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母親節母親花六首,金色萱草如百合,萱草忘憂日日長,母親節的意思

母親節母親花六首,金色萱草如百合,萱草忘憂日日長

母親節是西方傳入中國的一個節氣,定在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西方文化的流行,母親節由港臺流傳到大陸,在這天買點禮物鮮花,特地送給辛勤的母親,表達兒女的濡慕和尊重,也讓辛勞的母親有了被子女重視的那種入心的小快樂。

尤其是送給母親的花中,有代表長壽健康的康乃馨和百合花,舒展的百合芬芳清麗,康乃馨長久而鮮豔,被當做最好的鮮花祝福。

但實際中國也有母親節,表達的方式雖然含蓄但更熱烈樸實,也是在公曆的五月,應對農曆的四月和初夏,用一種類似百合的鮮花,送給母親,不是一支或者幾枝花,是一片茁壯的金色的百合。

這種類似百合且氣味芬芳的花草,叫做諼草或荁草,而且是成片的種植,就種植在母親居住的庭院,讓這種明麗的花朵,伴隨母親沉悶多鬱的初夏。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願言思伯,使我心痗。”詩經《伯兮》

這是先秦時代對萱草的描寫,作為在戰爭中恐慌的人們,渴望能夠有治療心慌緩解憂慮的草藥。於是發現了夏天長在樹蔭下的萱草。而戰亂和別離最受衝擊的是母親和女性,於是在父母住的地方多多種植萱草。它開花金色而美麗,像樹蔭下燦爛的笑臉,更重要的當然是藥用價值,解除春夏容易患的水腫,對於女性調經順氣,安神行血很有效果。

雖然萱草無法完全治療因為離別憂患帶來的身心痛苦,但是緩解身體的不適,也會提升心情。所以萱草又叫忘憂草。

我不在家的時候,母親多看看這些花兒吧,它們開花就像我的笑臉圍繞著您呀!如果有人心情不快,也請母親分給他們一些萱草吧。

這是贈人萱草,手有餘香。

“遠處天一隅,苦困獨伶丁。

親人隨風散,瀝滴如流星。

願得萱草枝,以解飢渴情。”漢《李陵贈蘇武別詩》

漢朝李陵滯留在胡地,他看見了同樣被留在風雪大漠的蘇武,但蘇武此時已經可以返回漢地。李陵為什麼沒有回來呢,因為漢武帝聽信謠言,滅了李陵三族,他的母親,妻子,兄弟都被殺,或者還有他的子女。

他望著蘇武,老淚縱橫,我自己在這冰天雪地,孤苦一人,我的親人都死了,像風吹散的流星。給我一枝忘憂的萱草吧,讓我忘了過去,也將它獻給我的母親,請你天上不要那麼憂愁等待啊!

李陵最終沒有回到漢朝,或者胡地有他的子女,李陵雖然身在胡地,貴為高官,但是二十多年不興戰事,這是他最大的全身報國。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唐朝 孟郊《遊子》

孟郊的父親應該是早死,或者是在孟郊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孟郊母子,所以孟郊的少年和青年是相當寒苦而自卑的,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遲到41歲才中鄉試,很大原因是貧窮沒有太多經濟來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猶恐遲遲歸。”這首詩打動了千百年來的讀者。

這裡可以看到孟郊母親對孟郊的厚愛,孟郊出門遠行考試,母親一針一線做衣裳,將深情厚愛都縫在了一針一線裡。這是窮人家的母親,做不了更多的衣裳,卻將細節和愛都放在手工裡,衣服要厚,要密,要經穿,怕孩子在外凍著了,怕沒錢買衣裳。

而敏感的孟郊如何能捨得年邁多病的母親。在母親的堂前種滿萱草,自己出門。可是他回頭,看見母親靠在門口,她眼睛裡哪裡會看萱草,她只是牽掛遙遠的他。或者還有更悲慘的,是這位母親估計眼睛也快瞎了吧。她什麼都看不見,只知道孩子走了。

孟郊是個孝子,母親不忍心耽誤他的前途,數次逼他出門不要管自己。但是孟郊在外做官哪裡能安心,所以官也做得不順。直到56歲在洛陽定居,將母親接過來居住才安定一點。不過長年的憂患貧寒,他的壽命不算長,也許還沒有自己母親壽數高。

在宋朝,庭院經濟繁榮,萱草花是必備送給妻子母親的花草,是成片種植哦。

“詩人美萱草,蓋謂憂可忘。

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庶以悅親意,豈特憐芬芳。

使君有慈母,星發壽且康。

晨昏謹色養,彩服戲其傍。”宋家鉉翁《萱草篇》節錄

這說明了宋朝種植萱草花的意義,是作為人子送給母親的,不是因為花開芬芳,是因為確實有讓人快樂的功效。而且如果讓母親開心,不但要種這種草藥,更重要的是孩子要陪伴母親,用真實的陪伴,讓母親開心。

“戲彩堂深翠幕張。南颸特地作微涼。

葵花向日枝枝似,萱草忘憂日日長。

門有慶,福無疆。老人星與酒生光。

殷勤更假天吳手,傾瀉西江入壽觴。”宋朝向子諲《鷓鴣天·戲彩堂深翠幕張》

萱草開花正好是初夏,也就是當代母親節的時段,但是幾乎萱草的花期,就是古代母親最幸福的日子,因為兒女們作陪會邀請母親賞花,用團聚熱鬧的方式逗母親開心。

在這個初夏的節日裡,看著枝枝向日的葵花,賞著朵朵搖曳的萱草花,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那金色的花朵讓人生覺得豐滿燦爛而有意義吧。這樣的熱鬧不是當代母親節送一個小禮物就可以替代的,是人到情到,花開美滿的真實快樂。母親的春天延續在夏天裡,在一家團聚的熱鬧中。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元朝王冕《墨萱圖其一 》

王冕是民間天才畫家,所以他的詩和畫都別有接地氣的審美。

這是我看到最美的寫萱草花的詩。

那燦爛的萱草花,大片長在母親的堂前,那搖曳的花朵是南風吹開了母子的心。

是慈母在門口看著孩子那種牽掛,是遊戲回頭時的不忍。

而我遠在他鄉,沒有母親的地方,再好的飯菜都不香甜,而我卻不能奉上自己親手做的菜餚,書信不達,每天互相的問候也隔著山長水遠。

我聽見路上的杜鵑,每天叫著不如歸去,作為子女真是心生慚愧。

中國傳統注重親情孝道,尊老愛幼,深入民族文化,正是這樣的傳承,才有著宏大的感情力量和家國情懷,對每個老人都重視,都不放棄,構築溫暖和愛的家園,在家國災難面前,尤其有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情感力量,捆綁扶助,因己及人,家國一體,老幼齊心,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了這種文化的優秀和力量。

感恩母親,感恩一切懂得感恩的人,感恩優秀的文化傳統,讓我們擁有幸福安樂的生活!

雖然現在不流行送萱草,但是萱草情誼,根深傳統,親人陪伴就是最好的支撐和力量。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古典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