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劉伯溫?劉伯溫是怎麼死的?劉伯溫的兒子又是誰?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歷代開國皇帝中起點最低的。明朝的歷史被形容為是“開局一個碗”。正因為朱元璋的江山得來不易,所以在他眼中王朝的穩定與長治久安是壓倒一切的。朱元璋對任何可能威脅到明王朝穩定和長治久安之人是從來不會手軟的。公元1370年朱元璋對當年追隨自己建功立業的文人、武將論功行賞時一共冊封了34位開國功臣。這其中李善長、馮勝、朱亮祖、傅友德、藍玉等14人被明確記載系朱元璋所殺,而在民間野史中劉伯溫、徐達等人之死也與朱元璋有一定關係。

無論主觀上是否有謀反之心,只要具備謀反的實力就一定不能放過。在朱元璋清洗功臣集團的過程中動輒牽連數萬人。朱元璋在胡惟庸案、藍玉案中故意將案情擴大化處理,一時間朝堂上下血流成河、人人自危。對此持反對意見的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一連上了三道奏摺勸諫朱元璋不要濫殺無辜,結果勃然大怒的朱元璋竟在朝堂上揚言要殺了李文忠。後來在馬皇后的勸諫下朱元璋赦免了李文忠的死罪,但還是將其削去官職、幽閉在家。

被朱元璋所殺的開國功臣中有行為不軌者、有居功自傲者,然而同樣也有不少死於株連乃至可能純粹是死於朱元璋的猜忌心者。如果你只看到這一方面就會覺得朱元璋簡直就是一個暴君屠夫的形象,然而這裡有一個大前提就是這些人確實對朱元璋的統治構成了一定威脅。被殺的這些人中有些確實主觀上是沒謀反的心思,然而朱元璋可不在乎他們冤枉不冤枉。朱元璋在乎的是這些人客觀上有謀反的實力——僅此一點就足以令朱元璋寢食難安了。

由此可見朱元璋殺這些人是出於政治原因,然而在沒有政治大前提的時候朱元璋也會展現出溫情的一面。朱元璋對功臣的態度一向是用歸用、賞歸賞,可一旦覺得對自己有威脅時就會痛下殺手。這是一個政治大前提:任何人不管和朱元璋是什麼關係、對他有過任何恩惠,如果與這個大前提發生了衝突就必死無疑,反之在不存在政治衝突的情況下朱元璋其實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1366年4月濠州守將李濟開城歸降後朱元璋興高采烈回到故鄉祭掃父母的墳塋。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朱元璋作為中國歷史上起點最低的開國皇帝其實有著強烈的光宗耀祖心理,所以他一回到家鄉就把鄉親故舊召集起來飲酒敘舊。朱元璋臨走之時給了鄉親們不少賞賜,還特意單獨召見重賞了兩個人。這兩個人一個名叫汪文,一個名叫劉英。話說汪文、劉英兩家與朱元璋家比鄰而居,所以三個人小時候就常在一起玩,而且在當初朱元璋落魄之時這兩人還幫過朱元璋一個大忙。朱元璋單獨召見兩人其實就是想報恩。

1344年濠州爆發了嚴重的蝗災、瘟疫。朱元璋的家庭本就不富裕,結果朱元璋的父母就在災荒中餓死了。無錢安葬父母的朱元璋找到地主劉德希望討來一塊墓地安葬父母。朱元璋曾給劉德家放牛7年,所以他在萬般無奈之際想到的是找這位老東家幫忙,然而卻被劉德一番斥責後趕走了。打小和朱元璋玩在一塊兒的劉英是地主劉繼祖的兒子。劉英把朱元璋家裡遭難的情況和自己的父親劉繼祖說了,劉繼祖得知此事後就把自家的一塊地送給了朱家當墓地。

安葬了父母之後朱元璋自己還得生活啊。年僅16歲的朱元璋不得不為生計考慮。這時汪文的母親給朱元璋指了一條出路:讓他出家為僧。這樣好歹能混一口飽飯。好心的汪母為朱元璋置辦了不少禮物,還讓兒子汪文親自送朱元璋去皇覺寺出家。就這樣朱元璋才得以在饑荒年裡沒被餓死。後來朱元璋離開皇覺寺投身紅巾軍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事業。由此可見當年劉、汪兩家確實是對朱元璋有大恩的,而朱元璋也始終沒忘記劉、汪兩家當年對自己的恩情。

朱元璋回鄉時劉繼祖、汪母都已不在人世,所以他就特意召見了劉英、汪文兩人。朱元璋不僅賞賜給兩人大量田地和金銀布帛,還永久免除了兩家的賦稅徭役。這時的朱元璋還只是一方割據勢力,兩年後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天的南京)正式登基稱帝。朱元璋稱帝后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還讓劉繼祖的子孫後代世襲爵位、享受俸祿待遇。同時朱元璋還在老家在鳳陽設立皇陵祠祭署:“以汪文為署令,劉英為署丞,專典祀事”,“ 不去其鄉而身享安榮之貴”。

此後每年汪文、劉英都要赴南京面聖,而朱元璋每次召見他們都要給予賞賜。洪武二十年(1387年)汪文在鳳陽病死後朱元璋“親制文,遣內侍及儀曹官弔祭”,還贈送了一大筆“喪葬費”。後來劉、汪兩家子孫所享受的俸祿待遇一直維持到了明朝滅亡為止。如果說朱元璋厚待曾幫助過自己的劉繼祖、汪母的後人體現了他恩怨分明的個性,那麼他對待曾羞辱過自己的劉德又是如何處置的呢?話說朱元璋回鄉時劉德其實是相當不安的。當然他這種不安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劉德深知自己當年曾得罪過朱元璋。那時的朱元璋只是一個放牛娃,欺負他一下也不會反抗,然而如今人家可是手握生殺予奪之權。如果朱元璋鐵了心要報復劉德,那麼劉德的小命也許都保不住。即使朱元璋網開一面不殺他,可也有很多種方法收拾他。朱元璋回鄉後不僅單獨召見了劉英、汪文,也單獨召見了劉德。劉德去見朱元璋時可謂是提心吊膽。見面之後朱元璋並沒為難劉德,反而賞賜給他30畝田地,還免除了劉德10年的賦稅徭役。

朱元璋沒打擊報復已令劉德意外了,反而還賞賜他就更令劉德喜出望外了。關於朱元璋沒報復劉德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說法。當年幫助朱元璋安葬父母的劉繼祖其實是劉德的同族兄弟,所以有人認為朱元璋是看在劉繼祖、劉英父子的面上才放過了劉德。況且劉德雖對朱元璋一家刻薄,但朱元璋一家也是靠佃耕劉德家的土地才得以維持生計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朱元璋也確實欠著劉德的人情。當然更為關鍵的可能還是不想給天下人留下一個公報私仇的小氣樣。

朱元璋是幹大事業的人,那麼就要有大的格局。劉德作為一個鄉下土財主根本不可能對朱元璋的統治構成威脅,殺了他只會給世人留下自己公報私仇的印象。朱元璋殺人從來都是因為政治原因,然而劉德並不可能在政治上對朱元璋構成威脅,放過他反而會給天下人留下自己寬宏大量的形象,所以朱元璋也就沒為難劉德。當然朱元璋放過劉德可能或多或少還是看了劉繼祖的面子。至少劉德自己就認為是兄長劉繼祖的善舉救了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

劉德自從和朱元璋見面後就一改從前動不動就口出惡言的為富不仁形象:他不再打罵下人,對鄉親們的態度也變得仁慈寬厚,鄉里有什麼事總是第一個出錢出力幫忙。當年自己的兄長劉繼祖幫了落魄時的朱元璋一把就為自家換來了世代沿襲的爵位,誰知道自己今天幫的人當中會不會有人以後時來運轉呢?這也許就是劉德的真實心態吧。事實上劉德得到的好處和劉繼祖比差得太多了。劉繼祖家的爵位是世代沿襲的,而劉德得到的30畝地只是免除10年的賦稅徭役。

劉繼祖一個善意的舉動就為子孫後代帶來了無窮福祉可謂是賺大發了。劉繼祖和劉德的境遇說明人還是要行善的。力所能及之時能幫助人就幫一把,萬一以後有人非要湧泉相報也未可知。有時一個無心的善舉就能改變別人的一生,同時也有可能在未來給自己帶來回報。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切記不要對那些看起來落魄的人趾高氣揚,因為你不知道人家將來會不會有翻身之日。說不定那天你真有可能會需要請求別人的幫助,所以多交朋友總是比多結怨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