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漢高祖給予巴地土著充分的優待,免除七姓賦稅,提供了發展機遇

益州地處邊疆,不同內郡,少數民族眾多,益州豪族有一部分就是從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中發展而來。益州的土著豪族在秦漢之際就開始活躍在政治舞臺之上。如在秦昭襄王時,益州地區虎患十分嚴重,秦王賞重金招募殺虎者。巴地人廖仲、薬何、秦精應募解決虎患,秦王大喜和巴人刻石為盟。因為巴地土著有功於秦,只需對秦政府交些許象徵性的

稅賦

,在法律上也取得了和秦人相當的地位。

這是被廣大的巴人所接受的,這對巴人的發展而言是有利的,可以使他們免受中原移民的的衝擊,使巴人土著和外來移民友好共處。楚漢之爭,劉邦為漢中王時,賨民曾助劉邦還定關中,有功於漢朝。所以漢高祖劉邦封賨民閬中人範目為渡沔侯表彰其功勞。範目又為賨民其餘著姓請功,漢高祖允許羅、樸、督、鄂、度、夕、龔等七姓免除賦役,其餘人只需繳納賨錢,每人四十錢。漢高祖給予巴地土著充分的優待,免除七姓賦稅,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

賨人為了回饋漢政府,賨人曾多次幫助漢政府平定西南地區其他少數民族的叛亂活動,東漢時車騎將軍馮緄曾依靠賨民(板楯蠻)討平武陵蠻叛亂,益州太守李顒也依靠他們討平西南夷叛亂。巴地土著賨民(板楯蠻)成為漢政府的一大助力。漢末,幫助漢中張魯抵禦曹操的巴中人樸胡、杜澤、袁約就是當地的賨民豪族首領。南中地區在漢武帝時期才納入漢政府統治範圍,開發較巴蜀為遲,這裡土著居民甚多,漢政府多對此採用“夷漢分治”或“以其故俗治之”的羈縻政策。

關於“夷漢分治”

從一方面說這是中原移民剛進入南中地區,這時南中的土著少數民族數量相當龐大,中原移民和少數民族還並未出現民族的融合現象。從另一方面講,這也使得中原移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在這一地區得到儲存和延續,豐富文化的多樣性。也有一部分南中土著豪酋透過漢化轉變為地方豪族,如建寧孟氏,其先祖就是由僰人上層演變而來。益州地區豪族形成的過程與其他地區豪族發展的歷程都不是一蹴而就,是一個長期演化的過程。

益州北部巴蜀地區較早完成華夏化過程,該地豪族的發展與中原豪族有頗多相似之處。益州南部南中地區社會環境更加複雜,該地豪族形成的條件有一些獨特性。其一農業發展條件較為優越。益州與雍涼的交通,向北只有褒斜道、子午道,險阻且長。東下荊揚,唯有長江水道,三峽水道亦是險途。幾乎使得益州與外部相隔絕,但這也成就了益州“天府”的名號,穩定的內部環境使得益州地區很少遭受戰禍殃及。益州北部有漢水谷地、安康平原,中部又有四川平原,及沿江灌溉區,南部雲貴高原上不乏土壤肥沃的山間盆地。

在地方官員鼓勵和推動之下,灌溉設施也有很大改進。如在成都平原李冰父子率蜀地百姓修建都江堰,蜀郡太守文翁開湔江口,灌溉郫繁良田。在南中地區益州太守文齊曾起陂池,灌溉良田兩千多頃。農業基礎的完備是農業可以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在北方的涼、並、幽等州,雖然漢政府也多次移民屯田,但奈何該地的自然環境不如益州地區,加之時常會遭受遊牧民族侵擾,農業發展缺少穩定的社會環境,這使得益州豪族較這些地區更為興盛。

王權支配的結果

漢代豪族的形成是王權向社會開放權力資源的必然結果。他認為豪族在漢武帝之前是以各種形態存在的,在西漢武帝以後,豪族開始趨向於一種新的形態發展,這種形態就是集官僚、士人、地主等多重身份於一身的“豪族”。在漢武帝時期,各種社會勢力最終向王權屈服,開始尋求與權力結合,而軍功地主階級的衰落正好提供了可能。

結語

益州豪族來源成分複雜,豪族來源呈現出多元化特點,但其主要成分當屬益州域外移民群體。益州山川形勢複雜,地理環境差異大,移民時間跨度長,這導致益州各地豪族不可能同時出現。例如巴蜀地區在秦朝時期就有豪族活動的記載,而南中地區在西漢末年才有關於大姓的記載。這使得益州豪族呈現出發展不平衡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