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知否》原著:家世清貴、婚姻和諧、兒孫滿堂的海氏,一世豪橫

長柏媳婦海氏是江寧海家家主的嫡出二小姐,書香世家,滿門清貴,父兄皆在朝為官。

盛家去為長柏提親時,長柏剛剛中了二甲第五名的進士,授了翰林院編修。

論門第,盛家同海家差了一大截,論官身,長柏不過剛剛起步。不過比起他爹盛紘當年可強多了,長柏有個剛升了五品的爹,有個忠勤伯府的姐夫,還有個體面的王母舅家,便是海家那樣的書香清貴人家也不好太過小覷了他。

一開始,海家確實不看好長柏,因為相對海家,盛家家世單薄了些。但盛老太太有過當年為盛紘上王家提親的經驗,十分有信心,此番操作起來親車熟路,是請的耿家主母帶著長柏去拜帖,海家太太一看見氣質磊落身姿挺拔的長柏,心裡就先歡喜了一半,又兼新科進士,思之未來可期。

海家姑娘之所以豪橫,不僅僅是門第高,還在於海家有條家規——子孫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有這條家規保駕護航,做他們家的媳婦那是再好不過了,可是這樣人家的閨女尋常紈絝就消受不起了。據說海家大小姐嫁人後,三天兩頭忤逆婆婆,不許丈夫納妾,偏海家門第又高,這樣一尊活菩薩請進門來,婆家人也莫可奈何。

想到日後治不了兒媳婦,王氏就堅決反對這門親事,被盛紘罵道:“廢話!若非如此,咱家如何與海家攀親!只要你不無事生非往柏哥兒房裡塞人,好好做你的婆婆便無事!”

其實這位海家二小姐是盛老太太中意的姑娘,幾年前孔嬤嬤便與她說過,這位姑娘德容言功都是不差的,虧就虧在他們海家男人都不納妾,便養的女兒也都容不下妾室,海家女這才難嫁的。不過盛老太太心裡明鏡似的,孫兒長柏不怕這個,這些年他統共羊毫一個通房,且不過中人之姿。

外形出眾、前途可期的長柏同門第豪橫、家規豪橫的海家二姑娘,遂成良緣。

婚期將近,海家二姑娘的嫁妝流水價地抬進盛府,傢俱包括床桌椅屏,一色泛著好看的紅光,衣料足足有幾十大箱子,還有各式擺設裝點,另有陪嫁過來的幾百畝田地和不知多少家店鋪,林林總總歸結起來還是兩個字——豪橫。

古人所謂十里紅妝,便是把姑娘一輩子要用的銀錢衣裳都備齊了,連同恭桶臉盆,便是那壽衣都有的。高門嫁女,自來如此,盛老太太當年亦是如此風光。

現代男女結婚,是各自脫離原生家庭,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庭。古代女人可沒這般好的待遇,嫁人是要離開既熟悉又濃濃親情的孃家,從此極力去融入一個陌生的家庭。自來姑娘到婆家做了媳婦便要矮三分,若嫁妝豐厚,便可挺直了腰桿,因她的吃喝嚼用都是自家的,可不是仰仗夫家養活的。

小姑子明蘭曾掰著指頭算過,海氏嫂嫂這些嫁妝,別說養活她自己,便是長柏哥哥外加再多娶幾個妾也能一道養活了。明蘭得出一個結論——都說海家是清流,但清流的清和清貧的清不是同一個字。

海氏的閨訓同樣是名門範的豪橫,進門第二日,海氏到正房給公婆見禮,對著盛紘王氏盈盈下拜時,腕子上九節金蟠套鐲一聲都沒有響。

盛老太太一手教養出來的明蘭暗暗嘆一聲:好技術!

海氏容長面孔,細長眉眼,不如華蘭嬌豔,也不如允兒漂亮,不過勝在一身高華氣度,長柏對新婦頗有維護,指導了她怎樣“侍奉”婆母王氏。

海氏恭恭敬敬地服侍王氏,從早上睜開眼睛到晚上盛紘長柏回府,一直跟在王氏身邊伺候,王氏吃飯她就站著佈菜,王氏喝茶她就先試冷熱,王氏洗手淨臉她就端盆絞帕,且始終面帶微笑,絲毫沒有勞苦疲累之意,彷彿伺候王氏是件多麼愉快開心的事。王氏是存心要給兒媳婦下馬威的,偏偏全然挑不出一絲毛病來,有時候沒事找茬說兩句,海氏也誠心誠意地受下,表情之真誠,態度之柔順,堪稱典範。

王氏幾天福氣享下來,盛紘先忍不住酸了幾句,大意是當年你伺候我老孃是如何如何,如今自己當婆婆受媳婦伺候倒心安理得之類的。之後府裡上了年紀的媽媽婆子在讚歎大少奶奶之餘,忍不住暗暗譏諷王氏兩句。終於在大年三十那晚,盛家人齊聚吃年夜飯,老太太瞧著軲轆般忙碌的海氏,對著王氏微笑著,緩緩道了一句:“你比我有福氣,是個有兒媳婦命的。”王氏立刻冷汗就下來了。

長柏起初就說過,累不了半個月,就能過關的,海氏果然順利通關。

海家女雖不容丈夫納妾,但留個通房擺擺門面也無大妨,還能顯示賢良不妒。因此羊毫被留下了,但是不允許生育。

獲得一個安穩的人生,就是沒有自己的孩子,於羊毫來講,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其實也沒什麼不幸,侍奉過男主人的通房丫頭,即使配人家,也不過是府裡的下人,市井的渾蟲,山裡的樵夫,田裡的農夫,但凡有能耐討得起婆娘的有家底的男人,都不會要一個破了身子的女人。

一邊是有缺陷的安穩,一邊是不可預知的風險,從養老的角度看,羊毫的晚年是有保障的,留在盛家,她至少可以避免遭遇賭博酗酒家暴的渾蛋以及說不定更渾蛋的渾蛋他娘。

而在通房的去留以及生育問題上,長柏交由海氏全權決定,這是一個妻子的豪橫,值得驕傲的豪橫。

長柏才華高、持身正,至晚年,已是入封名臣閣的兩朝元老,四次入閣,三度拜相,履及六部十三省,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而海氏則將杜絕庶子堅持到了最後,但堅持無庶子的前提是要自己生兒子,海氏的生育能力照樣豪橫——四個兒子。

盛家治家極嚴,此四子皆被要求先修身齊家,再治國平天下,但有行止不檢立刻家法處置,前三子皆如意,唯第四子小名阿歡的例外。阿歡年幼之時,恰逢長柏調任至西北為封疆大吏,海氏照例隨行,便將這體弱幼子交由王氏撫養,祖母養孫未免疼溺了些,待長柏海氏回京,阿歡已被王氏養得驕縱耽嬉。

後來長柏幾次想管教,王氏無不哭天喊地要死要活,長柏到底朝務繁忙,不能日日跟老母幼子鬥法,因此這個頗不成材的第四子阿歡,在號稱滿門簪纓的盛家卻只混了個廩生。可偏偏就是這個不成材的阿歡,他的庶出第六女竟然高嫁給了齊國公府的二房孫子,據說是齊老公爺一眼瞧中不可替代的孫媳婦。

海氏最沒出息的一個兒子,他這一脈居然能出這麼一樁豪橫的親事,海氏真是想自謙一下都難。而長柏死後得皇子扶棺之哀榮,也可蓋棺定論海氏這一生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