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齊王建為政之道:為何說齊王建為政之道是因為齊國距離秦國遠?

在關東六國中國中維持最久的是齊國。但這並不是因為齊國末代國君齊王建為政之道有什麼過人之處。其原因只有一個,距離秦國遠。

齊國是東方大國,在戰國初年已擁有今山東省的大部,兼有今河北省東南部一部分。其疆域東臨大海,北與燕接壤,西與趙、衛(魏的附庸)相接,南與魯、越等國接壤。齊國偏居東方,處於中原側翼,又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半島,其地緣政治環境比起“三晉”有利得多。齊國在戰國中期曾與秦國並稱為東西二帝,除了與其國力強大有關外,還與其四周缺少強大的鄰國,在對外擴張中無後顧之憂有關。蘇秦組織合縱時,在臨淄就對齊宣王說:“齊,南有泰山,東有琅琊,西有清河(漳水),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這個評價的確也跟秦國差不多。

在經濟方面,齊國地處華北平原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司馬遷曾說:“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魚鹽。”齊國東臨大海有豐富的漁鹽資源,且處交通要道,四通八達,商業活動非常頻繁。齊國積極利用這些有利條件開展對外經濟交流,如齊國將糧食、鹽賣給趙、魏等國以換取黃金,然後再用黃金向滕、魯等國購買糧食,以賺取差價。齊國經濟的繁榮發達也是其在戰國中期顯赫一時的重要原因。

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祖孫三代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鼎盛時期。齊威王敗魏軍於桂陵,齊宣王敗魏軍於馬陵,齊閔王率領魏、韓聯軍南勝楚國於垂沙,並組織諸侯聯軍攻秦三年,終於攻破了天險函谷關,迫使不可一世的秦國割地求和,將齊國國勢推至巔峰。但齊國所缺,恰恰是一座屬於自己的“函谷關”。關於齊國所在的山東地形的戰略意義,明清之際的江南學者顧祖禹曾作過中肯的評價:“山東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原因在於,山東地處華北平原,缺少有像秦國那樣險要的關隘可用來防禦,不易固守;且山東低山丘陵方圓不過幾百里,缺乏縱深,幾處險要一被突破,全境即可能被擊穿。更有甚者,齊地近中原(或者本身就是中原的一部分),與其他諸侯國的利害關係過於膠著,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鯨吞蠶食的意圖都容易遭到其他諸侯國的反對。故齊強盛之時,雖有戰勝之名,卻未能略地拓境。

後來齊閔王以傾國之兵攻宋,雖然宋國的君主康王在當時國際口碑極差——古書上說康王用皮袋盛血,高高掛起,用箭射去,叫作“射天”,此外還有種種暴行,被諸侯叫作“桀宋”——但是利益與道德無關,齊國攻克膏腴之地的宋國(又割取楚的淮北之地),仍然引來天下諸侯的恐懼,成為眾矢之的。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成功組織起燕、秦、魏、韓、趙五國之師群起而攻之。這時的“齊雖強國也,西勞於宋,南罷疲於楚,則齊軍可敗而河間可取。”齊閔王率領全國軍隊,在濟水(古濟水下游,與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近似)以西平原野戰迎敵,被五國聯軍打得大敗。樂毅見戰局進展順利,遂分遣魏國之師南略宋地,遣趙國之師北收河間,自率燕軍深入山東腹地,齊人大亂。燕軍乘勝長驅,齊城皆望風披靡。樂毅攻克齊都臨淄,兵分五路,攻略全齊。燕軍勢如破竹,六月之間,連下齊城七十餘座,皆置為郡縣。齊僅剩即墨(今山東平度)、莒兩城,險遭亡國厄運。

這也是齊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之後,雖有田單以“火牛陣”破燕復國,但遭受重創的齊軍從此一蹶不振,再不復齊威王時代的軍威了。復國之後的齊國不但再也未能恢復到戰前可與秦國抗衡的國力,甚至連逐鹿中原的想法也已經不復存在了。特別是當公元前264年齊襄王(齊閔王之子)去世後,繼位的齊王建尚且年幼,其母君王后聽政。從這時起,齊國徹底失去了威王、宣王時代的大國雄心,直到滅亡的幾十年裡都在奉行“事秦謹,與諸侯信”的混日子戰略,置身戰國漩渦之外而求一時苟安,終於難逃“六王畢,四海一”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