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職場“偽社恐”青年,你到底在逃避什麼

你有“社交恐懼”嗎?

有調查顯示,80。22%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存在輕微“社恐”。

自2016年以來,“社交恐懼”一詞的網路搜尋率持續攀升。

在豆瓣以“社恐”為關鍵詞的小組人數累計超過17萬人,在微博“社恐”相關的話題都有過億的閱讀和上萬的討論。

認真地瀏覽過這些“社恐”相關的小組和話題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實中很多自稱“社恐”的人,在網路上可能是話嘮。

23歲的張小花,就是這樣的存在。

在網路上,她可以和別人聊得熱火朝天,喋喋不休,就是一個話嘮。

可是到了現實中,她總是獨來獨往,不跟任何人交流,跟同事一起坐電梯時,總是掏出沒有訊號的手機,慌張地滑動螢幕,儘量避免自己跟同事產生眼神交流。

她上完廁所剛要走,聽見同事走進廁所,硬是在馬桶上坐了20分鐘,等同事走後,才出來。

來到書店,想找一本在網上買不到的書,她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書架前來來回回地轉了四五遍,都沒有找到。

當書店的工作人員走過來問她是否需要幫助時,她慌忙地擠出一句:”不需要“,匆匆地離開了書店。

像張小花這樣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他們對線下社交是抗拒的,回到網路上又立馬變成了社交達人。

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很常見,只要稍微留意就會發現,不管是在公司聚會,還是家庭聚會上,大家明明圍坐在一起,彼此卻聊不起來,大家都拿著手機在跟其他人聊天。

《2020獨居青年生活洞察報告》顯示,超過60%的調查物件會選擇透過社交軟體來結交新朋友。

“社恐”的年輕人正透過網路,積極跟別人進行社交,因為網路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

他們緊張的表情、不自然的肢體動作、語言卡殼等狀況都可以很好地隱藏在網路之後,對方發過來的資訊也不用著急回覆,可以反覆修改,甚至還能撤回。

這樣相對輕鬆的網路社交環境,讓“社恐們”增添了幾分自信,即使遇到尷尬的情況,也可以發幾個表情包來結束對話。

線上下社交,這一切都無法隱藏,細微的表情變化、緊張的語氣、不合時宜的回答,通通會被對方察覺,一旦出現尷尬的情況,還無法隨時逃離。

所以,與其將自己置身於尷尬的社交環境中,“社恐們”更願意透過網路社交來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往深一點說,年輕人更喜歡網路社交,其實跟他們的成長環境有關。

2020年,民政部公佈了一組資料,到2021年會有9200萬人處於獨居狀態,其中大部分是90後。

身為獨生子女的他們,獨處早已成為習慣。

李麗從小跟爸媽來到城市生活,高聳的樓房打破了過去鄰里無間的狀態。從幼年起,她習慣了一個人待著,無聊的時候就逛各種社交網站,很少面對面地與人交談。

長大之後,她發現社交併不是簡單的打招呼,職場是社交,如何權衡立場、謹言慎行;吃飯是社交,何時敬酒、怎麼夾菜,說什麼樣的場面話;甚至連去商店買東西也是社交……

面對複雜的社交環境,成長過程中缺乏社交經驗的她,變得舉步維艱,疲於應付,慢慢開始抗拒社交。

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久了,90後們也就慢慢地喪失了社交的能力。

在這樣的多重矛盾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稱“社恐”,也就有跡可循了。

其實,絕大部分的年輕人並不是真的“社恐”,只是不想被打擾。

因為社交恐懼症實際上是一種精神疾病,一般具有以下症狀:

對社交場合有明顯的、不合理的恐懼,會感到強烈的焦慮,擔心別人有負面評價。

而且這種症狀要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被確診為“社交恐懼症”。

真正的社恐患者發病時,往往會伴有噁心、心悸等生理反應,嚴重時需要服用抗抑鬱藥物來緩解。

現實生活中,很多“社恐”青年並沒有達到上述的狀況。

“社恐”這個標籤,更像是他們手中的盾,在真實而焦灼的社交困境下,只好拿起這張盾牌,來阻擋以社交之名產生的蓄意打擾和壓力。

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已經徹底拋棄社交了,一邊害怕社交,一邊渴望社交,才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社恐”的真面目。

據研究,將近60%的獨居青年會為排解孤獨而進行虛擬社交的消費。

獨居青年張軍每個月會花費近萬元用於遊戲陪玩、租虛擬戀人聊天,甚至是哄睡服務等虛擬社交,以此來排解自己的孤獨。

這種做法無疑是飲鴆止渴的。因為只要你停止付費,你們之間的虛擬社交關係就會隨之斷裂,而且虛擬社交併不能給我們帶來真實的幸福感。

儘管網路社交已經成為多數年輕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還是建議大家儘量回到現實中,放下手機,進行一次真實的社交體驗。

我們害怕社交,歸根結底是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同時放大了自己的缺點。

心理學中存在“投射”這個心理概念:當我們內心深處對自己不滿,不喜歡自己時,就容易把自己的內心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不喜歡我們。

比如說,當老闆陰沉著臉走進辦公室時,你就會開始想:我剛在和同事說話,老闆進來了,他不高興了,一定是覺得我偷懶了,怎麼辦,怎麼辦??

其實”老闆覺得你偷懶“,是你內心的想法,並不是老闆的,而你把自己內心想法“投射”到老闆身上,併產生了不安和焦慮。

“投射”其實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當我們意識到對方可能會討厭我們時,就會變得敏感、多疑、焦慮、失落,種種情緒把自己禁錮在“社恐”的牢籠中。

而想要掙脫牢籠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接納自己。

前面提到的張小花,曾經就是一位“社恐”患者,但是後來她擺脫了“社恐”。

以前的她害怕被拒絕、被否定,所以選擇迴避人群,待在自己的小空間裡。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漸漸變得優秀起來。

很多的工作和方案都受到了認可和表揚,也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慢慢地,她也開始肯定自己,當自信心建立起來後,也就不那麼在乎外界的評價了。

此時,她發現自己跟別人交談時,不再那麼害怕了,溝通起來也更加順暢了。

日常生活中,那些“社交牛逼症”的人也是因為他們內心對自我的認同,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現自己。

社交牛逼症的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比較高,很少將自我認知寄託在別人的評價之中,所以能大大方方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不擔心因此被人嘲笑和討厭。

心理學界認為:“自我認同感是一個人自我認知程度的標誌,只有建立了比較充分的自我認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

所以,只要當你開始認同自己,相信自己的價值,你會發現全世界也都會自然而然的接納你、喜歡你。走出社恐,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