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篡改秦始皇遺詔擁立胡亥,落得腰斬下場,精明李斯為何這般糊塗?

秦朝除了秦始皇,終究還是繞不開丞相李斯,就如劉邦與張良、劉備與諸葛亮。雖然李斯的才能,也許不如子房與孔明,但是如果在秦始皇死於沙丘時,李斯可以大義於公,選擇支援賢明的長公子扶蘇,而不是與趙高同流合汙,篡改始皇帝遺詔改立少子胡亥,秦國也就不會二世而亡,而李斯本人也一定會彪炳史冊,成為張良、諸葛亮式的人物。

精明的李斯為何要違背始皇的意願,放棄“

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民所望也”

的長公子扶蘇,

而改立殘暴無德的少子胡亥,最終自己也因此落得腰斬於市並被滅三族的下場?原因恰恰源於李斯的精明。李斯是一個絕對的利己主義者,在沙丘政變時,選擇與小人同流合汙,正是基於自身利益得失的權衡,自身前途命運的預判,最終放棄道義,違背初衷,甚至泯滅了良知。

讓李斯名留史冊的,或者說讓李斯在文學史上留下一筆的,當屬他那篇著名的

《諫逐客令》

,正是這篇給秦王嬴政的上書,讓他在當時名噪天下,更讓雄才大略的嬴政對他刮目相看,倚為肱骨之臣。但是,這篇更改大秦帝國國策的皇皇宏論,與其說是為了秦國的未來,不如說是為了李斯個人的政治前途。

李斯的出身,不過是楚國上蔡的一介平民。但是,不甘平庸的李斯,年少時師從大儒荀子,苦學帝王治理天下的學問與謀略。學有所成後,立志功名利祿的李斯,以犀利的眼光,西行入秦,選擇做了當時秦國第一權臣、文信侯、相國呂不韋的門客。如老鼠般精明的李斯,沒過多久就尋找到機會,越過呂不韋接近秦王嬴政,並得到了秦王的賞識,被任命為長史。李斯剛得到信任重用,秦國就發生了一起間諜事件:韓國人鄭國以幫助修築水渠為名,在秦國收集情報,被秦人發現識破。於是秦國的世家大族,以此為藉口,建議秦王驅逐所有來自六國的客卿,李斯也在被驅逐人員之列。

事業剛有起色,就面臨著被趕回老家的當頭一棒,李斯自然心有不甘,於是充分發揮其師從荀子時的學問和在各國遊歷時練就的高超辯才,洋洋灑灑地給秦王寫了這篇著名的

《諫逐客令》

,力陳驅逐各國客卿給秦國帶來的巨大損失和利害關係。最終秦王嬴政聽取了李斯的建議,廢除了逐客令,也成就了後來李斯的不朽功名。所以,李斯的成名之作,其實是他利己主義的一個體現,只不過也剛好符合了秦國當時的國政。

談李斯的人品或者人格,還不得不說說他的同門師兄弟韓非。李斯與韓非,都是那個時代的大師荀卿的學生,但若要論出生和才華,李斯比韓非差了不止一星半點。韓非,出生韓國貴族,遠非出生楚國平民的李斯所能比;韓非的著作有《孤憤》、《五蠹》、《內外儲》、《說難》、《說林》等十餘萬字,更是讓只有一篇

《諫逐客令》

的李斯望塵莫及。當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時,秦王嬴政大喜過望,一心要留下韓非付於重任。但是自知能力和才學都遠不如韓非的李斯,毫不顧忌同門之誼,擔心韓非將來會搶了他在秦國的位子、奪了秦王對他的寵信,百般詆譭陷害,並卑劣地派人給韓非送去了毒藥,逼迫一代大才自殺而亡,比之同一時代的龐涓對付同為鬼谷子門生的孫武,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斯的利己主義,還體現在另外一起重大事件上:本就是讀書人出生的李斯,為自身的政治前途,屈意迎合秦始皇,主張焚書,不允許諸子百家各學派的博士儒生,對朝廷的大政方針發表議論,建議秦始皇將民間收藏的《詩經》、《尚書》以及諸子百家的各種著作,全部收集起來統一銷燬。正是基於他的建議:朝廷下令焚燒除《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者滅族。

精明與才華,加上經典的利己主義為人哲學,李斯可謂前途坦蕩,以一介平民之身,被秦王授長史、拜上卿、官廷尉,最終成為位及人臣的丞相,他的兒子都娶秦國公主為妻,他的女兒都嫁給了秦國王室公子,成功而又完美地實現了人生的逆襲,李斯的政治地位達到了巔峰。

絕對的利己主義人生哲學,在順境時非常管用,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重大決策關頭,就會失去本真和初心,最終迷失方向和丟失人性。秦始皇三十七年,外出巡遊途中的秦始皇嬴政,猝不及防地病死在沙丘。秦始皇臨死前留下遺詔,令在北方監軍的長公子扶蘇繼承皇位。李斯既是秦朝的丞相,更是皇帝臨死前的託孤重臣,無論是忠心於皇帝的真實遺命,還是為天下蒼生計,李斯都應該選擇擁立仁義有德的長公子扶蘇,而不是篡改為擁立殘暴無德的少公子胡亥。

李斯之所以選擇與趙高之流合謀,完全是因為一己私利:

一是

如果李斯選擇擁立扶蘇,他的功勞不過是遵循皇帝的遺命而已,只是做了本職工作,因為皇位本來就是扶蘇的。相反如果選擇擁立原本無緣皇位的胡亥,那他李斯就是實實在在的擁立大功,不但可以保全目前的丞相之位,更將成為新朝的擁立功臣,權與勢,富與貴,只會更上一層樓。

二是

如果長公子扶蘇順利繼位,扶蘇的親信是蒙恬、蒙毅兄弟,李斯的丞相之位,很可能不保。雖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李斯作為一利己主義者,他不願將自己的政治利益交由他人做主,哪怕這個人是皇帝。所以,李斯選擇參與篡改遺詔,改立胡亥,決非趙高的勸說之力,趙高的遊說只是誘因,利己主義的人生哲學才是根本。李斯在沙丘的所作所為,可謂對自己的主子始皇帝不忠,對大秦的天下百姓不義,重大是非面前,選擇不忠不義,李斯的命運和未來,就已經有了定論。

秦二世胡亥繼承皇位沒多久,丞相李斯就被趙高誣陷謀反,滅三族。與兒子一同被處以腰斬之刑,李斯臨死前對兒子說過一句話很經典的話:

我還想和你牽著家裡的小黃狗,到楚國上蔡東門去打兔子,但是能夠實現嗎?

他的這句話,他所擁立的秦二世胡亥在不久之後也說過。趙高謀反,派人去殺胡亥時,二世在臨死前哀求來人,准許他放棄皇位做一名平民以終老。與李斯同出一轍,既可憐又可笑。

【黑白書屋】大秦帝國 6部11卷 孫皓暉著 未刪減 (無插圖版)

檢視

利己主義,本不無可厚非,但是前提條件是不能不仁不義,便不能傷天害理。前車之鑑,後事之師,這也許就是學習歷史的意義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