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朱棣是如何在一隅之地戰勝建文帝的?他為什麼能成為古今第一人呢?

在中國歷史上,能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上位的只有明成祖朱棣一人。在其造反之初,其手中僅有區區八百將士。

但是在四年的靖難之役中,朱棣的人馬卻越打越多,竟然憑藉一隅之地戰勝了擁有整個天下的建文帝,最終登上了那張九五至尊的寶座。

而明成祖之所以能成為古今第一人,除了其本人的才略外,更因為他的對手建文帝,是個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敗家子。

當時,靖難之役爆發之前,明成祖僅僅佔據北平這一帶,只能透過裝瘋來躲避建文帝的打壓,當時的建文帝可謂是在道義和勢力上擁有決對的優勢。

但是為何擁有整個天下的建文帝卻輸給了朱棣,只因為他背叛了自己的祖父朱元璋的施政理念,而進行的建文改革。

朱元璋立國後,採用是重典治吏,以猛治國的政策,對於貪官汙吏動輒扒皮萱草,尤其是是洪武四大案,幾乎是將朝中的官吏換了個遍。

而地方的豪強地主也是備受打擊,尤其是以江浙地區所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朱元璋不僅將大批的江浙地主和富豪遷至鳳陽,而且還對朝中的江浙士人紛紛貶斥。

甚至,朱元璋還以皇帝之尊公開進行地域歧視,其曾下令,”浙江、江西、蘇松人毋得得任戶部“。

更為過分的是,朱元璋在定天下賦稅的時候,將江浙地區的賦稅加倍,僅僅蘇州一府的田賦,就佔據了天下田賦總額的十分之一。

在此,重重打擊下,數年之中,三吳巨姓,或死或徙,無一存者。

朱元璋之所以對江浙士人下重手,是因為當年元朝對待江南士族十分寬厚。

而且,作為草原來的政權,元朝根本就沒啥治國方略,所以對江南地主刑法非常寬鬆,對地主的特權不加干涉。

他們在江南也是採取”包稅制“,只要地主能交上錢,其他的什麼都不管,所以江南地區的地主可都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史書記載:“一家雄踞一鄉,小民懾服,稱為野皇帝,其墳至今稱為某王墳塋”。

所以,江南的地主士人利用其特權大肆兼併土地,欺壓百姓,手段之狠毒超過歷朝歷代。

這也是為什麼明初的江南文人士大夫,對元朝時有著極大的懷念之情。因為元代的江南是農民的地獄,卻是地主士人的天堂。

所以,出身貧苦農家的朱元璋,對這些對農民敲骨食髓的江南地主十分怨恨,這才有了上述的舉動。

不過隨著統治的逐步穩定,朱元璋也明白一張一弛方為治國之道,而且江南地區乃是文化薈萃之地,人才輩出,治國還是離不開他們。

所以,朱元璋後期也開始逐步啟用江南計程車人,比如後來著名的方孝孺,但是,他主要是想把這些人留給自己的孫子建文帝使用。

透過此舉,可以幫助自己的孫子施恩於人,透過拉攏江浙計程車人,來制衡朝中的淮西勳貴,穩定朝局。

可惜朱元璋的良苦用心建文帝絲毫沒有領會,反而被自己身邊的文人洗了腦,在這群人慫恿下,建文帝剛即位便將朱元璋的施政方針全部推翻。

新鮮的建文新政出爐,首先,建文帝在政治上大舉提高文人的政治地位,改變朱元璋之前重武輕文的政策。

例如建文帝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資歷淺薄的儒生,這樣的人毫無施政的經驗,只因為得到建文帝的信任,便一朝得勢身居高位。

在他們的建議下,建文帝以文臣學士作為主要仕進物件,大開科舉,因而建文朝廷被稱為“秀才朝廷”。

而且明初掌握朝中大權的多是淮西勳貴,這些人本身就是朱元璋重武輕文政策的受益者,對於提高文人地位的建文帝,自然心生不滿。

所以建文帝此舉幾乎是將朝中的既得利益者和實力派給得罪了,所以在靖難之役中,很多武將勳貴一直划水看戲,不肯出力。

但是,為了平叛建文帝只能用這些二五仔,所以才會有李景隆那樣神操作,連主帥都這樣何況下面的人。

其實重用文人也不要緊,若是能重用像于謙這樣文武雙全的文官也沒事,哪怕沒有于謙,建文帝只要重用盛庸、鐵鉉等人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當年,在濟南盛庸、鐵鉉將朱棣打得多慘,奈何臣子給力,皇帝不給力啊。可惜,建文帝所用的文人大都是些紙上談兵的無用之輩。

而且,建文帝不不僅僅提高了文官們的地位,竟然還打算在明朝全面實行周制,例如其在方孝孺等人的建議下,竟然打算恢復廢除幾千年的井田制,真是讓人無語至極!

縱觀建文帝的所作所為跟那個最像穿越者的王莽類似,都是儒家的原教旨主義者,建文帝上臺後也是和王莽一樣將全國的地名大量改成古地名,浪費了朝廷的大量精力。

除了做這些無用功之外,建文帝還把朱元璋搞得南北榜給廢了,當年,由於北方戰亂日久,導致在科舉考試中,北方計程車人根本就比不過江南。

為了安撫和籠絡北方,朱元璋特意設定了南北榜,分開錄取士人。結果建文帝上來就把這項制度給廢除了,還停辦了北方的官學。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北方的學子,你是支援恢復舊制的朱棣,還是支援阻斷你上升之路的建文帝?

自己斷自己的根基,這樣騷操作也就建文帝能幹得出來。

不僅如此,建文帝還有減稅的騷操作,按理說,減稅這個事情是完全沒問題的,確實是能減輕百姓負擔的,但是你得選對時機啊。

建文帝減稅是在什麼時候,是在政府軍隊和朱棣軍隊在前線相持的時候減稅,是人都知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結果建文帝是前線打仗,後方減稅,真不知道他是自信呢,還是愚蠢。

最後說削藩,削藩這個事情做得很多,但是方法不對。其實建文帝剛登基的時候,就有老臣建議,學習漢朝的推恩令,軟刀子殺人,逐步削減藩王的勢力,逐個擊破。

但是,建文帝放著成功的經驗不用,偏偏聽信齊泰等書生的意見,強力削藩,而且做得還很絕,絲毫不給藩王一點後路。

其實,你要是拿了人家的權勢和兵馬,給人一點富貴,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事情了,但是,建文帝事情做得太絕,直接把有實力的藩王逼迫到了朱棣那一邊。

而且,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建文帝登基時,也有人建議他趁著朱棣覲見的機會,直接將其軟禁,結果他又不肯,放著大頭不抓,非要整小頭。

結果,眼見沒啥希望的朱棣只好冒險一搏,反正要麼等死,要麼戰死,還不如搏一搏,只是沒想到建文帝果然是中看不中用,竟然讓朱棣得了手。

所以說,整個大明二百年,真的沒有比建文帝更廢的皇帝了,那麼一手好牌竟能硬生生地打得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