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清政府為什麼在打敗法國的情況下還和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原因在這

中法戰爭,又稱清法戰爭,它是世界歷史上都極為著名的一場戰爭。之所以著名,是因為這場戰爭有兩大怪,一怪是封建落後的清朝居然打贏了當時號稱“世界第二”的法國,另一怪則是清朝雖然打贏了戰爭,卻向法國求和,同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戰勝國向戰敗國求和,這可謂是滑天下之大稽,時人稱這場戰爭是“法國不勝而勝,清國不敗而敗”。那麼,到底是什麼緣故,讓清政府在打敗法國的情況下還和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難道真的只是清政府腐敗無能嗎?

清政府的腐敗和懦弱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是除此以外,清政府“不敗而敗”,確實有它的理由和考量。具體來講,清政府在取得鎮南關之役大捷以後,卻向法國求和,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清軍沒有殲滅法軍主力,法國遠東軍實力尚在。

臺灣及杭州灣的防守成功是中法戰爭的轉折點,馮子材在鎮南關的大勝,則重創了法軍,使得清軍取得階段性勝利。在這一戰當中,老將馮子材率軍與法軍殊死奮戰,將法軍擊潰,同時趁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等重鎮,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也被重傷。這無疑是一場鼓舞士氣的大勝,也是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在面對西方列強時的第一場大勝。然而實際上,法國遠東軍的主力尚在。當前線戰敗的訊息傳回國內以後,以法國總理茹費裡為首的內閣集體倒臺,新的內閣主張對清朝全面宣戰,他們還向越南法軍支援五千萬法郎的軍費,要求他們繼續進攻中國南部。與法國全面開戰,這顯然不是清政府想要看到的局面,李鴻章等人也主張“乘勝即收”,建議清政府立即與法國締結和約。

二、英美等西方列強的施壓,令清政府不敢趁勝追擊

在鎮南關之役大勝法軍以後,清軍士氣高漲,朝廷裡也有許多人主張趁勝追擊,徹底蕩除在中國南部和越南等地的法軍,掃除威脅,揚我國威。可是,英美等國不願意看到清政府強大起來,他們擔心清政府如果真的打敗法軍,其國際地位將大幅上升,以後可能就不會像以前一樣馴服了。所以,英美等國一直在向清政府施壓,有列強甚至揚言,如果清軍繼續攻打法國遠東軍,他們將和法國一同對清朝宣戰。法國一國宣戰便已令清政府恐慌不已,更何況還有比法國更加強大的英美進行威脅,這使得清政府不敢再擴大戰果。

三、清政府擔心“民變”,奉行“攘外必先安內”

在法軍侵略越南和中國南部以後,慈禧是堅決主戰的,她十分害怕法軍佔領雲南、廣西、廣東等地以後,會發動民變,再次重演“太平天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法戰爭》載:“(慈禧懿旨)計殊叵測,該國(越南)積弱已久,若任其侵削,則滇、粵藩籬盡為他族逼處,後患不可勝言。”慈禧很重視越南,但她重視不是因為清朝是越南的宗主國,而是擔心越南一旦失守,滇、粵等地被敵人攻陷以後,後患無窮。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法戰爭》

在戰爭初期,慈禧力主與法國作戰,為此她不遺餘力的支援此前為清軍死敵的“黑旗軍”,還革除了許多主和派大臣。然而在鎮南關之役以後,慈禧深感法軍威脅變小,劉永福的黑旗軍等地方軍實力卻愈發強大。滇、粵等地一直都是“民變”的源頭地,慈禧擔心黑旗軍等地方團練會尾大不掉,“兵連禍結”會激起“民變”、“兵變”,所以轉變態度,不再對法國強硬,開始向法國求和。

四、條約本身損失不大,繼續作戰風險不可控

許多人都詬病清政府在取得勝利以後,卻和法國簽訂喪權辱國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客觀地講,《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對清朝確實不甚有利,但它相比於其他條約,遠談不上喪權辱國。儘管這場戰爭結束以後,法國實現了把越南變成自己“保護國”的目的,但清政府沒有賠款,沒有割地,這對於清政府之前和列強所簽訂的條約而言,在外交上是一個不大的失敗。

清政府當然還可以繼續同法軍作戰,擴大戰果,但其代價和風險是巨大的。在一年多的中法戰爭當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根據估計,繼續打下去清政府將要耗費至少五百萬兩白銀,而且還要面臨被列強群起而攻之的險境。從後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當然希望清政府能夠更有骨氣一些,哪怕花費再多軍費,承擔再大風險,也要和侵略者戰鬥到底,打出中國的氣勢。可是這對於清政府來說,實在是不可能做出的決策,畢竟一旦失敗,當時勉強還可以維持的局面將陡然直下,跌入深淵。

不過換言之,風險與機遇本就是並存的,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就是一場賭上國運的戰爭,日本最終賭贏了,贏得了崛起的機會,清政府不敢賭,最終任人欺凌。所以,說到底,清政府“不敗而敗”,在打贏戰爭的情況下向侵略者投降,確實有苦衷,我們可以理解,但難以認同。畢竟,清政府和法國簽訂的一紙條約,令浴血奮戰的軍民們成了笑話,令清朝成了笑話,這其中的消極影響,是極其深遠而巨大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