的很多偏愛,但就是“不做實事兒、只是嘴上孝順”。

也正是在這種巨大的“落差下”,大舅母心裡不但對姥姥有一肚子氣,對二舅母也是諸多看不慣。

所以,這一次,對於輪流照顧姥姥,大舅母才會那麼“敏感”。

03

事情的最後,因為兩個舅母鬧得不可開交,輪流照顧姥姥最終沒能定下,兩個舅舅也是模稜兩可地表示“誰平時有時間,誰就順便去老家看一看老母親”。

我婆婆對兩個舅舅的做法是非常不滿,但礙於她憑藉一己之力又改變不了什麼,回到家後,她咬著牙恨恨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那兩個嫂子管不管我老孃,我都不說啥,人家畢竟不是親生的,可我這兩個哥哥,是親生的兒子,從小到大,還被爹孃極盡寵愛,如今卻一點都不願意管老孃,真是沒一點良心可言!”

其實,我挺贊同我婆婆所說的:兩個舅母可以不去管姥姥,但兩個舅舅卻不能不管,換言之,不管兩個舅母同不同意輪流照顧姥姥,兩個舅舅應該是毫不猶豫就得答應的。

可能會有人說,兒子想照顧老母親,兒媳如果不同意,那是沒辦法去做的事,因為要是做兒子的一意孤行把老母親接到家裡照顧,兒媳肯定會把這個家鬧翻天。

我認為能說出這話的人,要麼是心裡一點也不願意管自己的父母親,要麼就是把照顧父母親的責任全部推給了自己的伴侶。

為什麼這樣說?

一個男人,如果他真是發自內心地願意贍養自己的父母,那麼,縱然是他的妻子和他的父母有過不和,他也能想出一個相對較好的辦法去解決,比如,自己盡心盡責地伺候父母親、讓妻子打個下手,或者是,有條件時,可以給父母親就近租一個房子以方便照顧。

生活中,為什麼遇到照顧老人時,夫妻極容易發生爭吵、矛盾?其實,大多都是男人自己不履行一點責任,全部推給了妻子去做,認為兒媳照顧公婆天經地義,除此之外,男人非但沒有一句感激的話,反而還會在妻子有情緒時,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強迫她。

當做子女的,都不願意抽出時間、心思去顧及父母親,都對父母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那麼,旁人又怎麼會替你去盡心盡力呢?

04

說到這裡,我真是覺得因為照顧姥姥而鬧得不可開交的兩個舅母,其實才最是“無辜”。

她們本可以一聲不吭地聽著兩個舅舅的安排,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卻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擅自”替舅舅們做了主,而兩個舅舅,因為“不忍心”舅母們鬧得太難看,於是放棄了最初要照顧姥姥的決定。

這一場爭執,看似是舅母們不通人情,實則是舅舅們太自私、無情。

很多人總是去討論,兒媳應不應該照顧公婆,或者是公婆幫了兒媳,兒媳要負責公婆的晚年,其實,我覺得這真是太強人所難,因為,最應該對父母負責的永遠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女。

如果自己的孩子都不願意孝順你,那麼,你的兒媳或是女婿,他能不能善待晚年的你,真的是看良心,換言之,他能不阻止你的兒子或女兒去給你盡孝心,已是最大的善意。

而若你的子女是真心孝順、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那麼,他一定會想盡辦法去善待你,不管他的伴侶和你是否有過矛盾,他也能盡力解決好這件事情。

我身邊有一些年輕時與公婆不和,但年長時願意和公婆同住、讓丈夫盡孝的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她們的丈夫承擔下了這份責任,而不是做一個甩手掌櫃、把責任全部推給了她們。

就比如我家樓上的一個阿姨,她比我婆婆小兩歲,今年57,即將是做奶奶的人,她的婆婆82歲,因為耳聾、腿腳不便,這三年一直由她家和她大伯哥家輪流照顧。

她以前也被婆婆苛待過,和婆婆也記過多年的仇,原本她是不願意讓她老伴兒把婆婆接到家照顧的,但最終她糾結了一番後,還是點了頭,一是,她老伴兒這麼多年待她還算不錯,她不想因為自己讓老伴兒背上“不孝”的罵名,二是,她老伴兒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老母親接到家後,一定會親自伺候,不會過多麻煩她。

她的婆婆住到她家後,她老伴兒就提前辦了退休,全天在家陪著老母親,做飯、洗衣,很少讓她做,偶爾她覺得過意不去,想要有所表示時,她老伴兒還會急忙去阻止她。

她曾這樣說,“人家孝順自己的母親理所應當,又沒麻煩過我,我還有什麼理由去阻攔呢?這個家也有他的一份力,我心裡縱然對婆婆再有氣,終究也明白不該干涉他盡孝心的。”

所以,你看,如果一個男人,是真心為父母盡孝,願意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事情,那麼,女人是不會有怨言的,畢竟對自己的父母孝順,是為人子女最應該有的責任。

很多時候,女人排斥的往往是“嘴上很孝順,但實際上並沒有一點行動,或者是把孝順父母完全建立在伴侶痛苦上的”男人,因為,男人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情,憑什麼就認為自己的妻子能做得好呢?

有一句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有看似因婆媳問題而產生的糾紛,說到底,就是男人不作為、不擔當、不負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