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何說益州險塞,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而成帝?

諸葛亮在中學課本中有兩大名篇,一個是《出師表》,一個是《隆中對》,當然《隆中對》並不是諸葛亮寫的,而是諸葛亮說的,陳壽給他記錄下來了。

這兩大名篇中國人大都耳熟能詳,《隆中對》中的諸葛亮才氣縱橫,指點江山,讓人膜拜,《出師表》中的諸葛亮殫精竭慮,一心為主,讓人動容。但是,有的朋友卻在這兩篇文章中發現了一個諸葛亮前後矛盾的地方,這個矛盾就是,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說: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顯然是一塊好的不能再好的地盤,是龍興之地。但是,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卻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這是不是前後矛盾?

其實並不是的,諸葛亮開始所說的益州確實富庶無比,他後來所說的益州也確實疲敝至極,這兩個說法並不矛盾。諸葛亮作隆中對是在公元207年年底到208年年初,而寫《出師表》確實在公元227年。這期間已經過了整整20年,而這20年中,子劉琮(cong)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後來劉琮投降曹操,劉備帶著一些不願降曹的荊州人士去了江陵,之後又聯吳抗曹在赤壁蜀國和益州的形勢確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隆中對策之後一年,劉表突然病死,他的兒一戰中奠定了自己的基礎。公元211年,劉備入川,之後終於完成了諸葛亮當初定下的計劃:先取其主不能守的荊州,然後取闇弱的益州。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公元217年開始到219年,劉備和曹操進行了著名的漢中之戰,最後劉備獲勝,遂佔據了漢中,成了“漢中王”。諸葛亮到達了自己人生的頂峰。

但是在此之後,蜀國卻遭遇了荊州之敗(在襄樊之戰或者荊州之戰中),此戰導致關羽所部全軍覆沒,蜀漢丟掉了了荊州三郡,隆中對中的關鍵地盤已經失去,蜀國和吳國的聯盟關係也就此瓦解。然而更加雪上加霜的卻是後來的夷陵之戰(公元221年到222年),這一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一起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以蜀漢的慘敗而告終,蜀國元氣大傷,搖搖欲墜,蜀國的反叛勢力也因此而起,諸葛亮鞠躬盡瘁數年,才將蜀國的情況扭轉過來。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益州疲弊的時候,正是夷陵之戰後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