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清朝末期最後一位武狀元,一生都沒參加科舉,死後還被人挖出來祭拜

導語:古代官員選拔,文有科舉制度,莘莘學子,多年苦讀,進京趕考,一朝中舉,前途無量。武也有它的科考制度,稱武舉。最初提出武舉的是武則天,她表示要設立一個制度,如科考制度選拔文官一樣,透過比武選舉武官,為朝廷所用。這項制度自此一直延續到1901年才被廢除。

在有武舉制度的這一千兩百多年中,有據可查的武狀元大概有280個,如果這280多個名字按時間順序列成一個名單的話,那麼排在最後一個的,是張三甲。是的,他是清朝末期最後一位武狀元,在他之後,就後無來者了,因為這項制度被取消了,武狀元一詞慢慢淡出歷史舞臺了。

能當上武狀元,張三甲有什麼厲害的來頭嗎?並沒有,張三甲出身一個普通,甚至可以說是清貧的家,但是家裡有尚武之風。父親本身就是習武之人,張三甲小時候就跟著父親學武。父親對他很嚴格,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小小的張三甲也很刻苦,從來不偷懶。

張三甲跟著父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不滿足,又出門拜師,先後跟楊國昌、安萬傑等學過,這可都是大師,張三甲在他們的點撥下,有如打通任督二脈,領悟很快。有了父親給他打下的基礎,名師的點撥,再加上張三甲自己十分刻苦,因此武藝日益精進。

張三甲的師傅曾經看著他感嘆:我弟子滿天下,唯獨這個張三甲是個罕見之才!21歲那年,張三甲學成,師傅讓他去參加鄉試,首戰告捷,中了武舉!這還只是鄉試,還得參加會試,張三甲更加勤學苦練,希望能夠一飛沖天,奪取武狀元!

轉眼就到了會試的時候,張三甲雄心勃勃地去了,這一去卻受打擊了。自古以來,官場、考場,免不了總有一些黑暗的角落存在,其他舉子,有的出身名門,英姿勃發,有的早已打點好考官,志在必得。唯獨張三甲,穿著寒酸,又沒錢送禮,所以很多人連多看他一眼都懶得,赤裸裸的瞧不起

好在張三甲意志夠堅定,很快把心態調整好了。準備期間,他在演練場打拳,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一套拳打得是蒼勁有力,虎虎生風。這一舉動落入了來巡視的恭親王的眼裡,恭親王眼力夠毒,一眼看出了這個打拳的少年不一般,當場就把他收在了自己門下。

果不其然,會試時張三甲可謂一鳴驚人!一把大刀180斤重,張三甲拿著到鋪一亮相,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馬上就出來了。接下來,這把大刀在張三甲的手裡,竟顯得如此輕盈,運轉自如,出刀、收刀之間既快如閃電,又收放自如,刀光閃閃之下,氣勢如虹

恭親王在下面看著,知道自己選對人了。果然,光緒帝在殿上看得也非常滿意,頻頻點頭,欽點本場為!掌聲響起來!張三甲很興奮,他二十來年的苦練沒有白費,他成功了!燈光打過來,話筒拿起來:感謝主辦方,感謝聖上,感謝所有工作人員,謝謝!

之前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這下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紛紛到張三甲住的客棧賀喜,一時間客棧被擠得水洩不通,門檻都快被踩爛了。光緒帝馬上給張三甲發了一封入職信,讓他過幾天去上班,職位是御前侍衛

在京師嗨了幾天之後,張三甲回家了,這時候他妻子的預產期也快到了,可謂是雙喜臨門了。他要回鄉的訊息一傳回去,鄉親們都開心壞了,做了牌坊,組織起來敲鑼打鼓地到村口迎接,地方官還派了快馬去迎接,這可是當地的一大驕傲

張三甲當時實在是太火了,連武學名人霍元甲都知道他了。心想,傳得這麼神乎其神,我倒想去會會他。習武之人,話不多說,真的來找張三甲挑戰了,張三甲也不慫,當即答應。誰知,霍元甲連踢了張三甲幾腳,張三甲竟然巋然不動,不分勝負。霍元甲感嘆:我還是老了,英雄出少年啊!

結語:說得這麼熱鬧,這位武狀元后來怎麼樣了?很不幸,這次回鄉,張三甲不幸得了病,竟然一病不起,最終不治身亡。留下了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孩子,孤苦無望!實在是造化弄人!之後沒過兩三年,朝廷宣佈取消武舉制度,因此,張三甲也就成了最後一位武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