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向紅明:精雕細琢匠人心

什麼是工匠精神?從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向紅明銑工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領銜人向紅明身上,記者找到了答案。

走進向紅明銑工技能大師工作室,“鑽尖仰高匠心傳承”幾個字赫然醒目。為青年樹榜樣、為員工立標杆、為黨旗添光彩、為奔牛創效益,這是公司給向紅明的評價。1993年,19歲的向紅明走進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從一錘一鑽練起、從一釘一鉚開始,邁上了銑工名匠的成長之路。然而,最初學徒的兩年,師傅並不看好他,認為他悟性不高。就在他想放棄時,同為工人的父親淡淡說了一句:“你的火候還沒到,幹多了就會了。”父親的鼓勵讓向紅明默默地堅持了下來。

僅僅靠著一張圖紙,要把一塊稜角方正的鑄鐵透過不同角度切割和打磨,變成一個形狀複雜的工件,還要確保精確度,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向紅明仔細揣摩手中的平面圖紙,用橡皮泥捏出簡單模型,在請教師傅後再加以改進,在學中練、在練中學,提高加工工件的熟練度;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不斷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自費購買電腦,虛心學習電腦建模,用新技術武裝頭腦……勤奮努力和刻苦鑽研使他能熟練操作各種型號的銑床及數控裝置,經他加工的產品合格率達到100%。漸漸地,當初並不看好向紅明的師傅向他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加工工件看似簡單枯燥,其實加工的過程十分考驗銑工的技術和耐心,既要實幹更要巧幹。有一次,向紅明團隊想要加工一個U形螺栓,他大膽設想:把加工上下平面的兩個刀具合二為一,這樣兩道工序可以變成一道工序,加工效率就實現了翻倍。上班時間要按進度推進生產,不能耽誤工期,產品研發就只能利用休息時間。一次次試製、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提升,經過近半年攻堅克難,向紅明團隊研發的新型塔式刀具終於成功,並申請了國家專利。

多年的磨礪,加上孜孜不倦地學習,向紅明逐漸成長為天地奔牛的優秀技術能手。他善於解決技術難題,勇於技術攻關創新,由他提出的工藝改進合理化建議就有90餘條,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創新生產工藝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多年來,他先後獲得全國中央企業勞動模範、自治區技術標兵、自治區首席技師、石嘴山市高技能人才等榮譽稱號,被授予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獲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中國重型機械行業大工匠”榮譽稱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4年,向紅明銑工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他帶領工作室成員不斷創新,先後完成研製專案30餘項、創新課題10餘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0項,直接經濟效益達200餘萬元,為企業節約資金100餘萬元。

從一名普通的銑床工人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向紅明在企業一線耕耘20多年,勤學不輟、苦練技能。從同事口中的“向師傅”到行業同仁心目中的“技術大咖”,他勇於挑戰、開拓創新,帶頭參與研發10項國家專利產品,靠的就是持之以恆鑽研技術的敬業精神和精雕細琢出精品的匠人之心。(記者 朱鳳玲 徐毅 實習記者 丁燕燕)

【來源:石嘴山文明網_文明播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