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朱元璋為何要殺死小明王?小明王韓林兒的死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小明王韓林兒也不例外。小明王是怎麼死的?歷史把責任歸咎到朱元璋身上,認定是朱元璋對韓林兒痛下黑手,從後來朱元璋對待功臣宿將的態度和手段,就算跳進黃河也難以洗清他與此事的干係。有人說,小明王識趣點,及時禪位給朱元璋,或許能夠躲過一劫。

其實,做掉小明王未必是朱元璋的本意,小明王禪位與否對朱元璋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公元1366年,時值元朝至正26年距離元朝滅亡,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還有2年。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往滁州護送小明王到應天府,由於戰亂尚未平息,行走陸路不太安全,廖永忠勸說韓林兒走水路。經過瓜州時,韓林兒所乘坐的舟船沉入江底,一行人連人帶船全部交代在瓜州的江水裡。

瓜州沉船一事震動歷史。所有的歷史文獻指向一致,統統把此事歸咎為“太祖溺明王於瓜州”。《明史·韓林兒傳》更是清楚地記載:

明年,太祖為吳王。又二年,林兒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兒歸應天,至瓜步,覆舟沉於江雲。

然而,大家在以明史討論“朱元璋除掉韓林兒一事”時,不要忽略一個問題,所有史書的編寫只有一個規律“前朝史書,後朝編寫”。明史的作者是誰?清朝大學士張廷玉!清朝的江山從哪裡來的,明朝崇禎皇帝是也。

明朝與清朝在朝代關係上屬於繼承關係,但在繼承的過程中屬於敵對關係。由敵人來替自己書寫出來的歷史,它的可信度有多少,我們不敢妄加評論。真正把元末明初那段歷史瞭解一遍後,你會覺得朱元璋透過廖永忠來做掉小明王韓林兒,沒有任何的必要。

朱元璋從來沒有認可或是歸順過小明王,雙方只是一種名義上的借用關係。公元1355年(元朝至正十五年),小明王在劉福通的擁立下稱帝,國號為韓宋,改年號為龍鳳元年。

什麼叫“韓宋”,中國歷史上類似的國號有不少,比如五代十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他們之所以在“梁唐晉漢周”前面加一個“後”字,一是此前有過同名的朝代,二是他們名義上謊稱是前朝的後裔,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

小明王的韓宋也是如此,韓林兒也是借用“尊宋”的旗號來實現“反元”的目的。他認可的是宋朝,也或者說把自己美化成宋朝趙氏皇族後裔,而且他們確實是這麼做的,史書記載說:

元末大亂,韓山童(韓林兒的父親)看到時機成熟後,四處宣揚“天下正當大亂之時,彌勒佛將降臨於世”。古代社會,人心尚未開化,很多人非常迷信讖緯之言,韓山童利用人心矇昧的弱點,在黃河以南和江淮一代爭取到不少信眾。再加上潁州人劉福通以及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等人積極地幫韓山童宣傳,說他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應當掌管中原”。

也不知道韓山童在給自己造勢時,有沒有好好讀讀宋史。宋史中對靖康之變記載得很清楚,宋徽宗的兒子除了宋高宗趙構以外,所有皇族子嗣全部被女真人一鍋端了,要不是康王趙構在外地搬救兵,宋朝提前150年就結束了。

但是從韓山童說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也能看出他的小心機。宋朝皇帝那麼多,也不乏明君聖主,他為什麼一定要跟宋徽宗扯上關係。因為宋徽宗兒子多,前後生了37個兒子!從靖康之變到至正十五年已經過去200多年,誰還能弄清楚除趙構以外,宋徽宗到底有沒有子嗣存活。

韓山童的招數,比他早1000年的蜀漢劉備也用過。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中山靖王劉勝有一百多個兒子,再經過兩百年的繁衍,根本無從考證真偽。朱元璋手下高手如雲,就你韓山童那點把戲,糊弄別人還行,能糊弄得了李善長和劉伯溫嗎?所以,《明史紀事本末》清楚地記載著朱元璋的態度:

劉福通等立韓林兒為皇帝,號小明王,改元龍鳳,遣人至和陽招諸將,檄子興子為元帥,張天祐右副元帥,太祖左副元帥。太祖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也!不受。

朱元璋壓根不信韓山童那一套,在“群臣”的建議下,才勉強名義上歸附小明王的韓宋,年號也用龍鳳。這種歸附只是停留在表面,私底下自主經營。

雙方沒有實際的臣屬關係,更不可能完美地合二為一。朱元璋和韓林兒都是陣營的首腦,天下只能有一個人說了算,他們最終只會以槍對槍、杆對杆的方式分勝負,沒有必要採取營營苟苟的手段。何況此時的朱元璋已經具備壓倒性優勢!

若是朱元璋想做掉韓林兒,都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張士誠派大將呂珍攻打安豐城時,假如朱元璋不想讓韓林兒繼續存在,完全沒有必要馳援安豐。可以把做掉郭天敘的故事重演一遍,隨便找個理由拖延行軍速度,讓呂珍攻破安豐城,直接把韓林兒宰了,永絕後患。

但是朱元璋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幫助韓林兒解安豐之圍。有人認為,朱元璋此舉是防止張士誠壯大,這種觀點有些牽強。先不說張士誠那幫人有沒有成氣候的可能,就算張士誠佔據安豐,對實力擴充沒有太大的意義。

安豐城是個兵家要地,地處多個地方的交匯處,只要一有戰火,必然會燒到安豐城,無異於一個燙手的山芋。非但對實力壯大沒有幫助,反而要分出不少兵力來鎮守。何況此時的安豐城就是個累贅,城內慘到什麼地步,明史記載說“人相食,有屍埋於地而腐者,亦掘而食之,或以井底泥為丸,用人油煠而食之者”。別說吃人了,安豐城已經到了吃土的地步。

救援安豐城,絕不是要與張士誠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完全是朱元璋出於道義相助,也或者是藉此來壯大自己的聲勢。非常有意思的是,安豐大戰前後,朱元璋很少有親征的記錄。除了面對陳友諒這種勁敵,朱元璋親征以外,通常只派大將出徵。所以,朱元璋想要除掉韓林兒,早在安豐大戰時便可以得手,沒有理由親自動手。

有人認定是朱元璋授意廖永忠做掉韓林兒,不過是從朱元璋坐穩江山後,磨刀霍霍向功臣推斷而來。雖然朱元璋殺功臣的手段和程度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但是以此來推斷朱元璋殺韓林兒,就顯得有些理由不充分。

首先韓林兒不是功臣,他既沒有能征善戰的武功,也沒有運籌帷幄的謀略,留著韓林兒對大明江山沒有任何威脅。厚養“老東家”又能為自己博得美名,何必鋌而走險給自己招來千古罵名。

既然如此,為何韓林兒還是死了呢?一切都是場誤會!韓林兒之死不是朱元璋的意思,完全是廖永忠冒昧揣測朱元璋造成的結果,《明史·廖永忠傳》裡說:

韓林兒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諭諸將曰: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

朱元璋論功行賞時,他評價廖永忠說,鄱陽大戰,廖永忠勇猛無敵,此戰得以勝利,廖永忠居首功。但是廖永忠有個毛病,喜歡像儒生那樣猜測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此話說得非常明顯,就差直接點名說廖永忠殺韓林兒是自己的主觀猜測。

廖永忠為什麼要私自動手呢?不過是想獲得更大的封賞。他以為朱元璋把韓林兒視為心腹大患,所以自己先動手做掉韓林兒,把所有事兒都攬在自己身上,將來論功行賞時,可以稱為自己受封的籌碼。

此外,除掉韓林兒也符合眾將領的意願,大傢伙能夠擁有封侯拜爵的地位,全憑戰場上一刀一槍拼命得來。假如韓林兒活著的話,朱元璋怎麼也得封他做個王侯。在朱元璋舊部的眼裡,這樣太不公平了。本來就瞅著韓林兒不順眼,回頭再跟大傢伙平起平坐。所以,廖永忠前思後想,決定做這筆買賣。

從後來廖永忠的結局也能看出,朱元璋對待韓林兒一事的態度。雖然當時朱元璋忍著沒有發作,那是迫於用人之際,萬一因懲罰廖永忠,令其他諸將產生消極怠工的情緒,對自己也沒有好處。洪武八年後,大明王朝已經堅若磐石,朱元璋終於可以和廖永忠算賬了。

《明史·廖永忠傳》說: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這句話非常值得揣味,廖永忠因為有僭越的行為,所以被朱元璋賜死。僭越就僭越吧,朱元璋用了“龍鳳”一詞。再聯想一下,小明王韓林兒的年號不正是“龍鳳”嘛,真是一語雙關!

所以,小明王早點位給朱元璋,以此換取善終,根本不是重點。以朱元璋的實力和性格來說,他根本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名存實亡的亂世藩王,而壞掉自己的美名。甚至說,與那些功臣宿將相比,小明王要可愛多了,因為小明王一不懂兵事,二沒有勇猛之力,留著反倒更加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