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讓後金軍隊頭痛不已的明朝將領,死於袁崇煥之手,最終爭議不斷

在明朝東北遼東戰場上,曾經有過和袁崇煥一樣重要出名的明軍將領毛文龍,在他死之前他的官位是欽差平遼便宜行事總兵官徵虜前將軍左軍都督。他和袁崇煥主要在遼東陸地的正面戰場阻擊滿清騎兵有所不同,他所駐紮的地區在皮島之上,雖然這個島四面被海包圍,可是由於這個島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再加上毛文龍獨到的戰術戰法,後金軍對這個皮島以及毛文龍的軍隊十分頭疼。

明朝在王朝末期並不是沒有可以力挽狂瀾化解危機的人,尤其是首當其衝的軍事危機,有一大批傑出優秀的將領打出過戰勝敵人的良好戰績,並且被擊敗的每一個敵人都是對明朝致命的敵人,但是令人痛惜的是,這些將領很多並沒有死在敵人的手裡,反而在自己戰友和皇帝的手中死去,而其餘的人也隨之變節叛敵。其中被戰友所殺的最為可惜之人是毛文龍。

毛文龍在軍事重鎮皮島上開闢了東江鎮,而他自己的軍隊也被稱為東江軍,由於毛文龍赫赫有名的戰功,明朝單獨為他的東江軍隊設立了東江軍區。能夠在敵人的後面開闢出這麼有一定規模的地區,一切要從天啟元年開始說起。

天啟元年遼東巡撫王化貞決定交付給自己重視已久的毛文龍一個特殊任務,毛文龍率領著僅有一百九十七的隊伍從海上出發,收復了豬島、海洋島、長山島、廣鹿島等二千餘里沿海島嶼,隨後偷襲後金軍主力已經離開的鎮江城,在這一場戰爭中,毛文龍生擒了後金軍隊中佟養年的一名遊擊,這名遊擊就是後來康熙皇帝的姥爺,這場戰役被稱為鎮江大捷。

周圍一百華里左右的地區是之前屬於明朝但後來被後金佔領的地區,當地人民得知毛文龍打下鎮江,認為天降神兵,紛紛歸降。毛文龍在後方的突然出現引起了後金的極大恐慌。自充明朝和後金開始交戰以來,鎮江大捷是明朝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當朝首輔葉向高專門寫文章稱讚毛文龍,將他比作班超和耿恭。

《明史》:“今幸有毛文龍,此舉稍得兵家用奇用寡之法。”

在此之後,毛文龍不斷收復故土,取得了薩爾滸大捷。但是武將在外,一定需要在皇帝周圍有一個有利於自己的輿論環境,而在朝廷中最為毛文龍倚重的是袁可立。袁可立也是明朝末年一個鐵骨錚錚的主戰派,雖然後來被魏忠賢的閹黨迫害排擠,離開了朝廷,但袁可立在明朝內政上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袁可立的罷免意味著閹黨全面掌握了朝廷權力。

袁可立是歷任登萊巡撫中自始至終堅定支援毛文龍的一個,而毛文龍的戰功和成績大多也是在袁可立在任時完成的,《聽教睢陽袁可立》“吾固知其無他,但且令釋兵柄安坐耳。”

毛文龍在自己的功績中開始驕傲,但是朝廷中的其他人並不是像袁可立一樣支援他,慢慢的朝廷中開始極度討厭她的人多了起來。而這個時候朝廷中閹黨和東林黨的鬥爭也愈加白熱化,閹黨想透過攻擊毛文龍的方式來達到剪除袁可立羽翼的目的,就這樣袁可立在朝廷中收到的壓力越來越大。

袁可立最終選擇功成身退,但是從此毛文龍失去了在朝廷中的發言者。毛文龍在拉攏人心結交部下方面極其出色,他最得力的有四個將領,分別是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這四個人都是後來在明末清初的歷史時期呼嘯一方的大軍閥,但是卻都在毛文龍手下安心打仗,毛文龍的領導能力可見一斑。

毛文龍自己最大的缺點並不是自身的驕傲自大,而是在軍費開支上毫無節制,每年被他在各個方面浪費掉的軍餉不計其數,雖然之前在毛文龍管控地區上已經有農民耕種,也有遠道而來的商人進行交易,但是被別人發現在沒有戰爭的時候他派士兵前往朝鮮邊界的長白山一帶偷挖人參並進行販賣,軍隊採摘售賣違禁物品是一個嚴肅的事情,東江地區的商品貿易不給國家交稅,反而還伸手向國家要軍餉。並且毛文龍始終無法解釋每年朝廷撥給他的軍餉花在了什麼地方。

與此同時,另一位即將成為遼東軍事戰場的主角卻和毛文龍產生了矛盾,他就是袁崇煥,之前袁崇煥曾將向朝廷提出要派出一位得力的文官前往毛文龍的身邊去審查記錄軍餉的收支情況,但是毛文龍一向不喜歡自己的身邊有文官,文官不懂軍事而且總是對毛文龍的行為進行監督約束。

而此後,袁崇煥前去探望毛文龍,毛文龍並沒有很有禮節的接待,但是誰都沒有想到,袁崇煥居然以極端的方式來解決他和毛文龍之間的矛盾。袁崇煥向毛文龍發出了要在雙島上檢閱毛文龍部隊的命令,兩人在雙島碰面後,袁崇煥提出要修改兵制,但是毛文龍並不同意,隨後袁崇煥將眾人都聚集到一起,拿出了崇禎皇帝之前賜給他的尚方寶劍,陳述毛文龍的種種罪行,然後將其斬首,毛文龍手下眾將領表現不一,但是忌憚於袁崇煥的官威,都沒有發表意見。

在毛文龍死後,原先在島上計程車兵雖然得到了比之前多一倍多的糧晌,可是整個島已經沒有了主心骨,漸漸袁崇煥也已經無法指揮。雖然兵力依舊存在,但是之前雙島和鹿島的作戰積極性主動性大不如前,島上也沒有產生或者袁崇煥也沒有指派另一位具有戰略眼光指揮能力的將領,導致位置險要的雙島並沒有發揮他應有的牽制敵方軍力的作用,後來後金軍隊的主要進攻目標只剩下了關寧防線一個陸地上的靜止防線,猶如二戰時期導致法國失敗的馬奇諾防線,滿清騎兵可以時常繞過防線從蒙古東南部來侵擾中原,明朝的外部危機更加嚴重。

參考文獻

《明史》

《聽教睢陽袁可立》