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孔子的妻子是誰?為什麼在《論語》裡沒有提到孔子夫人的相關記載?

宋朝以來,孔子的《論語》就已經被確認為儒家的核心經典書籍,每一個想要學習中華文化的學子,《論語》都是必讀之物。可是,這本經典裡卻沒有提到任何孔子夫人的資訊,即使是有名的史書《史記》,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而且,孔子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獨來獨往,在他的家人中,我們只知道他的兒子孔鯉,卻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可見,孔子的家庭似乎不完整。

如果真要深究,那麼,在孔子留下的名言中,就只有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可能會涉及他的妻子,其它名句則沒有這方面的資訊。在《論語》中孔子確實說過這樣一句話,但是,後面卻又接了一句:“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孔子將女子和小人歸為一類,還發出了這樣的抱怨:一個人如果和女人走近了,女人就會不講規矩;如果跟女人保持距離,她們又會成為怨婦!

史料記載,孔子在十九歲的時候娶了宋國的亓官氏為妻子。過了一年,亓官氏生下了一名男嬰,即孔鯉。之後,亓官氏跟孔子相處了四十八年,且先於孔子去世。這裡關於孔子妻子的描述只有短短几句,使我們無法弄清楚這個亓官氏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且她和孔子的關係也沒有怎麼提及。

不過,史書中有記載過“孔氏三世出妻”,這裡面就涉及到了孔子本人。

那麼,孔子為何要休妻呢?

有人說因為他的妻子話太多,經常說一些挑撥離間的事情。

古人說過,話多必失,這個觀點在亓官氏的身上得到了驗證。而且,古人休妻有七個原因:不孝順父母,為其逆德也;沒有子嗣,為其絕世也;淫亂,為其亂族也;嫉妒,為其亂家也;身患疾病,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話太多,為其離親也;偷盜,為其反義也。

可見,孔子就是利用其中一條將妻子給休了,至於休妻的時間,歷史並沒有記載。《禮記》中有關於亓官氏過世場景的記載:“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魚聞之,遂除之。

這裡的伯魚就是孔子的兒子孔鯉,母親過世,兒子痛苦是在所難免。只是在喪禮後,孔鯉還在傷心大哭,便引起了孔子的不滿,他覺得這種行為太過分!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對這個離婚的妻子已經沒有任何感情,甚至,都有些嫌棄她。

而且,孔子的兒子、孫子跟孔子一樣,都把自己的妻子給休了。此外,他的孫子子思更加過分,子思不讓兒子給妻子守喪,理由就是:妻子已經被休,不再是子思的老婆,也不再是兒子的母親。由此可見,儒家所提倡的孝道,其實,也有兩面性。對於休妻,他們充滿怨恨,同時,不讓自己的後代去行孝道。

難道這些聖人的眼裡就沒有好女人嗎?

先秦時期,傳統觀念中的夫妻關係,就像朋友一樣平等對待、輕鬆相處,如果,兩個人合不來,那就應該分開。而且,儒家對夫妻關係保持著一種理解的態度,這一點從孔子允許兒媳婦改嫁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在《禮記》中提及,子思的母親沒有跟他的父親走到最後。

此外,漢代儒學家鄭玄特意註解,說:伯魚過世後,他的妻子就嫁給了衛,跟衛走到了最後。子思是伯魚的兒子,是孔子的孫子。伯魚過世了,他的妻子並沒有守活寡、立牌坊,而是選擇了改嫁,跟其他男子一起過日子。伯魚過世的時候孔子還健在,孔子十分傷心,畢竟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但是,孔子並沒有因為疼愛兒子的關係,就阻止兒媳婦改嫁,這也是他通達的一面。

在這一點上,孔子的處理方式跟自己離婚是一樣的,一切都隨其自然:雙方過不下去,那就離開,各自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只是,孫子子思經歷了喪父之痛,現在母親又離開了這個家,他的心裡難免會有疙瘩。根據史料記載,子思後來也有離婚的經歷。《檀弓上》提到過,子上的母親過世,他不能去參加她的喪禮。鄭玄註解:子上是孔子的曾孫,子思的兒子。子上無法參加母親的葬禮,完全是子思的阻撓。

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本人離過婚,他的兒媳婦改嫁過,他的孫子也離過婚。但是,文獻中卻沒有記載子思離婚的原因,使得我們只能去推測。《檀弓上》記載,子思不允許子上參加葬禮的原因,是他們離婚了,這個女人已經不是子思的妻子,自然也不是子上的母親。所以,子上沒必要參加她的葬禮。

可是,這個女人畢竟是子上的親生母親,這樣做讓子上很難說服自己。在對待離婚的問題上,子思並沒有自己的爺爺那麼豁達,他對離婚的妻子很怨恨,不想再看到她。其實,不管是因為母親改嫁的原因,還是跟妻子感情不和,子思都深受影響,且無法原諒自己的妻子。

而且,孔子一家三代都有離婚或再婚的經歷,這也可以看出早期儒家思想是比較開明的,他們認可男女應該和平相處,並平等對待。

此外,早期的儒家思想認為,男女之間相處的慾望是符合法則的。除了自由選擇婚姻及伴侶外,儒家還提倡一些新式觀點,有點類似現在的“試婚”。

《曾子問》裡說過,新婚的妻子等到三個月後,才能到男方家裡去拜見祖先。如果在三個月的相處時間裡,雙方出現不和諧因素,那麼,這個婚姻就可以取消,妻子也不用到男方家裡去。由此可見,那時候對待婚姻確實是一種豁達的態度,這是宋明道學無法體會的。

參考資料:

【《孔子家語》、《史記·孔子世家》、《孔氏祖庭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