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薦讀】古人讀書有哪些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讓你的讀物更加有趣些!

舊書都是經過大浪淘沙剩下來的,自然是質量上乘的居多,而新書沒有經過沉澱,良莠不齊,平均質量照比老書要低。所以,有人主張,只讀舊書,不讀新書。並且,持這種觀點的,並不在少數。作家張煒說:“新的讀物沒有接受時間的檢驗,像沙一樣。人人都有一個體會:年輕的時候讀新書比較多,一到了中年,就像喜歡老朋友一樣喜歡老書了。他們對新書越來越不信任,越來越挑剔。”

史學家呂思勉就建議先讀科學書,後讀古書,他說:“讀舊書到底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這個問題,很難得滿意的解答。平心論之,自然是有利有害。但對於先後緩急,卻不可不審其次序。對於現在的科學,先已知其大概,然後在常識完備的條件下,瞭解古書,自然是有益的。若其常識不完具,退化了好幾世紀,而還自以為是,那就不免要生今反古,與以耳食無異了。所以我勸青年讀書,以先讀現在的科學書,而古書且置為緩圖為順序。”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建議,不必讀很多經典的哲學著作。

他說:“這條會引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哲學有很多功能正在逐漸被科學替代,所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淡出普通讀者的視野了。更糟糕的是哲學著作往往還很晦澀,需要花費極多的時間精力,最後能得到啥還不好說,所以投入產出不成比例,還可能誤入歧途,風險很大,慎入!文學青年動不動就海德格爾如何,維特根斯坦如何,胡塞爾如何。恕我直言:你看得懂麼?退一萬說,即使你看得懂,你為此投入的巨大精力值得麼?有這時間,喝杯咖啡,談個戀愛,出去看個風景多好。我年輕的時候,把別人談戀愛的時間都用來啃哲學,結果什麼也沒啃出來,只啃出個晚婚……”

一點新書也不讀,就陷入了絕對的偏見,並且,還收穫不到知識的更新。比如舊書中的假設理論,早已被後來的科學實驗給推翻了。你不讀新書不知道,還在那裡守著舊理論,怎麼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