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三國時期的豪族:袁紹、袁術兄弟號稱四世三公,一度退化為虛職

三國時代的諸侯,如果按照出身來分,大體可以分為兩類:市井與豪族。

劉備起兵前來自社會底層,是來自市井的典型代表;而像袁紹、袁術兄弟,擁有龐大的家族勢力,號稱“四世三公”,因而他們可以一呼百應,成為首屈一指的諸侯。

“三公”雖然貌似地位顯赫,但其實,在整個東漢歷史上,它們經歷了由盛而衰的歷史演變過程,甚至一度退化成為虛職、榮譽稱號,甚至可以直接花錢買!

對袁紹、袁術兄弟來說,“四世三公”的家世其實乃是徒有虛名,這正好是他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實寫照!

一、東漢的“三公”是誰?

“三公”一詞早在周代就已出現,經過秦漢兩朝的發展,它們的意義逐漸固定化,在東漢時期,“三公”就是指的“司徒”、“司馬”與“司空”這三個官職,其中:

1、司徒,負責掌管全國行政工作,類似於今天的總理;

2、司馬,也稱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工作,類似於於今天的國防部長;

3、司空,負責監察百官,類似於今天的監察委主任。

我們會發現,如果把“三公”加在一起,幾乎等於一個丞相。

沒錯,設立“三公”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分割丞相的權力,使之一分為三,互相制衡。

儘管如此,“三公”仍然是百官之首,位高權重。特別是司徒與司馬,一個掌管行政,一個掌管軍事,其權勢之盛不言而喻。

二、東漢“三公”變遷史

“三公”雖地位顯赫,但在東漢歷史中,其權力並不穩定,且幾乎一直處於被弱化、虛化的過程中,甚至一度淪落到可以花錢買的地步。

在東漢之初,“三公”作為國之重臣,對王朝建立起到了關鍵作用。

東漢第一任司徒是鄧禹。此人13歲在長安求學時遇到了日後的漢光武帝劉秀,從此二人成為布衣之交。

劉秀起兵後,鄧禹捨命相隨,成為幫助其平定天下的“張良”。劉秀稱帝后,年僅24歲的鄧禹被拜為東漢第一任司徒。

東漢第一任司馬為吳漢。吳漢早年做過劉邦一樣的官職——亭長,後也是因為犯法出逃,歸順到了劉秀帳下。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吳漢組織了當時最為強悍的騎兵部隊,為劉秀平定天下河北立下過汗馬功勞。因此,東漢建立後,吳漢順理成章的成為司馬,掌管全國軍事。

但是,劉秀擁有鄧禹、吳漢這種忠心耿耿的謀臣良將,並不代表他的子孫後代能有這份福氣。

於是,劉秀在天下一統後,開始著手處理權力分配問題,他設立了“尚書檯”,作為自己身邊處理軍政大事的機關。《漢書》記載:

“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意思是說,雖然當時也有“三公”,但自從有了“尚書檯”以後,“三公”們便沒有了實權。

尚書檯裡的尚書們,權力能大到什麼程度?

當時大臣上奏書,都要寫成正本、副本二份,一般都由尚書先開副本,若對其中的內容不認可,則尚書可以不奏報皇帝。透過這種方式,尚書就可以影響朝政。

不過,東漢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自從進入中期以後,就深受外戚和宦官的影響,幾乎是這兩派在輪流執掌朝政,無論是“三公”還是尚書,都要靠邊站。

東漢從第4位皇帝開始,登基時幾乎都是幼小的兒童,只能依靠自己的母親臨朝聽政。

而這些年輕的太后們又難以主持大局,她們又要依靠自己孃家的兄弟們為自己撐腰。太后家族專權,就成為外戚勢力。

皇帝年長以後,為了剷除外戚勢力,奪回權力,就只能與自己身邊最為近親的宦官們聯合;當外戚勢力被剷除後,皇帝自然要讓這些有功的宦官掌握權力。

於是,在外戚與宦官“走馬燈”式的輪流掌權過程中,以“三公”為首的朝廷重臣們,往往只有站隊和選邊的份兒。

這其中,大部分“三公”還是堅定的站在外戚這一邊,與宦官們水火不容的。

比如,司徒王允就曾經與宦官堅決鬥爭,且險些被他們所害,而救出王允的,也正是外戚大將軍何進。

而隨著“三公”地位的不斷衰落,到了東漢末年,它們甚至成為了花錢就可以買到的官。

漢靈帝劉宏曾經公開賣官鬻爵,對“司徒”之職公開標價一千萬,有一個叫崔烈的人透過漢靈帝的奶媽講價,還到了五百萬成交。

此事成為千古笑談,也間接說明因為當時的外戚、宦官專權,“三公”差不多已經淪為一種榮譽、虛職。

三、東漢著名的“三公”家族

雖然“三公”之職在東漢歷史上經歷了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但在東漢一朝,著名的“三公”家族還是不少的。

這主要是因為,東漢盛行儒學,一些有著家族傳承的儒學世家,憑藉著走“為帝王師”路線,成功躋身於“三公”行列,並且經常是“爺、父、子、孫”四代連續位列“三公”。這就形成了許多典型的“四世三公”現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

弘農楊氏從楊震位列太尉開始,成為名門望族。楊震的兒子楊秉官至太尉,楊秉之子楊賜官拜司徒、司空,而楊賜之子楊彪兩度官至司空,而楊彪之子就是被曹操砍了的楊修

再說汝南袁氏。祖上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其子袁敞、袁京雙雙做過司空;袁京之子袁湯做過司空、太尉;袁湯有4個兒子,其中三子袁隗官至太尉,四子袁逢官至司空,而他就是袁紹與袁術的父親。

雖然這些家族聲名顯赫,但在當時,“三公”已經虛化、弱化,有的受制於宦官,有的聽命於外戚,顯然已經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勢力。

在三國世界中,“四世三公”也往往是袁紹、袁術之流吹噓的本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