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人到最後都會死去,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強烈建議你收藏這篇文章

如今的年輕人,不知是要求高,還是有恐婚心理,到了三十幾歲依然不想結婚,讓父母焦慮不已。

最近就在網上看了一個案例:

一位38歲的女性,目前沒有結婚,儘管自己沒有買房、沒有買車,工資也只夠自己生存,但她並不急著找個人結婚。原因是,她認為相親即使成功,跟一個沒有感情的人朝夕相處,養育孩子,只會增加人生的痛苦。

她覺得自己並不是因為要求高,而是,人生就是來受苦的,找不到合適的伴侶,人生只會更痛苦,還不如單身一輩子。

《這個殺手不太冷》

她的表達表面上看,只是情感問題,實質依然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一個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中的一部分,即“

我要到哪裡去

”,怎樣度過自己的人生。

生命的意義、情感的歸屬、價值的探尋,幾乎涵蓋了所有人的生活。

1.首先,談談生命的意義

我們都是世俗生活裡的平凡之輩,無一例外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和情趣。

在清濁並存的世事中,或獨行,或結伴;在日益多變的人群裡,或舉目,或停駐;我們在人世間的停留,猶如風中抖動的蘆葦,其實只輕輕一下,頻率波大多不被人覺察。

每一個日子,纖悉而細小,悄悄隱匿在那微微的抖動裡;而光陰是件寬大的衣袍,春天的暖風,秋天的涼風,夏天的晚風甚至冬日的北風吹開袍襟時,那一個個日子就像星星點點的螢火蟲,閃亮著,不屈不撓地飛向光亮。

是的,我們都在逐光而行。我們害怕黑暗、寒冷、飢餓、煩惱、傷心、辛苦、貧困、挫折......但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人世間的煩惱便開始包圍住了所有人。

哭泣對我們而言是不受歡迎的,可對新生兒而言,卻是值得慶賀的好事。一個哭泣的嬰兒,在醫生眼裡肺部有力,知道因飢餓而嗷嗷求飽,因寒冷而哇哇求暖,哭是生命力強健的表現。此刻,哭對於嬰幼兒是保護,也是保障。

當哭而不得時,我們開始難過,童年時期因要玩具而哭鬧,因父母偏心而傷心,因與夥伴們爭吵而氣憤,甚至因家貧而受侮;到了少年青年,經歷了些世事,有了思考能力,不但會哭泣,還會因受挫有了更多的感悟,會抱怨親情,會質疑友情,會懷疑愛情,會渴望又憎惡金錢……

當哭而不得時,我們會懷疑生命的意義,會無數次提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該怎樣做?

清醒或不清醒,空虛或空洞,理智而痛苦,無奈而無力……

是的,

我們會無意識地找尋著生命的出口。

我們會受到自己身邊環境、接觸到的影視作品的薰陶,甚至歷史上優秀的人影響,找尋並踐行生命的意義。

最初讀到季羨林老先生的那句“大多數人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挺觸目驚心的,我也怕生命是一個騙局——包裹著美好的想象,孵化著冷冷生活裡的暖意下,是一場虛空。

經歷生命不斷的洗禮後,靜下心想,他的意思可能是:絕大多數人只是芸芸眾生裡的滄海一粟,安靜而渺小,普通而平凡,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一滴水可以忽略不計,不要不必再探求個體的生命意義,紮紮實實地生活,踏踏實實地做事就好。

木心說:“生命好在毫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

他在說,

每一個個體,體現出來的生命意義是不一樣的,我們要用自己的經歷譜寫出自身的意義。

我自己對生命的意義理解為:

不同的年齡段為自己設定不同的目標,這個目標不用多麼高大上,適合自己就好。

我們每一刻的奔忙,都賦予了生命最實際的意義:小學階段,最低目標可以是掃盲再高一些,我們的努力會賦予自身各種可能;一路下來,我們逐光而行,或全程睜著眼睛只看盲點,此時對於自我的人生全都一覽無餘。

如果對生命的意義找尋受挫時,情感的歸屬,經常成為我們找尋到的一個生命出口。

2.然後,討論一下人生和婚姻的關係

人生和婚姻互為充分必要條件嗎?我們的精神疲倦、生活困頓、包括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探尋,全是婚姻帶來的嗎?婚姻造成了所有的人生問題嗎?回答是否定的。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不要把它看得比天大。人生裡我們可以選擇婚姻,也可以不選。

錢鍾書和楊絳的婚姻一直被世人譽為婚姻楷模,津津樂道。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則被稱為“新儒林外史”,

楊絳先生曾這樣表達《圍城》的內涵: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圍城》的含義,不僅指方鴻漸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對自己處境的不滿。

選擇進入婚姻時,一定要理智、謹慎、慎重,做好一些必要的防護:探究對方的人品是否有責任心,能否在未來的規劃裡心繫彼此,能否彼此成就,賦予生命成倍的意義,能否成為經濟利益的共同體?回答肯定,一般是好的婚姻,絕大多數人心嚮往之。

壞的婚姻會一地雞毛、拖垮彼此,可以選擇不進入;很不幸陷入後,迅速分開,當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婚姻和愛情不是一回事。愛情只為人的情感歸屬提供情緒價值,除此之外,可能為好的婚姻貢獻一些美好的假設,有愛情為基礎的婚姻,只是相對沒有愛情的婚姻,多一些美滿的機率。

當然,也有很多人沒有進入婚姻。無論是布坎南,一騎輕塵,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終身未婚的總統;還是丹麥作家安徒生,一輩子煢煢孑立,留下為愛獻身的《海的女兒》;還是葛麗泰嘉寶那絕望的美和隱士般特立獨行的態度,一直是世間最雋永最絕塵的存在。

婚姻與否,不能決定我們的情感歸屬,情感的歸屬也不能成為生命的出口。在這個繽紛繁雜的世界,魚龍混雜、美醜並尊,保持生命淡定和從容的底色,真性情地尋找愛、學習愛和付出愛,我們的精神核心不再是生活不如意的避難所和烏托邦。

這個愛,不是狹義的男女之愛,也不是小我的血緣之愛,是對世間的包容和對靈魂的修繕,愛的終極是修身的問題。

修身,實質是生命價值的探尋。

3.最後,談一談生命價值的探尋

每一個人存活於世,其實很偶然,可以選擇行屍走肉、得過且過,也可以選擇忠於自己的夢想,堅韌勇敢的拼搏,直至怒放夢想的花期或者永遠開不了花,只能成為千年萬磨難的鐵樹,也要鬱鬱蔥蔥。

無論何種選擇,所有的人都希望幸福、希望有尊嚴、希望生活得有滋有味,但希望不是隨隨便便能得到的,燦爛的生命之花,只為那些不懈追尋其價值的人開放。

生命的價值有多種,找尋的方式也多樣,但不論滄海桑田,歲月更替,人生的主旋律都不會改變,那就是為人生的價值而奮鬥。

生命何其珍貴,優秀的人有他們的煙火和光芒,普通人也可以有自身平凡的美麗和色彩。任何時候,熱愛生活與努力綻放,都是提高生命質量的表達。

“我愁眉苦臉地賺了錢來,愁眉苦臉地花了去,有什麼樂趣?”喜歡張愛玲的句子。

藏其心,不掩其才,她很動容地在生活。動容生活的同時,也找到了真正的生命價值,擺脫了存在的虛無。

無論生活狀態如何、無論貧瘠或富有、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要有一種精神勁兒,這種精神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林清玄曾這樣寫到:“若能在美麗中欣賞美麗,在痛苦中覺醒痛苦,在煩惱中關照煩惱,在悲哀中超越悲哀,在每一個生命的過程、生活的片段中,都保有堅毅的性情、廣大的氣度、莊嚴的胸襟,人生就已然足夠。”

但願你、我,我們,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