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酒器中的小揪揪是幹啥的?為什麼西周的少量,到東周就沒了呢?

這種酒器叫爵,當然它有多種造型,但不外乎三足加兩邊各豎起個小揪揪,很多人都很奇怪這兩個小揪揪是幹啥的?這裡有很多說法但都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的猜測,我比較認同的一種說法是因為在遠古時期釀的酒裡面有雜質,這兩個小揪揪是用來系過濾網的。

然而這種酒器只廣泛用在商朝,到周朝幾乎就不用了,準確說在西周時候還有少量,但到東周就沒了,因為周朝禁酒。周朝的青銅器主要是鼎和食物的盛器。你可能會說不是有那種超級大的編鐘嗎?那是春秋時期發展出來的哈,因為那時貴族新增了娛樂的需要。

所以到了漢代、三國根本就不用爵這種酒器了,因為青銅器製作工藝成本太大,費工費時自然就會淘汰,這個代替品就是——陶器。

陶器在奴隸社會時候已經有了,只是沒廣泛運用,但從戰國時代陶器就開始逐漸取代青銅器,到東漢晚期開始有出現代替昂貴的漆器趨勢。因為陶器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又能廣泛應用,另外東漢也有了私營作坊會在陶器上刻署名。

在漢代還有個運用很廣的是銀質器皿。

《三國演義》裡有個鏡頭,曹丕和大臣們喝酒他自己拿玉杯,大臣都是銀盃,這個鏡頭可以有。使用銀質器皿,我們可以在河北滿城西漢墓出土文物找到證據。

除了陶器之外江浙一帶瓷器也得到廣泛應用,到東漢中晚期已經達到完全瓷器的狀態了,而青銅器已經往工藝品上發展,比如宮燈、銅爐、銅鏡、銅印,馬踏飛燕這類裝飾品上,當然武器之類的各朝一直都有哈。

上圖是小篆,篆體字可以粗略分為大篆和小篆,秦始皇統一之後就全國推行小篆,之前用的是大篆。篆體是從金文也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上演變來的。

學過書法的同學肯定深有體會,寫篆體和金文有多坑爹!咱先不說運筆,你看寫篆體全篇橫豎都得一個粗細,萬一打個哈欠或下筆重了點好嘛筆畫粗了,筆畫一粗整個作品就不好了,重寫吧。到西漢時候篆體就被隸書所代替了,並不是寫篆體不能打哈欠開小差而是一片竹簡上如果用篆體寫寫不了幾個字。

看小篆比較瘦長,如果一片竹簡上能寫20個字的,用小篆就只能10個字出頭,如果收藏一部用篆體寫的《禮記》全文99000多字,那搬運的時候真的要累死頭牛,想象下吧:

很多牛拉車是在搬家嗎?不,它們只搬了一部《禮記》。

如果用隸書寫的話就能多寫很多字,因為隸書是扁扁的如上圖。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隸書簡化了篆體,也就是說筆畫少了。

到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寫字就不需要那麼省空間了,因此漢末和三國時期從隸書又演變出了楷書。為什麼叫楷書?《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從曹魏開始到唐代,楷書就一直是各朝代的“主流字型”了。

因此如果看三國題材電視劇,裡面收到的情報是用篆體寫的,那不是罵編劇問題你可以直接罵導演了!

琉璃就是最早的玻璃,古稱“陸離”,光怪陸離這個成語就出自戰國時候屈原的《離騷》,但我國使用琉璃可以到追溯到西周,如洛陽龐家溝西周墓就出土了很多白色琉璃珠,寶雞西周墓也有也出土了上千顆,到屈原時代更有了各自深淺的藍色、綠色、白色的琉璃珠,以及琉璃器皿(見長沙楚墓出土文物)

漢代琉璃顏色雖然還是以藍色為主,但開始出現了紅色、褐色、青色、淡清、乳白、黑色等多種顏色,真是“光怪陸離”。到了十六國時期,北燕有了吹制技術,在外形上就有了玻璃杯、玻璃碗、玻璃缽

《魏書》中記載大月氏商人來京師販賣玻璃碗,因為採用他國山石同時可含有五種顏色。《抱撲子》:外國做水精碗,實是合五種灰以作之,今交廣多有得其法而鑄作之者。

但我國的玻璃工藝一直髮展緩慢,主要是傳統玻璃是鉛鋇玻璃,材料易碎不耐高溫。這和後來西方傳入的鈉鈣玻璃系統沒有內在聯絡,因為這是兩種不同工藝,並各自獨立發展的系統。

本期參考書目《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