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薦讀】30歲任博導、38歲當選中科院院士,他的一天是怎樣煉成的?

一天有24小時,這是常識了。但我國有一位學者,他名為盧柯,其人生好似和別人的時間流速不同似的。他30歲任博導、38歲便當選了中科院院士,創下了我國最年輕院士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普通學者當一個院士都是光宗耀祖的事,盧柯現在卻有了很多院士頭銜——中科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和美國的科學院外籍院士……

集這麼多榮耀於一身,盧柯這位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又是怎麼煉成的呢?莫非——盧柯的一天有48小時?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每個人的一天只有24小時和每個人都會死。不知有多少人衝刺高考時將“生前何必久睡,死後必會長眠”、“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當作座右銘。事實上,考生頻繁熬夜學習,結果猝死的新聞人們屢見不鮮。拉長時間只會讓人越來越疲憊,讓人沒法形成良好的迴圈。

盧柯能以38歲的年齡當選中科院院士,與他重視效率和時間管理有著緊密的聯絡。盧柯出生於1965年的甘肅省池華縣的一個教師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他聰明好學,同時還保留著活躍不死板的思維。

盧柯16歲便輕鬆考取了華東工程學院的機械系,先前他覺得專業枯燥乏味,直到畢業設計之時,他才咂摸出專業的有趣之處,有了考研的念頭。不過,盧柯大學入學之際成績全系倒數第二,英語更是短板。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盧柯開始玩命考研,為了補英語還耗時耗力去翻譯原版英文教材。

盧柯並未懸樑刺股地學。他的時間表非常嚴格,每天工作到晚上十點。高效率能讓他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知識,還能節省時間,幫助他充分地休息和放鬆。這種時間管理方式讓他還有閒暇追完當年大熱的翁美玲版《射鵰英雄傳》。考研成績下來了,盧柯的總成績在系裡眾多考中科院的學生中首屈一指,可謂逆襲。

考上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生之後,盧柯依舊秉持著效率第一的科研精神。他除了鍛鍊身體外,只愛好工作。他將自己當成職業科學家,非常敬業。原本效率就非常高,做事比旁人快一倍,還常常工作到十點,每週只休息半天。比別人快,比別人花心思多,也難怪盧柯比別人的成就大。

可貴的是,盧柯還有著愛國心。他碩士畢業時,本可以去日本讀博,卻甘願留住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盧柯志在科研,在這裡深深紮下根來。在這兒,盧柯讀研、讀博、從助理研究員一直做到了博導。而他擔任博導之際,堪堪30歲。

盧柯的眾多榮譽兩頁紙也列不完,在此只列舉幾項有代表性的。2003年,年僅38歲的盧柯增選為中科院院士,其最年輕院士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一年後,盧柯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5年,盧柯成了德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盧柯成了《科學》週刊評審編輯,這在中國科學家中是首開先河的。2018年,他還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身為四院院士的盧柯今年才55歲。眾所周知,中國14億人口,人才濟濟。盧柯何德何能擔得這眾多榮譽呢?自然得有巨大貢獻才行。

盧柯學的是金屬材料與熱處理,也在該領域多年深耕,每每做出舉世矚目的成就。讀博的盧柯便在國際上首提非晶態材料的有序原子集團切變沉積化機制。博士畢業後,他還提出了用新的非晶完全晶化法制備奈米金屬。該方法後來使得中國奈米晶體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盧柯也創造了幾個“中國十大”。2000年,他的課題組發現奈米金屬銅在室溫下的奇異效能,3年後又在金屬材料表面奈米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這兩項研究均成了當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也將38歲的盧柯送至中科院院士之位上。

而盧柯並未因年紀輕輕便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而自滿。他和他的團隊此後依然捷報頻出。2004年,盧柯課題組發現了納米孿晶這種新型奈米結構。2009年,《奈米孿晶銅的極值強度和超高加工硬化研究》被評為當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盧柯發表的論文三百多篇、國際會議特邀他前去作報告四十多次,他還有著二十多項專利。可以說,盧柯身為一位職業科學家,在自己的領域上依然做出了登峰造極的成就。他也並非自己獨美,身為頂級科學家的他也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接班人才。

盧柯身為博導,截至2017年,已經帶出了70多名博士、20多名碩士。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盧柯將自己的時間價值利用到了極致。他的教育理念也十分先進。盧柯認為,科學要的就是求真、質疑和創新;一個人做科研,得儘早找到自己的興趣;科學是和自己鬥智鬥勇的過程;不能照貓畫虎地學習別人,要從根上開始做……

盧柯本著這樣的科研精神去進行科研,本著高效、敬業的科研方法進行科研,這才做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成就。他身為一個師者,也並未藏私,反而將這些“心經”向學生們言傳身教。他不是在複製出一個又一個“盧柯”,而是讓學生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國家科研更好的接班人。

總之,多年來,盧柯在科研上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獲得一個又一個院士之位,其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盧柯能在而立之年任博導,3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院士,如今未到60歲卻已是四院院士。他的一天不能以簡單的24小時衡量。如今他並未老去,相信高效、高質、愛國、敬業的盧柯必將做出更多成就,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