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杜甫畫面感很強的一首詩,四句連起來就是一幅畫,值得我們一讀

杜甫一生憂國憂民,自己過得顛沛流離,可是始終想著國家,把所有的愛給予了底層更需要關懷的普通民眾,這種大愛精神讓杜甫的詩也是光芒四射,照亮了那個時代,也照亮了我們這些後來者;讀他的詩讓人溫暖,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這也正是他最偉大的一個地方。其實“偉大”這一個不應該亂用,很多人在說起一位詩人時,往往都喜歡使用偉大,這是不太適合,真正偉大的詩人,我個人認為只有像杜甫這種為國為民,真正心繫天下的詩人才有資格。

唐朝的詩人大多都是有功名,也都有著穩定的工作,但是杜甫什麼都沒有,一輩子風餐露宿,生活過得極為艱苦,不時還要朋友接濟,幸好他的朋友還不錯,也都時常幫助他,這才使得他在困難時能夠挺過去,最終寫下那些悽美而感人的詩篇。所以說一個人在這個世上,還是要多交一些朋友,老話說得好“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杜甫正是有了朋友,才讓他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才在最困難的時候有了依靠。

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避難,但是生活了一度時間之後,他又回到了成都,畢竟在那裡有他最好的朋友嚴武,還在他的幫助下建了一座草堂。成都的日子是杜甫一生中最安定的時光,生活上有了依靠,總算是不用餓肚子,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也有了色彩,開始變得更加光明,特別是這首《絕句》,整首詩只有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是一幅畫,連起來的話,那就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這首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人人都能夠背誦,它不僅入選了各種經典的詩集,另外在我們的課本里也是時常有收錄,即使是一位小學生,那也是能夠通篇背誦下來。這首詩正是寫於公元756年,杜甫當時剛剛回到草堂,看到外面唯美的風景,於是有感而發,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

那這首詩對仗也是很工整,有一些經典的作品,寫得儘管很不錯,但是並沒有按韻律要求來寫,可能現在的讀者認為,這樣的寫作手法太過於迂腐,條條框框根本寫不好詩,其實詩歌就一定要按律寫,要是不這樣的話,那就沒有意思了。

開篇的兩句,便是由遠及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極為普通的風景,還有尋常之物,可是到了杜甫手中卻是充滿了詩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還有一行白鷺,正在直衝向蔚藍的天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最後兩句又是由遠及近的風景,先是有了遠方西嶺山上的雪,而自己的窗子正是對著雪峰,這又是另外的一種風景,後面的一句,又是馬上把鏡頭拉近,看到了門外從東吳而停泊的船隻。這兩句從遠到近,讓這整首詩也是更具有詩意,立馬意境全出,讀來也是讓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杜甫的詩清新優美,無論是寫作手法,還是用詞,那都是極為講究,在這麼一首小詩中,他只不過是寫了尋常之物,還有普通的風景,但是連起來就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美得令人驚豔。這樣的作品無論過去讀過了多少遍,那都是值得我們去一讀現再讀,從中品味唐詩獨特的美,還有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