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朝狀元13代後人,酒後透露傳家寶,無償捐贈獲稱讚

狀元是我們國家的稀有物種,為什麼這麼說呢?從隋朝實行科舉制度以來,到清朝末年光緒廢除科舉,一共經歷了1300多年,但是在這1300多年裡,僅僅產生了800多名狀元,可見能夠成為一個狀元多難!這些狀元需要經過層層選拔,雖然科舉不分年齡,要想考中狀元需要從小就天資聰慧,熟讀熟背四書五經的內容那是必須一條,此外自己的口才也不錯,因為需要經過最後的策論。

策論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出題,狀元在下面對答,因此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另外有的皇帝可能還比較一下你的外表,如果說你學習好,會辯論,長得帥,那麼取得狀元的機率會大一些。狀元不可能長命百歲,因此想要了解他們就得透過文字記載,以及他們留下的資料。那麼最能說明一個狀元的能力的,應該是他們所做的那張考卷。

就現在來說的考高學生的考卷都是需要密封儲存的,更何況一個帝國的頭甲第一名。科舉考試在古代經過幾百年的演化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備的選拔體系,國家對選拔過程把控非常嚴格,對於作弊行為會做出相當嚴厲的處罰,因此科舉考試的試卷都要嚴格儲存,每次科舉考試之後的頭三甲,狀元榜眼探花,需要放到皇家密檔進行儲存,因此就連考中狀元的本人都難以再得到其試卷,如果這種試卷被外人拿走或者丟失,那麼保管人員會面臨殺頭的罪行。其實在臺灣,還真儲存著幾分清朝時期狀元的試卷,然而大陸這種東西卻非常稀缺。不過在山東青州博物館,填補了這一項國家空白。

青州博物館

這本狀元的試卷來歷非同一般,這個狀元叫趙秉忠,青州人,他是明朝萬曆年間的狀元,因為他在殿試時表現突出,萬曆皇帝就把他的狀元試卷恩賜給了他,上面有萬曆皇帝的親筆字型“第一甲第一名”,並且上面還有幾位閱卷官員的印章,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珍品。趙秉忠也不負皇帝的厚望,最高官職到了禮部尚書,但是在為官期間剛正不阿,得罪了閹黨,被罷官回家,而這本狀元試卷也成了家裡的傳世之寶,到了他的第十三代傳人趙煥彬手上時,在一次酒局上,他向眾人炫耀其祖上的光輝歲月,結果竹筒倒豆子——將狀元卷的事兒全抖了出來,酒桌上的朋友當晚將此事告知青州博物館,最後在專家、親戚和朋友輪番勸說下,趙煥彬表示願無償捐給博物館。至今,鄰居街坊說起趙煥彬,都會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