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老和尚被丞相逼著比詩,當場寫下首40字小詩,丞相看完直接棄權了

在古代,最能證明一個人文采的辦法就是找個高手來賽詩。

但是讀了很多次關於賽詩的記載後,筆者發現一個挺有意思的事:找誰比都可以,就是少找詩僧比,因為他們經常是深藏不露的。這一點蘇軾應該是深有體會的,當年他與佛印比過多少次詩和對聯,結果基本都是勝少敗多。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次很有名的賽詩,兩位主角分別是丞相寇準和詩僧惠崇。寇準咱們都比較熟悉,一代賢相,北宋大才子。寇準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是個有名的神童,7歲時就寫出了著名的《詠華山》,19歲時就中了進士。

而提起惠崇,很多人可能覺得並不熟悉,但不知大家是否聽過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首詩就是蘇軾為惠崇的畫題寫的。惠崇不但畫寫得好,還精通詩文,受到了歐陽修、蘇軾等名家的極力推崇。

寇準也早就聽惠崇之名,但對於他是否有真材實學並不是很肯定。於是自以為才高八斗的他,便請惠崇來到家裡,要和他拼詩。拼詩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個人抽一個字,然後按抽中的字分題分韻來寫詩。老和尚惠崇的性格本是謙遜的,但此次丞相已經這樣相逼了,也是沒辦法了。他抽中的是一個“明”字,於是當場便寫下了一首40字小詩,我們來讀一讀:

《池上鷺分賦得明字》雨絕方塘溢,遲徊不復驚。曝翎沙日暖,引步島風清。照水千尋迥,棲煙一點明。主人池上鳳,見爾憶蓬瀛。

這是一曲很應景的五言律詩,當時寇準看完這首詩後,直接就棄權不寫了,他知道以自己的水平,寫了也會沒面子。

惠崇這首詩,寫的是池塘裡的一隻白鷺。首聯,寫的是大雨剛停,池塘裡的水都快溢位來了,但白鷺卻並沒受驚,還是在池塘旁邊信步而行。這兩句,其實是一個大景,池塘是背景,白鷺是主角。次聯,則是從細節上來寫白鷺的羽毛和走路的姿態。這兩句引入了陽光和輕風兩個意象,暖日照在白鷺的翎毛上,它在清風中徐徐引步。白鷺的灑脫、閒適,在日暖、風清中被寫得淋漓盡致。

頸聯的妙處,在於用了兩個數量詞:千尋迥和一點明。剛下過雨的池塘,水霧繚繞,白鷺就是一片煙霧中的一點明,那麼顯眼。而當它低頭照水時,水面泛起的層層波浪,它一躍而過至千尋外。這兩句一句寫的是白鷺掠水而過的動作,一句寫的是它棲息於水中的靜狀,一動一靜,充滿了美感。

最後兩聯,詩人筆鋒一轉,由寫白鷺轉到寫主人。這隻白鷺就是主人家池子裡的鳳鳥,看見它就像看見了遠處的蓬萊仙島。很顯然,這是暗著誇寇準,只有主人是高潔的雅士,才能引來這樣的白鷺。同時,“見爾憶蓬瀛”一句,又充滿著想象,由眼前寫到遠方,讓全詩的意象更加深遠,令人回味,這樣的落筆正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惠崇這首詩,通篇都只是寫了一隻白鷺,但卻句句出採。以誇白鷺來誇主人的想法,也是頗有情商的。面對這樣一首詩作,寇準主動棄權顯然是明智之舉。不過說起來,寇準也算是個大度之人,這首詩能流傳開來,也肯定要得到他的應允。在宋朝,一介民間詩僧敢贏丞相,而且丞相輸了也會大方認輸,這就是那時的文人之風,這也是宋代文壇能群星璀璨的原因。

惠崇是北宋初的9僧之首,他一生寫下了不少名詩佳句,蘇軾、黃庭堅、歐陽修等人都對他很是推崇。大家若是有興趣,可以再找一些他的詩來看。這首詩《池上鷺分賦得明字》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